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8SJD7500018)

作品数:7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孙晓东吴苏阳马建高更多>>
相关机构:盐城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社会科学辑刊》《昆明学院学报》《山花(下半月)》《学术评论》更多>>
相关主题:京派海派文学历史选择政治文化艺术表现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生与死的诗性沉思——作家死亡意识的本体论探讨
《山花(下半月)》2009年第12期148-150,共3页马建高 
2008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启蒙与京派文学研究系列论文之一,项目编号:08SJD7500018
作家作为生命个体,对于生命与死亡这一人生主题反应尤为强烈.著名理论家丹纳认为,"作家从出生至死,心中都刻着苦难和死亡的印象",感悟到:"尘世是谪戍,社会是牢狱,人生是苦海,我们要努力修持以求超脱."[1]这就需要他构造一个艺术世界与...
关键词:死亡意识 生与死 本体论 
海派文学商业化的历史源头与现实基础
《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6期197-199,共3页吴苏阳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SJD7500018)
吴越地区的区域文化传统是海派文学商业化的历史源头,地理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对后来该地区商品经济以及商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繁荣的商品经济必然要孕育出适应自己需要的文化和文学,都市的迅速发...
关键词:海派文学 商业化 地域文化 都市 报刊 
启蒙政治:京派的历史选择被引量:1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75-80,共6页孙晓东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启蒙与京派文学研究>(08SJD7500018)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坛上,京派并未疏离时代、远离政治。他们继承了"五四"传统,努力把启蒙扩展到政治领域,表现出了一种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启蒙政治姿态,以回应政治风雨交加的时代。他们试图以启蒙方式进行民族救亡,"以非政治的途径...
关键词:京派 启蒙政治 政治文化 历史选择 
论京派文学思想的启蒙特质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103-106,共4页孙晓东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启蒙与京派文学研究"阶段性成果(08SJD7500018)
京派的启蒙心态决定了其文学观不可能像他们所标榜的那样"高蹈"。他们的文学思想与其独特的人生态度一致,并因他们启蒙追求而有着特定的内涵,表现出超然的社会功利意识与审美道德观念,具有独特而又宽广的文化关怀。
关键词:京派 文学思想 超然的功利 审美的道德 
海派文学的传统与现代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第2期91-93,共3页吴苏阳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启蒙与京派文学研究"(项目编号:08SJD7500018)研究成果
海派文学兼有传统和现代的双重特性。海派文化继承了吴越文化的传统,同时又具有很鲜明的开放性与现代性,海派文学则生动如实地展现了海派文化特有的内涵;海派文本中充满了浓郁的市井传统,但其日常生活和生存空间里却透露出现代商业社会...
关键词:海派文学 海派文化 市民文学 艺术表现 
论梁启超“趣味”美学思想的现代审美主义追求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54-59,共6页马建高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8SJD7500018)
梁启超从不同侧面阐述了"趣味"的本质、特征以及在人生中的意义,认为"趣味"是文学艺术中所体现出的一种本质特征;梁启超立足于感性生活来理解"趣味",带有明显的经验痕迹,强调情感、环境对于"趣味"的重要性,在目的与"趣味"的关系上,表现...
关键词:梁启超 趣味 审美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