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20120115)

作品数:6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素丽更多>>
相关机构:防灾科技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花(下半月)》更多>>
相关主题:《故事新编》《女神》生态爱罗先珂故事新编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女神》
《山花(下半月)》2016年第1期143-145,共3页张素丽 
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项目“中国现代生态文学研究”(20120115)阶段性成果;防灾科技学院2014年度精品建设课程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
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向以体现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而被论者称誉。20世纪90年代生态批评理论传人中国之后,《女神》对“自然”的书写及其与郭沫若“泛神论”思想的关系,日渐生发为一个新的研究视域。笔者近日阅读生态女性主...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 《女神》 视域 20世纪90年代 “自然” 时代精神 狂飙突进 “五四” 
《故事新编》与《女神》中的女娲神话、生态意识比较
《郭沫若学刊》2015年第4期32-38,共7页张素丽 
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类重点研究项目"鲁迅后期译作的生态意识研究"(SD152017)阶段性成果;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项目"中国现代生态文学研究"(20120115)阶段性成果
鲁迅的《故事新编》与郭沫若的《女神》均对"女娲神话"进行了"重写"。两部作品题材相似,但立意和宗旨不同:鲁迅意在批判过去,郭沫若意在呼吁未来。这与二位作家迥异的文化性格与思想视点有关。从生态学的角度,鲁迅和郭沫若还是五四时期...
关键词:《故事新编》 《女神》 女娲 生态 
论鲁迅旧体诗的诗情画意被引量:1
《山花(下半月)》2014年第4期117-118,共2页张素丽 
2012年度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资助项目“中国现代生态文学研究”(编号:20120115);防灾科技学院2012年教研教改项目“《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专题式’整合设计方案研究”(编号:2012B15)
在20世纪“插图史”上,鲁迅以及其作品成为民国以来美术家创作的重要灵感资源和文本依据。《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插图卷》遴选辑录20世纪书籍插图精品,其中十余位画家的入选作品是以鲁迅的作品为创作对象的。鲁迅的作品之所以能够赢得...
关键词:鲁迅作品 诗情画意 旧体诗 书籍插图 入选作品 中国现代美术 20世纪 创作对象 
生态危机与文化批判——以《故事新编》与鲁迅译爱罗先珂童话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4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95-101,共7页张素丽 
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项目"中国现代生态文学研究"(20120115)阶段性成果
在近现代历史文化语境下,鲁迅是一位具有独特生态敏感意识的文学家。鲁迅的小说集《故事新编》与译作《爱罗先珂童话集》均为生态与文化批判的双重隐喻文本,它们集中体现了鲁迅的自然生态思想及艺术构思体式。鲁迅的生态观主要体现为:"...
关键词:鲁迅 生态批判 生态理想 故事新编 爱罗先珂童话 
“重复”:从“词”到“篇”——《故事新编》的结构特征之一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53-56,共4页张素丽 
中国地震局2012年度教师科研基金项目(20120115);防灾科技学院第三批重点建设课程资助项目
"重复"是鲁迅《故事新编》的一个重要文本现象,在小说中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语词重复与段落重复。"重复"是"对位"的一种表现,它的运用使得这部小说集带有浓烈的"对话"意味。这种"对话"并不局限于小说内部意义的相互生发,某种程度上已成...
关键词:鲁迅 《故事新编》 小说结构 重复 
鲁迅与汉代石刻造像艺术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51-56,共6页张素丽 
2012年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项目"中国现代生态文学研究"(编号:20120115)阶段性成果;防灾科技学院2012年教研教改项目"<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专题式’整合设计方案研究"(编号:2012B15)阶段性成果
鲁迅的汉画像收藏多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等地出土作品,品类丰富,以能表现当时社会风俗者尤为佳,颇不乏拓工、艺术兼美的精品和珍品。鲁迅对汉唐文化神往的背后隐含着他莫大的焦虑和罕见的激情。鲁迅对汉代石刻艺术的嗜爱主要表达了...
关键词:汉代石刻 民间立场 文化自信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