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应用技术项目

作品数:26被引量:11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向培陈伟翟志敏丁凯阳厉小梅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美容医学》《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中国临床保健杂志》《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更多>>
相关主题:调节性T细胞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红斑狼疮巴曲酶JAK2V617F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保留胸背神经背阔肌皮瓣在乳腺癌保乳术后乳房缺损中的应用被引量:2
《中国美容医学》2014年第18期1497-1500,共4页陈增红 曹东升 谢娟 李红红 娄寅 朱邦中 
安徽省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应用技术项目(计划编号:05A012)
目的:探讨保留胸背神经背阔肌皮瓣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乳房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中解剖胸背神经至见到内侧支和外侧支,将内侧支与外侧支分离,离断外侧支保留内侧支。应用保留胸背神经背阔肌皮瓣对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乳房缺损进行...
关键词:背阔肌皮瓣 胸背神经 乳房缺损 保乳术 
固体硅橡胶联合肋软骨支架行全耳再造术被引量:5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第8期833-835,共3页杜晓扬 褚燕军 水庆付 王明刚 赵李平 
安徽省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应用技术项目(编号:2008A044)
目的观察固体硅橡胶联合肋软骨支架在全耳再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计自体肋软骨材料雕刻形成耳甲腔、三角窝、舟状窝、对耳轮、耳轮等微细结构的耳支架前部一期埋置乳突区皮下;固体硅橡胶作为肋软骨耳廓支架支撑柱基形成颅耳角,耳后筋...
关键词:耳畸形 获得性/外科学 
M3受体激动剂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安徽医药》2010年第10期1212-1213,共2页马艳 厉小梅 王玮 刘琼 李向培 
安徽省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应用技术项目基金(No06B024);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NoKJ2008A22ZC)
目的观察M3受体激动剂(环戊硫酮)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 syndrome,pS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pSS进行了环戊硫酮的开放性临床试验,环戊硫酮75 mg.d-1,治疗4w。结果①60例pSS患者为初治患者,平均年龄(44±6.4)...
关键词:M3受体抗体拮抗剂干燥综合征 原发性 口腔干燥 
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JAK2V617F基因突变与血栓栓塞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6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0年第9期590-593,共4页夏亮 丁凯阳 蔡晓燕 朱薇波 刘欣 杨会志 皖湘 武琳琳 曾庆曙 吴竞生 
安徽省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应用技术项目(05A018);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70413257X);安徽省卫生厅临床应用技术项目(2008B018)
目的 探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JAK2V617F点突变发生情况及与血栓栓塞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107例MPN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及序列测定方法,检测MPN患者JAK2V617F点突...
关键词:骨髓增殖性疾病 骨髓增殖性肿瘤 突变 JAK2V617F 血栓形成 
巴曲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0年第2期87-92,共6页胡何节 卞剑 邓福生 王晓天 
基金项目:安徽省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应用技术项目(05A027)
目的 探讨巴曲酶(DF-521)对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数量及其体外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LEDVT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仅给予低分子肝素(4000 U/12 h)和尿激酶(300 000 U/d)治疗,...
关键词:巴曲酶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内皮祖细胞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中Foxp3的表达及免疫抑制功能研究被引量:1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年第3期168-172,共5页宋维亚 李向培 厉小梅 赵书山 马艳 曾小峰 郑颂国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159802);安徽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07080703022);安徽省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应用技术项目(05A008).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不同标志以及调节性T细胞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探讨CD127与Foxp3的相关性,明确CD127定义调节性T细胞的特异性;鉴定CD4+CD25+CD127+-T淋巴细胞免疫抑制功能。方法①采用四色直接荧...
关键词:T淋巴细胞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流式细胞术 
87例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JAK2及MPL基因突变位点研究被引量:14
《临床血液学杂志》2010年第1期16-19,共4页夏亮 吴竞生 丁凯阳 蔡晓燕 朱微波 曾庆曙 刘欣 皖湘 武琳琳 
安徽省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应用技术项目(No:05A018);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070413257X);安徽省卫生厅临床应用技术项目(No:2008B018)
目的:探讨JAK2V617F及MPLW515L/K点突变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中的发生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87例MPN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及序列测定方法,检测MPN患者骨髓/外周血单...
关键词:骨髓增殖性疾病 骨髓增殖性肿瘤 突变 JAK2V617F MPLWS15L/K 
巴曲酶对内皮祖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探讨被引量:1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年第7期535-538,共4页卞剑 胡何节 邓福生 王晓天 
安徽省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应用技术项目(05A027)
目的研究巴曲酶(DF-521)对体外培养下内皮祖细胞(EPCs)的增殖、分化、成血管能力以及NO分泌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从人外周血中提取单个核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型CD34、CD3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
关键词:巴曲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内皮细胞 细胞增殖 
血栓性疾病患者抗凝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中华血液学杂志》2009年第4期264-267,共4页郑昌成 吴竞生 丁凯阳 李洁 胡何杰 丁小玲 刘欣 蔡晓燕 朱薇波 
安徽省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应用技术项目(05A018)
目的探讨血栓性疾病患者蛋白C(PC)、蛋白S(PS)和抗凝血酶(AT)活性水平检测在排除常见获得性血栓危险因素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85例血栓性疾病患者与50名正常健康对照者血浆PC、PS、AT活性水平,并作比较分析。结果85例血栓性疾...
关键词:血栓形成 蛋白质C 蛋白质S 抗凝血酶类 危险因素 
一例遗传性Ⅰ型蛋白C缺陷症遗传表型和基因突变的研究被引量:3
《中华血液学杂志》2009年第2期128-130,共3页郑昌成 丁秋兰 吴竞生 丁凯阳 徐修才 
基金项目:安徽省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应用技术项目(05A018)
蛋白C(PC)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维生素K依赖性糖蛋白。PC被凝血酶调节蛋白(TM)与凝血酶的复合物水解为活化蛋白C(APC),通过灭活FⅤa、FⅧa下调促凝活性,同时通过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
关键词:遗传性Ⅰ型蛋白C缺陷症 基因突变 遗传表型 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凝血酶调节蛋白 维生素K依赖性 促凝活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