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09ZWB002)

作品数:10被引量:3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兴阳丁帆庞秀慧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当代文坛》《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史哲》《天府新论》更多>>
相关主题:乡土小说农民形象文化人格农民叙事流动农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土地问题”与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叙事想象——新世纪乡土小说的“土地叙事”研究被引量:5
《当代文坛》2015年第2期146-150,共5页李兴阳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世纪乡土小说与中国农村变革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ZWB002
新世纪乡土小说对于农村的土地问题表现出特别的关注。在新世纪乡土叙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农村土地关系的历史变迁,对土地的破坏与保护,农民对土地的疏离、抛荒与坚守,新的土地流转制度与现代农业的规模化尝试,与土地有关的各种难以调...
关键词:新世纪乡土小说 土地叙事 土地问题 现代农业 
新世纪乡土小说中的“村庄形象”初论被引量:1
《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67-72,共6页李兴阳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新世纪乡土小说与中国农村变革研究"(项目编号09ZWB002)的阶段性成果
新世纪乡土小说基于"转型话语"所描绘的"村庄形象",有三个突出的特征,一是地理学意义上的"消失"与文化意义上的"终结",二是村庄发展的不平衡及与之相伴而生的有违公平正义的贫富分化和社会阶层分化,三是村庄文化上的新旧杂糅,这是中国...
关键词:新世纪乡土小说 村庄形象 特征 
乡村治理危机与乡村权力批判——新世纪乡土小说与中国农村变革系列研究被引量:9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136-140,共5页李兴阳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09ZWB00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6BZW059)
新世纪乡土小说关注现代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的严峻现实,直面乡村治理危机,批判作为危机之源的乡村权力。揭示与批判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是不断膨胀的乡村权力崇拜意识;二是家族、资本和黑恶势力影响下的乡村权力建构的非正当性;三是丧失"...
关键词:新世纪乡土小说 治理危机 乡村权力 批判 
新世纪乡土小说的叙事取向与“流动农民”形象被引量:5
《学海》2013年第5期204-210,共7页李兴阳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世纪乡土小说与中国农村变革研究"(项目号:09ZWB002)的阶段性成果
新世纪乡土小说聚焦"流动农民"已成为引人瞩目的创作现象。在城市与乡村、城市与城市和乡村与乡村之间迁徙流动的农民,比"在乡农民"更深地卷入到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时代大潮中,不幸成为"双重边缘人"与不能表达自己的"沉默群体"。其外在...
关键词:新世纪乡土小说 叙事取向 流动农民 社会事件 精神事件 
终结过程中的裂变与新生——新世纪乡土小说中的农民形象综论被引量:6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153-160,共8页李兴阳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新世纪乡土小说与中国农村变革研究"(09ZWB002)阶段性成果
新世纪乡土小说中的农民形象,可以概略地分为"流动农民"、"在乡农民"和"乡村知识分子"等三大类。由于社会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的社会空间场域不同,三类农民卷入中国农村变革大潮的现实遭际与个人体验有很大的差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
关键词:新世纪乡土小说 农民形象 文化人格 裂变 新生 
中国社会变迁与乡土小说的“流动农民”叙事被引量:4
《扬子江(评论)》2013年第3期84-90,共7页李兴阳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世纪乡土小说与中国农村变革研究>文章;项目编号09ZWB002
"流动农民"叙事是中国乡土小说中绵延不绝的重要一脉,及至新世纪已成为引人瞩目的叙事现象。这里所谓的"流动农民"不是指农民在世俗日常生活中因探亲访友、治病救人或游览购物等的现实需要而在城乡之间来来往往的即时性行为,而是指...
关键词:流动农民 乡土小说 叙事 社会变迁 中国 现代性社会 日常生活 迁移现象 
新世纪乡土小说“流动农民”叙事的价值取向与叙述选择被引量:7
《天府新论》2013年第3期150-155,共6页李兴阳 丁帆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世纪中国乡土小说转型研究>(项目编号06BZW059);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新世纪乡土小说与中国农村变革研究>(项目编号09ZWB002)资助
新世纪乡土小说的"流动农民"叙事,是最引人瞩目的叙事现象。乡土作家作为叙事主体,其不同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到叙述选择,使被表述的"流动农民"及其流动经验和城市体验呈现出斑斓驳杂的文化色彩与复杂多变的精神向度。如何理解和评价现...
关键词:新世纪乡土小说 “流动农民”叙事 价值取向 叙述选择 
新世纪乡土小说的“历史叙事”与现实诉求被引量:3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115-122,共8页李兴阳 丁帆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世纪中国乡土小说转型研究>(项目编号06BZW059);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新世纪乡土小说与中国农村变革研究>(项目编号09ZWB002)文章
新世纪乡土小说的"历史叙事"蔚为大观,其题材丰富多样,而以"革命"、"家族"、"文革"和"抗战"等最为突出,这与中国乡村社会的现实诉求相关,并因此透露出浓郁的时代焦虑。在重写乡土历史时,作家们也感到难以摆脱既有的乡土"历史叙事"传统...
关键词:新世纪乡土小说 历史叙事 现实诉求 艺术特质 
新世纪乡土小说的叙事取向与“在乡农民”形象被引量:4
《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117-124,共8页李兴阳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新世纪乡土小说与中国农村变革研究"(09ZWB002)的阶段性成果
新世纪乡土小说以留守乡村的农民为表现对象的"在乡农民"形象,虽然鲜有影响较大的"典型",但其形象群落比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丰富和复杂,有美善的传统"乡村好人",有初步获得现代性的"新农民",有罹患国民劣根性顽疾的"...
关键词:新世纪乡土小说 叙事取向 在乡农民 现代性 文化人格 
“四类分子”子女题材小说的价值困惑
《文史哲》2010年第6期101-110,共10页庞秀慧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新世纪乡土小说与中国农村变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09ZWB002
阶级话语不但使"四类分子"们成为乡土社会的劣等人群,还迫使他们的子女们在成长过程中饱受苦难,形成他们的怨恨情结。虽然1979年之后国家取消了对四类分子子女们的政策歧视,但是怨恨情结使得他们寻求价值观和现实利益的双重补偿,某种程...
关键词:怨恨叙述 “四类分子” 阶级话语 左翼文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