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YY032)

作品数:18被引量:7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姜欣姜怡陶源王钰刘卉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西藏民族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民族翻译》《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茶经》模因翻译茶文化典籍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传统茶文化翻译中的汉藏同源模因探究被引量:5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82-88,156,共8页姜欣 姜怡 赵国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茶典籍系列的互文模因追溯及其英译的多维视域融合"(项目号:13BYY03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茶文化模因的跨时域表征与古今茶著翻译研究"(项目号:17BYY057)的阶段性成果
少数民族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中的茶文化展现出鲜明的藏族特色,同时也反映出其源于汉族茶文化的一脉相承。本文以《格萨尔》中的茶歌和我国唐朝茶圣陆羽所撰的茶典籍母本《茶经》为例,追溯...
关键词:汉藏民族茶文化 同源模因 《格萨尔》 《茶经》 翻译 
论具有文化内涵茶名翻译的标准化被引量:3
《农业考古》2018年第5期36-40,共5页姜怡 姜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茶典籍系列的互文模因追溯及其英译的多维视域融合"(项目编号:13BYY03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茶文化模因的跨时域表征与古今茶著翻译研究"(项目编号:17BYY057)
中国茶具有文化属性,儒释道思想和地缘历史等元素都融入其中,诠释出许多茶名的渊源。这意味着相当数量茶名有着区别于普通名词符号的二级所指关系,其面向世界的流通也就具备了文化传播意义,这无疑给茶名英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茶...
关键词:茶名 双重属性 翻译 文化 模因 
中国茶文化模因在西方的传播——以《茶的世界史》为例被引量:3
《农业考古》2018年第5期41-46,共6页陶源 姜欣 姜怡 
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茶文化模因的跨时域表征与古今茶著翻译研究"(项目编号:17BYY05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茶典籍系列的互文模因追溯及其英译的多维视域融合"(项目编号:13BYY032)
模因是文化交流的基本单位,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茶文化的流传反映了中国茶文化茶模因在西方的传播。由于茶叶的利他性和宗教性内涵,茶模因在传播过程中成为强势模因,有较高的保真度、长寿性和多产性。从弗朗西斯·海利根的模因传播理论看...
关键词:模因论 基因型模因 表现型模因 茶模因 
一叶知秋:美国对华态度变化在茶中的映射分析被引量:1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128-133,共6页林帜 姜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茶典籍系列的互文模因追溯及其英译的多维视域融合"(13BYY03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茶文化模因的跨时域表征与古今茶著翻译研究"(17BYY057);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项目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对中国的态度大致经历了几个迥然不同的阶段性变化。本文从茶及茶文化这一层面切入,对比揭示茶在动态的中美关系史中受到的影响和起到的作用,解析其中反映出的西方社会对东方文化的看法。分析发现,这种微观与宏观变...
关键词:茶文化 中美关系 阶段性变化 相互映射 
中国古典茶诗中的概念隐喻分析
《戏剧之家》2018年第16期211-212,共2页孙煜洋 姜怡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YY032)"茶典籍系列的互文模因追溯及其英译的多维视域融合研究"
茶诗是中国文化瑰宝之茶与诗的完美结合,常借助隐喻手法表现其幽远深邃的神韵。而在现代研究中,隐喻不再是单纯的修辞方法,也是建构和解读诗歌的有效策略,具有认知和组织功能。隐喻能够展现诗人的情感体验和思维过程,同时建构诗歌的蕴...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隐喻 概念隐喻 中国古典茶诗 
模因跨文化传播过程的生态性解读——以《茶经》翻译为例
《戏剧之家》2018年第16期213-214,共2页王文权 姜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YY032):茶典籍系列的互文模因追溯及其英译的多维视域融合
跨学科的理论对比和借鉴往往能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全新的视野,翻译事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理论的创新,作为翻译中重要成分之一的典籍翻译更是当今中华文化输出的重中之重,本文拟从生物学中蛋白质的合成原理去对比解读典籍翻译的过程,期望将典...
关键词:典籍翻译 《茶经》 模因 基因 蛋白质合成 
少数民族特质在中国古典茶诗翻译中的凸显与融合被引量:1
《民族翻译》2017年第1期25-32,共8页姜欣 姜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茶典籍系列的互文模因追溯及其英译的多维视域融合"(13BYY0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古典茶诗是我国传统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表现不同民族多姿多彩风格的文学形式,其作者中不乏少数民族或者少数民族后裔。本文通过对唐朝鲜卑族后裔元稹、匈奴后裔刘禹锡,和元朝契丹文人耶律楚材等几位名人所作茶诗的分析,探讨了这...
关键词:茶文化 少数民族特质 翻译 多元 融合 
茶典籍翻译中的互文关联与模因传承——以《荈赋》与《茶经》的翻译为例被引量:1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88-92,共5页姜欣 姜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3BYY032)
互文关联与语言模因的传承相辅相成。在两者的互动中,新的词语表达得以接受并被复制进新文本,促进了语言模因的生衍发展。源于同一语域的茶典籍具有超强的互文性,其共同主题使文本中很多模因呈现复合体状态,形成强势模因,其共核的外缘...
关键词:茶典籍翻译 互文线索 强势模因 《荈赋》 《茶经》 
人文通识课课程设置中教材研发的思考被引量:4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51-55,共5页姜怡 姜欣 刘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茶典籍系列的互文模因追溯及其英译的多维视域融合"(13BYY032);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通识课课程建设项目
在课程设置的四大环节中,教材编写是实施的核心部分,对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影响最为直接。本文以人文通识课"中西方文化交流史"的教材研发为例,在阐述教材对学习者学习动力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教材的编写过程——从教材的编写初...
关键词:通识课 教材研发 大纲设置 评估 
汉魏六朝茶文在《茶经》中的模因复制与文化传承被引量:2
《农业考古》2016年第2期178-182,共5页姜怡 姜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茶典籍系列的互文模因追溯及其英译的多维视域融合"(项目编号:13BYY032)
模因论从动因原理解释语言现象的发生,把复制现象视为类似于生物基因衍生的一种传承,说明文本的互文关联与模因繁衍发展互为因果。因此,这一理论可用于揭示中国茶典籍中所具有的极强互文性及其文化术语、词汇和特殊表达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汉魏六朝 《茶经》 互文性 模因 复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