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ZX037)

作品数:6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史玉丰王以兴闵祥鹏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理工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牡丹江大学学报》《浙江档案》《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小鲍庄》反讽象征意蕴神话叙事本土文化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秦汉之际关中本土文化与异地文化
《云梦学刊》2018年第2期118-124,共7页王立国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代齐鲁经学与关中文化研究"(13CZX037)
秦汉之际的关中文化,在经历了秦风与诸子的文化交融后,逐步由尚武之风、内施仁政、贤人政治、任用法度、周时的礼乐法度向秦代的专任刑罚过渡,其中始皇帝对于秦风的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消弭变化的作用。在秦人征战的过程中以及一统政权后...
关键词:秦风 诸子 关中 本土文化 异地文化 
《小鲍庄》的叙事艺术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54-59,共6页史玉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ZX037);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014-qn-645)
《小鲍庄》的意义不仅在于讲述了寻根的故事,更在于讲述故事的方式:对神话的借用和置换形成了它宏大的书写视阈与审美气象,运用反讽艺术在显性和隐性的双重话语对峙中发现了失根的历史真相,通过多重象征意蕴探讨了人类命运、人类苦难、...
关键词:小鲍庄 神话叙事 反讽 象征意蕴 
浅析《小鲍庄》的神话叙事被引量:1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23-25,共3页史玉丰 
河南省教育厅项目"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寻根意识研究"(2014-qn-645)的阶段性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代齐鲁经学与关中文化研究"(13CZX037)的阶段性成果
《小鲍庄》的意义不仅在于讲述寻根的故事,更在于讲述故事的方式,通过对神话的借鉴和运用、反讽、象征意蕴等的书写,形成了它宏大书写视阈与审美气象。作品探讨了人类命运、人类苦难、人类文化等宏大命题,具有强烈现实意义,在寻根的同时...
关键词:《小鲍庄》 神话叙事 反讽 象征意蕴 
清代档案《国朝掌故讲义》考证
《浙江档案》2015年第9期48-50,共3页马屯富 闵祥鹏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编号:13CZX037);2015年宋文化研究院重点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5003)阶段性成果
《国朝掌故讲义》是由第一历史档案馆及开封聚协昌博物馆收藏的清代档案史料,主要是为光绪、宣统等统治者讲授清朝历史人物、典章制度及其他遗闻轶事,一事一封,文后有撰拟者为帝王治理国家提供借鉴的相关评语。《讲义》撰拟于光绪三十...
关键词:《国朝掌故讲义》 清朝 档案 
试谈小说情节素材的文本解读价值——以《儒林外史》三则情节素材的考论为例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83-87,共5页王以兴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3CZX037)
中国古代小说的许多情节都有其素材渊源,作者在化用素材时一般会熔铸己意、别有寄托。因此,从素材的角度把握某一情节的意蕴和题旨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文本解读新方法。对《儒林外史》中三则情节的素材考辨可以说明,通过情节素材解读小说...
关键词:《儒林外史》 情节素材 溯源求义 文本解读 
试谈通俗小说素材研究的思路问题——以明清小说中三则常见人物、情节为例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66-70,共5页王以兴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3CZX037)
通俗小说的素材研究是一个基础性工作,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爬梳和整理,能够方便我们从素材角度去加深对文本的解读。文章试以明清小说中三则常见人物和情节为例对小说素材研究的思路问题做一番讨论,认为小说素材研究应该分为三步:广取材、...
关键词:素材研究 思路 文化溯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