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790037)

作品数:6被引量:3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邓宏兵张红李小帆黄璨左娅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特区经济》更多>>
相关主题:汶川地震对口支援灾后汶川地震灾区竞争力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灾后经济援助模式及经济绩效宏观评价理论问题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4期558-564,共7页邓宏兵 李小帆 王毅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790037)
对国内外灾后经济援助的多元合作援助模式、"自我重建"援助模式、两级管理援助模式、对口援助模式进行了总结和评析.运用索洛新古典经济模型对灾后经济援助绩效宏观评价理论分析框架做了初步探讨,认为灾害对经济长期增长不会产生影响,...
关键词:灾后援助模式 新古典增长模型 绩效评价 
基于动态因子分析法的四川省旅游业竞争力实证分析被引量:24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8期1011-1018,共8页黄璨 邓宏兵 李小帆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790037)
运用STATA统计分析工具,将动态因子分析法应用到旅游业竞争力研究中,借助该方法从纵向和横向分析四川省旅游业竞争力情况,通过分析,重在了解四川省旅游业的发展变化及在全国的地位,为其今后制定有效的旅游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
关键词:旅游业 竞争力 动态因子分析 四川省 
灾后援建模式对比研究被引量:1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3年第3期59-61,共3页张红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790037)"灾后对口支援框架下的产业转移与承接问题研究-以汶川和玉树地震灾区重建为例"
在对比分析国内外灾后援建模式的基础上,以我国汶川和玉树地震灾区重建为例,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国外灾后重建经验,提出应加强教育、心理和防灾减灾机制力度的对策,形成正确思路和科学灾后援建规划。
关键词:对口支援 灾后援建模式 汶川地震 玉树地震 
地震灾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汶川地震及其影响为例被引量:8
《特区经济》2013年第2期145-146,共2页张红 左娅菲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790037)"灾后对口支援框架下的产业转移与承接问题研究--以汶川和玉树地震灾区重建为例"资助
分析了汶川地震灾害对重灾区、四川及全国的影响,提出了相关对策。认为地震灾害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有差异的,应建立长效与短期相结合的机制因对其影响。
关键词:汶川地震 地震灾害 经济增长 灾后重建 
灾后对口支援框架下产业重构模式与政策体系构建——以汶川地震灾区为例被引量:2
《特区经济》2013年第1期121-123,共3页张红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790037)"灾后对口支援框架下的产业转移与承接问题研究--以汶川和玉树地震灾区重建为例"资助
本文分析了对口支援框架下产业重构的背景及意义;从自我恢复与外界援助、产业园区集群模式、企业主体与政府支持模式等角度总结了对口支援框架下产业重构的主要模式;分析了对口支援下灾后产业重构的政策体系。
关键词:汶川地震 对口支援 产业重构 
灾后对口支援框架下产业转移与承接的模式与途径——以汶川地震灾区为例被引量:1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2期218-223,共6页邓宏兵 杨喻兵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790037)
分析了对口支援框架下产业转移与承接的背景及意义;从转移农业新技术、建设工业园区、对接招商等角度总结了对口支援框架下产业转移与承接的模式;提出对口支援框架下产业转移与承接的途径主要是引资入园提升产业园区的功效、选择性产业...
关键词:汶川地震 对口支援 产业转移与承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