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06BAD02A09)

作品数:36被引量:468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姜鸿明李娜娜田奇卓李慧裴艳婷更多>>
相关机构: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应用生态学报》《中国农业科学》《玉米科学》《生态学杂志》更多>>
相关主题:小麦冬小麦小麦品种性状分析灰飞虱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山东省区试小麦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分析被引量:74
《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第7期42-45,共4页赵倩 姜鸿明 孙美芝 李林志 辛庆国 
国家小麦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nycytx-03);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nyhyzx07-002);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资助项目(2006BAD02A09)
为了揭示小麦产量构成三因素对产量影响的相对重要性,采用相关和通径分析法,对山东省2008—2009年度小麦高肥组区试165个小麦品种(系)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系数大小为: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
关键词:小麦 产量因素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播种深度和播后淹水时间对冬小麦出苗率及冬前幼苗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9
《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第3期189-194,共6页刘鑫 尹承苗 李慧 李娜娜 石玉华 徐凤娇 田奇卓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黄淮东部小麦玉米两熟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06BAD02A09)
探讨淹水时间和播深对不同小麦品种出苗率及冬前幼苗健壮程度的影响,为秋种时易涝麦田合理播深提供依据;在池栽控制条件下,采用4个不同类型品种对播深和淹水时间的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播种后淹水1~4天,可导致5种播深TN18的平均出苗...
关键词:冬小麦 播种深度 渍水时间 出苗率 幼苗质量 
不同类型玉米发育过程中淀粉糊化特性的比较被引量:3
《中国粮油学报》2010年第9期13-16,22,共5页张海艳 高荣岐 董树亭 王晓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1476);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06BAD02A09);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BS2009NY034);青岛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启动基金(630629)
采用DGC方差分析法,比较普通玉米、糯玉米和爆裂玉米籽粒生长过程中胚乳淀粉糊化特性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化及差异。结果表明,普通玉米和爆裂玉米RVA谱的尾部高于峰顶,而糯玉米RVA谱的尾部低于峰顶。普通玉米的低谷黏度授粉后10 d达最高...
关键词:玉米 胚乳 直链淀粉 糊化特性 
黄淮地区玉米田粗缩病大发生机理分析被引量:2
《农业科技通讯》2010年第7期52-55,共4页王鹏 刘书义 白雪峰 李国强 王延玲 张慧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资助项目(2006BAD02A09)
为了深入探讨玉米粗缩病大发生机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玉米粗缩病的防控技术水平,本文就近年来玉米粗缩病的大发生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食物因素、气象因素、传毒媒介的变化是导致灰飞虱暴发的三大因子。
关键词:玉米粗缩病 大发生机理 食物因素 气象因素 灰飞虱 
行株距配置对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光合特性及产量结构的影响被引量:45
《中国农业科学》2010年第14期2869-2878,共10页李娜娜 李慧 裴艳婷 石玉华 田奇卓 谢连杰 王树亮 刘鑫 徐凤娇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06BAD02A09);山东省资源节约型社会科技支撑体系专项(2006JY06)
【目的】研究不同行株距配置对两种穗型小麦品种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不同类型品种超高产栽培的行株距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多穗型济麦20和大穗型山农8355为材料,探讨5种行株距配置对产量构成及生育后期光合、衰...
关键词:冬小麦 行株距配置 品种类型 群体光合 产量构成 相关性 
不同产量水平的玉米自交系农艺性状分析被引量:17
《玉米科学》2010年第3期25-30,36,共7页慈晓科 郝玉波 张吉旺 刘鹏 孔令杰 董树亭 
国家"973"计划(2006C107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71282)(30571098);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06BAD02A09)
采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通径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常用自交系的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影响我国玉米自交系单株产量的主要因子,了解不同产量水平下自交系农艺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常用66份自交系划分为低产型...
关键词:玉米 自交系 农艺性状 单株产量 
黄淮夏玉米区传毒媒介灰飞虱生物学特性调查被引量:3
《农业科技通讯》2010年第6期180-181,共2页白雪峰 王延玲 王鹏 李国强 刘书义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资助项目(2006BAD02A09)
通过对滕州地区灰飞虱的寄主习性、趋性、雌雄比例等生物学特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灰飞虱由于对寄主的选择和趋嫩绿性使其在田间形成聚集分布;在一代灰飞虱成虫发生初盛期雄虫比例较高,在发生的高峰期雌雄比接近1∶1,后期雌虫比例大于雄...
关键词:灰飞虱 寄主 趋性 
粒叶比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被引量:6
《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第9期146-150,共5页刘兆晔 于经川 姜鸿明 辛庆国 李林志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林动植物育种工程"优质高产专用小麦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培育"(2OO6BAD0lA02);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资助项目(2006BAD02A09)
为提高育种预见性和选择效率,对小麦粒叶比的概念、遗传特性、与产量因素及产量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粒叶比不仅是衡量小麦群体库源流协调和单位叶面积光合生产力的指标,而且与群体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能在高水平上实现产量...
关键词:粒叶比 小麦 育种 
两种类型小麦品种分蘖成穗对群体环境的响应与调控被引量:22
《植物生态学报》2010年第3期289-297,共9页李娜娜 田奇卓 王树亮 谢连杰 裴艳婷 李慧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06BAD02A09);山东省资源节约型社会科技支撑体系专项(2006JY06)基金共同资助
为探讨不同类型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分蘖成穗特性及对群体环境的响应,寻求合理播种方式的调控参数,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对两类品种单株稀植与不同播种方式所构成的不同群体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单株稀植时,两类品种均具有较...
关键词:群体环境 播种方式 分蘖潜力 品种类型 冬小麦 
小麦理想株型的探讨被引量:23
《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第8期137-141,共5页刘兆晔 于经川 姜鸿明 辛庆国 刘克宁 赵明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林动植物育种工程"优质高产专用小麦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培育"(2OO6BAD0lA02);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资助项目(2006BAD02A09)
为提高育种预见性和选择效率,对小麦株型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理想株型应有良好的透光性、遮光性和抗旱保水性,能适应小麦生长的各个生育阶段。选育株型抽穗前紧凑、灌浆后期松散,叶水平角随灌浆进程逐渐加大的品种,小麦功能叶在整个生...
关键词:小麦 株型 透光性 遮光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