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2136)

作品数:41被引量:383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魏臻武武自念李伟民郑曦甘欣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许昌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草业科学》《江苏农业科学》《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安徽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苜蓿燕麦农艺性状叶性状聚类分析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播期下绛三叶生长状况、花期和产量的变化被引量:2
《草业科学》2022年第1期114-122,共9页魏佳 魏臻武 闵学阳 秦子旸 程皓雯 
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沪农科推字(2020)第1-2号);江苏省普通高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计划(X2020068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2136)。
为了解绛三叶(Trifolium incarnatum)生长发育与不同播种期之间的关系,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播种期对绛三叶越冬状况、花期、株高、草产量和种子产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设置的播期范围内,随着播种期的推迟,绛三叶的出苗...
关键词:越冬状况 生育期 株高 花序 生长发育 越冬率 空荚率 
江淮地区燕麦籽粒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被引量:11
《作物杂志》2021年第5期146-152,共7页张琦 魏臻武 闫天芳 
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紫花苜蓿冬季栽培及轮作作物双减关键技术的研究示范”[沪农科推字(2020)第1-2号];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JATS[2018]07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2136);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XKYCX19_124)。
为了研究江淮地区燕麦籽粒生产的影响因素,选取了13个皮燕麦种质和7个裸燕麦种质,对其12个主要农艺性状和籽粒产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2个农艺性状与皮燕麦籽粒产量的相关性大小依次为分蘖数>茎叶比>株高>茎粗>千粒...
关键词:燕麦 种质 农艺性状 籽粒产量 通径分析 
苜蓿多叶品系BC_(2)群体农艺性状改良效果研究被引量:1
《草地学报》2021年第3期488-494,共7页吴嘉龙 魏臻武 Omer Idris Olom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2136);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紫花苜蓿冬季栽培及轮作双减关键技术的研究示范”(沪农科推字(2020)第1-2号);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JATS[2018]079)资助。
为研究苜蓿(Medicago sativa L.)多叶品种回交后代的农艺性状改良效果,本研究以‘淮阴苜蓿’为轮回亲本,多叶苜蓿‘PL34HQ’为非轮回亲本,获得BC2(回交二代)材料,对其株高、多叶率、分枝数等数据进行相关、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
关键词:苜蓿 回交二代 农艺性状 多叶性状 
江淮地区冬闲田豆禾牧草混播生产模式的发展前景被引量:13
《草业科学》2021年第2期304-315,共12页周雅欣 乐祥鹏 魏臻武 江舟 闫天芳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502000);江苏现代农业(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如东推广示范基地(SXGC[2017]07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2136、30671486)。
随着动物性食品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粮改饲”政策的实施,推进农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草食畜牧业全面发展势在必行,江淮地区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畜牧业发展基地,可充分利用其冬闲田的生产潜力,推行粮草兼顾型种植模式,探索出适...
关键词:饲草需求 牧草种植 混播优势 优质模式 生态经济效益 
燕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的鉴定评价被引量:28
《草地学报》2021年第2期309-316,共8页张琦 魏臻武 闫天芳 耿小丽 
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紫花苜蓿冬季栽培及轮作双减关键技术的研究示范”(沪农科推字(2020)第1-2号);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JATS[2018]07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2136);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XKYCX19_124)资助。
为了解燕麦(Avena sativa L.)种质资源在江淮地区农艺性状上的差异,本试验对141份燕麦种质资源的14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燕麦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多样性指数最高的为单株鲜重...
关键词:燕麦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扬州地区多叶苜蓿秋季末次刈割时间对其再生情况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2020年第10期94-98,152,共6页唐晨阳 魏臻武 张琦 吴嘉龙 闫天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2136,30671486);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产优质秧草新品种选育及种子繁育技术研究”(BE2012340);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LX_1429)。
为探索扬州地区合理的苜蓿刈割制度,明确苜蓿最佳秋季刈割时间,试验选取多叶苜蓿和三叶苜蓿各2种,在秋季设置6个不同的末次刈割时间点,并对其刈割后25 d内的株高、再生速率,以及次年初花期的株高、单株干重、鲜干比、茎叶比、分枝数5项...
关键词:多叶苜蓿 三叶苜蓿 刈割时间 再生株高 再生速率 温度 相关性 
8份燕麦材料在江淮地区生产性能及饲用价值评价被引量:24
《中国草地学报》2020年第3期111-118,共8页闫天芳 魏臻武 王爱华 范金明 周燕红 
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JATS[2018]07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2136);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LX-1429)资助。
为筛选出适宜江淮地区栽培的优良燕麦品种,从物候期、生长特性、产草量和饲用价值4个方面对8份燕麦材料在扬州地区的表现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份材料平均生长速度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参试燕麦株高128.8~154.4cm,鲜草产量...
关键词:燕麦 生长特性 产量 相对饲用价值 
行比对不同豆禾间作模式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7
《草地学报》2020年第1期214-220,共7页唐晨阳 魏臻武 江舟 闫天芳 张琦 吴嘉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2136,30671486);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产优质秧草新品种选育及种子繁育技术研究”(BE2012340);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LX_1429)资助
豆禾间作是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方式,有利于缓解江淮地区草地面积不足的情况。本研究在2017—2018年,通过对五个播种比例下的金花菜(Medicago polymorpha L.)+燕麦(Avena sativa L.)间作与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燕麦间作进行比较...
关键词:间作 金花菜 箭筈豌豆 土地当量比 竞争力指数 生产力指数 行比 
茶树油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试验被引量:6
《草学》2018年第1期39-43,共5页胡志峰 魏臻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2136);江苏省科技支撑项目(BE2012340);中央财政农技推广项目TG(16)008共同资助
确定茶树油制剂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茶树油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使茶树油有望被开发成为一种可缓解全球"抗菌药物危机"的天然抗菌剂。本试验以茶树油作为抑菌剂,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分别作为革兰氏阳性菌和...
关键词:茶树油 金黄色葡萄球菌 沙门氏茵 最低抑菌浓度(MIC) 
多叶苜蓿回交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被引量:2
《中国草地学报》2018年第1期35-41,共7页杨艳婷 魏臻武 乔志宏 武自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苜蓿多叶性状的遗传特性和基因组学研究"(30972136);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茶树油对猪生产性能影响及应用效果的研究"(BY2016069-12);中央财政农技推广项目"苕;稻;鸭生态种养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TG(16)008;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创计划项目"多叶苜蓿回交群体遗传结构分析"(CXLX13_923;X20160687)
以多叶苜蓿为轮回亲本、以淮阴苜蓿为父本,构建回交群体,通过回交育种获得符合需求的育种材料。对回交一代(BC1)群体的农艺性状与杂交F1群体进行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并从分子水平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BC1群体的...
关键词:多叶性状 多叶苜蓿 BC1群体 群体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