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ZH003)

作品数:7被引量:8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曹飞王潞伟颜伟段飞翔张颖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戏曲研究》《中华戏曲》《红楼梦学刊》《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考述贞观演剧演出场所北宋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高平市北诗午玉皇庙舞台题记考述被引量:1
《戏曲研究》2015年第4期254-267,共14页段飞翔 曹飞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戏曲碑刻的收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3BZSO17);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国神庙剧场史”(项目编号:11YJAZH003);山西省人文社科基地项目“山西戏曲碑刻集成”(项目编号:2013317);山西师范大学2015年博士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民间官戏研究”阶段性成果
高平位于晋城东南,北接长治,南靠晋城,为战国长平地,著名的古战场。汉置泫氏县,属上党郡。北魏永安二年(529),析泫氏县而置高平县,治高平城;又置长平郡,置泫氏县,隶建州。北齐旧曰平高县,天宝元年(550),自高平移平高县治于泫氏城,仍改...
关键词:泫氏县 高平市 平高 天宝元年 玉皇庙 高平县 长平 陵川县 唐贞观 戏曲创作 
北宋上党神庙演出场所探微被引量:6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17-29,共13页王潞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遗产视域下的古戏台资料抢救与遗存保护研究"(14BZS079);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戏曲碑刻的收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3BZS01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神庙剧场史"(11YJAZH003)阶段性成果
神庙中演出场所之设,自肇始以来便与乐舞、戏曲有着不解之缘,其形制、布局的变化无不与乐舞、戏曲演出有着密切关联。兴起于北宋年间的上党地区及河东万荣地区的几座演出场所,都属神庙内的附属建筑,这种演出场所形式与汴京瓦舍中之勾栏...
关键词:神庙演出场所 宋代舞楼 百戏妓乐 上党 
《红楼梦》中的演剧场所考论
《红楼梦学刊》2014年第6期39-48,共10页张颖 王潞伟 
全国哲学社科划办"文化遗产视域下的古戏台资料抢救与遗存保护研究"(项目编号:14BZS07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神庙剧场史"(项目编号:11YJAZH003)阶段性成果
关于中国古代演剧场所的相关文献记载相对稀少,除遍布城乡的神庙中留存了一部分有关神庙剧场演剧活动的碑刻外,再就是文人笔记、小说著作中的零散记载与描述。《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佳作之一,亦描述了大小十几处戏曲表演场合。本...
关键词:红楼梦 戏曲 剧场 演剧 
高平市企家院村二仙庙剧场考述
《戏曲研究》2014年第3期144-157,共14页王潞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遗产视域下的古戏台资料抢救与遗存保护研究”(项目编号:14BZS07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神庙剧场史”(项目编号:11YJAZH003)阶段性成果
高平市位处山西东南,居上党腹地,相传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氏故里,著名的长平之战便发生在此。高平夏商为冀南之域,春秋属晋,始称泫氏;西汉置泫氏县属上党郡;北魏永安二年(529)析泫氏而置高平县;唐贞观以后,高平属泽州府,即今之...
关键词:高平市 泫氏 二仙庙 高平县 人文始祖 炎帝神农氏 长平之战 泽州府 唐贞观 上党郡 
新见神庙剧场看楼、看台、看亭(厅)被引量:1
《戏曲研究》2014年第1期128-142,共15页颜伟 曹飞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中国戏曲碑刻的收集整理与研究”(13BZS01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神庙剧场史”(11YJAZH003);山西省人文社科基地项目“山西戏曲碑刻集成”(2013317);山西师范大学课题“中国古代演艺场所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神庙剧场中看楼的出现大约在明代末期~②,是为了增加观众席以及防止男女混杂而专设的供妇女、儿童专用的观演场所~③。即在庙院两侧的厢房之上加盖二层(横轴线与戏台所在横轴线成直角),如山西高平王何北五龙庙看楼~④,戏台正对者一般为...
关键词:看亭 五龙庙 观演场所 献殿 春秋楼 面阔 悬山顶 西阁 各三 两楹 
台:早期帝王的观演场所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40-46,共7页曹飞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中国戏曲碑刻的收集整理与研究"(13BZS01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神庙剧场史"(11YJAZH003);山西省人文社科基地项目"山西戏曲碑刻集成"(2013317);山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演艺场所研究"课题组之阶段性成果
本文结合古典文献,对"台"这一中华文明早期供帝王观看演出的建筑形式做了介绍和分析。作者认为,"台"在春秋时代之后日渐兴盛,实际上已经成为宫廷娱乐演出的主要场所,而到了隋唐之后,不再以"台"来命名宫苑,"台"在其中的标志性作用也日渐...
关键词: 早期帝王 宫廷演出 
神庙演剧理论的社会学特征之三——祭礼演剧功能论
《中华戏曲》2013年第2期59-73,共15页曹飞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中国戏曲碑刻的收集整理与研究”(13BZS01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神庙剧场史”(11YJAZH003);山西省人文社科基地项目“山西戏曲碑刻集成”(2013317);山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演艺场所研究”课题组成果
对于演剧功能,不同群体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理解。这里需要厘清的概念是,所谓"主流群体"指统治集团所组成的群体,主要指官员(包括下野官员)。"非主流群体"指被统治集团所组成的群体,主要指在野文人(包括没有或尚未进入统治集团的士人)...
关键词:主流群体 统治集团 社会学特征 功能论 忠都秀 官戏 散乐 演剧活动 升歌 迎神赛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