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科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

作品数:52被引量:377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丹俊胡晓苗戴银赵瑞宏潘孝成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水土保持学报》《现代农业科技》《动物医学进展》《中国林副特产》更多>>
相关主题:水稻氮肥利用率水稻产量禽白血病代谢物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施肥模式对砂姜黑土团聚体特征及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11
《中国农学通报》2019年第32期64-72,共9页李玮 陈欢 曹承富 乔玉强 杜世州 赵竹 张存岭 郑良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淮海平原旱地丰产增效耕作培肥技术模式与示范”(2016YFD03008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长期施肥模式下砂姜黑土有机碳组分变化特征及其转化机理研究”(41401244);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秸秆还田和作物根系及其分泌物对砂姜黑土胡敏酸形成的协同作用”(1608085MD87);安徽省农科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18C0205)
采集32年砂姜黑土长期定位试验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M)、有机肥与化肥配施(MNPK)和高量氮肥下有机肥与化肥配施(HMNPK)处理耕层土壤,研究砂姜黑土区麦玉轮作系统中总有机碳、团聚体组成及不同粒径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
关键词:砂姜黑土 长期施肥 施肥模式 土壤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 
桑树育种研究及发展方向概述
《植物学研究》2019年第5期385-391,共7页李瑞雪 陈明 王伟 高新文 汪和臣 汪泰初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1908085MC76);安徽省农科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No.2019YL031);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No.CARS-18-SYZ07);安徽省重点研究和开发计划面上公关项目(No.1804a07020140)。
优良的桑树品种是提高桑园生产能力、取得蚕茧丰收、增加蚕业经济生态效益的重要物质基础。本文论述了我国桑树良种化选育的研究概况,阐述了良种选育的基本方法及新型育种方法,对桑树育种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桑树遗传育...
关键词:桑树 育种概况 育种方法 发展方向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咯菌腈在葡萄和土壤中的残留行为被引量:1
《农药科学与管理》2019年第2期46-53,共8页孙明娜 汪楚依 王梅 董旭 童舟 褚玥 高同春 段劲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20020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20080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201205);安徽省农科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14C1105);安徽省农业生态环保与质量安全产业技术体系(AHCYJSTX-15)
建立了咯菌腈在葡萄和土壤中的高效液相色谱的残留分析方法,并在安徽和河北进行了 40%咯菌腈悬浮液在葡萄上残留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咯菌腈在葡萄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葡萄样品通过二氯甲烷提取,弗罗里硅土小柱净化;土壤样品...
关键词:咯菌腈 葡萄 残留 高效液相色谱 
安徽省榧树种质资源调查与评价被引量:3
《中国林副特产》2018年第6期17-19,22,共4页俞飞飞 陆丽娟 郭新峰 周军永 孙其宝 仇鹏飞 
安徽省农科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14C0302);安徽省农科院学科建设项目(17A0309)
榧树种子是我国特有坚果,为了对安徽省榧树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2013~2018年期间,项目组通过实地调查、采集样本、室内考种、品质分析等对安徽省榧树资源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榧树资源分布不均,榧树内性状变异多样,不同单...
关键词:榧树 种质资源 评价 
安徽省芹菜安全生产管控技术被引量:1
《现代农业科技》2018年第21期80-81,84,共3页董旭 孙明娜 褚玥 朱培蕾 刘才宇 王梅 肖青青 段劲生 
安徽省农科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14C1105);2014年国家蔬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GJFP201400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人才发展专项(16F0303)
本文通过分析安徽省产地芹菜中风险因子验证结果,结合生产基地调研情况,从安全生产实际出发,提出了安徽省芹菜安全生产管控技术要点,包括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整地施肥、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贮藏等方面内容,同时提出...
关键词:芹菜 安全生产 管控技术 安徽省 
安徽省韭菜安全生产管控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2018年第21期71-72,75,共3页董旭 孙明娜 褚玥 朱培蕾 刘才宇 王梅 肖青青 段劲生 
2014年国家蔬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GJFP2014001);安徽省农科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14C1105);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人才发展专项蔬菜产地重金属污染修复与土壤改良技术研究(16F0303)
本文通过分析安徽省产地韭菜中风险因子验证结果,结合生产基地调研情况,从安全生产实际出发,提出了安徽省韭菜安全生产管控技术要点,包括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整地施肥、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采后管理等方面内容,并提...
关键词:韭菜 安全生产 管控技术 安徽省 
新奥苷肽的水解和光解特性
《农药》2018年第11期832-835,854,共5页朱玉杰 董旭 童舟 褚玥 王梅 孙明娜 段劲生 高同春 
安徽省农科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14C110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20020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20080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201205);安徽省农业生态环保与质量安全产业技术体系(AHCYJSTX-15)
[目的]明确新奥苷肽的环境化学规律,研究了其在水、土壤中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以及室内条件下新奥苷肽的水解和光解特性。[方法]室内条件下,进行了新奥苷肽在pH值4、7、9缓冲液中的水解试验,以及在水中、土壤表面的光解试验。[结果]新奥...
关键词:新奥苷肽 前处理方法 水解 光解 
抗稻瘟病水稻温敏核不育系Z268S的选育及应用被引量:1
《杂交水稻》2018年第2期12-15,共4页张伟 汪婉琳 洪军 王传军 杨前进 张德文 
国家"863"计划抗旱优质高产性状的聚合与种质创新项目(2014 AA10A603);安徽省十三五科技攻关项目(1604a0702008);安徽省农科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15C0108)
抗稻瘟病是水稻品种审定标准中重要指标之一,选育抗稻瘟病不育系有助于增强杂交水稻抗稻瘟病能力。本研究利用深08S与抗稻瘟病材料IR71033–121–15–B杂交,采取回交和系谱选择法,育成了抗稻瘟病温敏核不育系Z268S。Z268S具有播始历期...
关键词:杂交水稻 温敏核不育系 Z268S 抗稻瘟病 选育 
四氟醚唑手性异构体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差异被引量:2
《农药》2017年第12期916-918,共3页杨莎莎 段劲生 王梅 董旭 孙明娜 操海群 高同春 
安徽省农科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14C1105);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2013FY113400);农业部行业科研专项(20090303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200207)
[目的与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明确四氟醚唑手性异构体及外消旋体对小麦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草莓灰霉病菌、大豆炭疽病菌的活性差异。[结果]四氟醚唑外消旋体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抑菌活性最高,EC_(50)值为0.700 mg/L...
关键词:四氟醚唑 手性异构体 抑菌活性 优映体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稻田中肟菌酯及其代谢物的残留被引量:5
《中国农学通报》2017年第35期57-62,共6页段劲生 朱玉杰 孙海滨 王梅 董旭 孙明娜 褚玥 刘艳萍 高同春 
安徽省农科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与风险评估科技创新团队"(14C1105);农业部行业科研专项"农药高效安全科学施用技术"(20090303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学农药在不同种植体系的归趋特征与限量标准"(2016YFD020020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江中下游水稻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6YFD020080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环境效应评价"(2016YFD0201205)
为评价肟菌酯在水稻和环境中的安全性,笔者开展肟菌酯在水稻和稻田环境中的残留量及消解动态研究。笔者进行2年3地田间试验。植株消解动态试验按84.37 g a.i./hm2,土壤、田水消解按562.5 g a.i./hm2各施药1次;最终残留试验按84.37 g a.i...
关键词:肟菌酯 代谢物 残留 稻田环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