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ZW172)

作品数:34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吴正彪袁伊玲梁勇郭俊龙仙艳更多>>
相关机构:三峡大学安顺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凯里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家》《创意设计源》《铜仁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苗族史诗苗语口头传统札记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罗泊河次方言苗语歌谣韵律结构特点探析
《铜仁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62-68,共7页吴正彪 肖莉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史诗<亚鲁王>的搜集整理研究"(13BZW172)
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而每个民族母语歌谣格律的构成特点是诗歌文学民族性所独有的重要表现形式。以罗泊河次方言苗语歌谣的韵律结构特点为例,通过对仗、押调等韵律结构类型的介绍与分析,对该次方言苗语歌谣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关键词:罗泊河次方言苗语 民间歌谣韵律 语言民族性 
文字缺失:文化系统的结构性创伤——以苗族为例对文字重要性的阐述被引量:1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72-75,共4页麻勇恒 袁伊玲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史诗<亚鲁王>的搜集整理研究"(13BZW172)
文字的丢失是苗族发展进程中的悲剧事件;文字的丢失也是弱势族群的文化共性。文字是构成一个民族文化系统的核心部件,它对推动民族文化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就如同用火技术的发明对人类进步的推动作用那样不可或缺。因此,任何种民族文...
关键词:文字缺失 苗族 文化系统 结构性创伤 
苗族史诗《亚鲁王》传承现状研究被引量:2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101-107,共7页唐娜 杨正江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史诗<亚鲁王>的搜集整理研究"(13BZW172)专题论文系列成果;教育部青年项目"当代视野下无文字民族口承史诗传承研究--以贵州苗族史诗<亚鲁王>为个案"(18YJC850018)
通过对苗族史诗《亚鲁王》的长期关注与考察,本文从史诗文本的萎缩、史诗意义的遗失、传统传承方式的失效、东郎的职业化倾向、异地传承的创新与发展、苗文复兴与史诗传承等多个方面反映《亚鲁王》口头传统当下在苗人社会中的演述和传...
关键词:亚鲁王 口头传统 社会变迁 传承 
麻山苗族“亚鲁”吹打乐复兴传承研究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108-112,共5页梁勇 袁伊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史诗<亚鲁王>的搜集整理研究"(13BZW172);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课题"史诗<亚鲁王>音乐研究"(2013YJC760055)
贵州麻山地区的毛龚"亚鲁"吹打乐的复兴传承,是民间音乐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得以传承的代表个案之一。以"局内人"的身份通过多年不间断的田野考察,认为表层因素的主客作用和深层因素的身份认同与传统礼俗是毛龚"亚鲁"吹打乐复兴传...
关键词:“亚鲁”吹打乐 主客作用 身份认同 传统礼俗 复兴传承 
《亚鲁王》史诗苗语句式类型的口头程式化探讨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25-29,共5页吴正彪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史诗<亚鲁王>的搜集整理研究"(13BZW172)阶段成果
在史诗文本的构成中,语言词语及其句式表达充分地体现了口传诗学的民族性。《亚鲁王》史诗的程式化构成,其句式较多以判断句和连动式谓语句为主。史诗的这些程式化语词结构,不仅可以作为文学人类学"语言学转向"的研究范例,而且在苗族诗...
关键词:《亚鲁王》史诗 苗语句式类型 口头程式化 苗族诗学 
苗族史诗分类问题再探讨被引量:1
《铜仁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63-70,共8页吴正彪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史诗<亚鲁王>的搜集整理研究"(13BZW172)
长期以来,学界对苗族史诗的分类模糊不清,或以"苗族古歌"概而论之,或借用别的民族史诗分类方法来套在苗族的史诗分类上,无法反映出苗族史诗分类的科学性。从已经出版和抢救记录到的苗族史诗情况看,国内外苗族的史诗属于创世史诗、迁徙...
关键词:苗族史诗 古歌 分类问题 
《亚鲁王》史诗文化的民族关键符号田野考察被引量:1
《文化遗产研究》2017年第1期51-70,共20页吴正彪 杨正兴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史诗《亚鲁王》的搜集整理研究”(编号:13BZW172)专题系列成果之一
当意义不在场时,民族关键符号是解释意义缺场的一个重要象征,因此,民族关键符号作为一个民族在进行某些文化事象的仪式展演和代表民间信仰的载体,具有携带意义的文化标出性特征。苗族史诗《亚鲁王》的唱诵通常都是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成,...
关键词:民族关键符号 《亚鲁王》史诗 仪式展演 民间信仰体系 
《亚鲁王》史诗民俗事象及文化意蕴
《创意设计源》2017年第3期69-74,共6页吴正彪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史诗<亚鲁王>的搜集整理研究"(编号:13BZW172)的专题论文系列成果之一
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是一部以"亚鲁王"这个人物为中心建构起来的多文本、篇幅长短不一的民间韵律体口头历史叙事长诗。这部史诗的内容浩瀚,民俗形态丰富多样,其中从史诗唱诵的民俗语境里透视出来的文化意蕴有着独特的学术研究价值。...
关键词:《亚鲁王》史诗 民俗事象文化意蕴 
苗语动词“来”的使用语境及音义分析被引量:2
《三峡论坛》2017年第3期43-46,共4页吴正彪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史诗<亚鲁王>的搜集整理研究"(13BZW172)
词汇学是现代语言学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词义的变化和不同语境的使用是词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苗语趋向动词"来"在各个方言、次方言和土语中都有两个读音,这种多音同义词是在特定语境中以"归来"的"来"和"非归来"的"来"两种形式在...
关键词:苗语趋向动词 “来” 语境使用 
《亚鲁王》史诗中的生肖类动物名物词考释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7年第3期122-127,共6页吴正彪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史诗<亚鲁王>的搜集整理研究"(编号:13BZW172)专题论文系列成果之一
名称标识是古人通过具体事物的性状,形成概念,并以此作为解释动植物名称的名物词依据。以部分生肖类动物名称称谓考释为例,以此说明语言作为文化的民族性基础,在各种动物名称中不仅具有所指与能指功能,同时也显示出文化的独特性所在。
关键词:《亚鲁王》史诗 生肖类动物名称 名物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