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C810006)

作品数:7被引量:17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熊易寒郭喜杨肖光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内蒙古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复旦政治学评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开放时代》《中国行政管理》更多>>
相关主题:农民工子女阶级价值观实证研究社会融合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学校类型对农民工子女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广州公共管理评论》2015年第1期168-196,350,共30页熊易寒 杨肖光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0CZZ005);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09YJC810006);上海市“晨光计划”项目(10CG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农民工子弟学校和公办学校是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两种主要渠道。本文在政治社会化的理论框架下,讨论学校类型对于农民工子女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1)公办学校的农民工子女更接近主流价值观,农民工子弟学校...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 价值观 行为模式 教育吸纳 社会融合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现状分析及政策改进被引量:15
《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5期75-78,83,共5页郭喜 
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被征地农民群体的养老保障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当前,各级政府也探索和发展出了一些具体的实践模式,但是这些模式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普遍缺乏制度安排的连续性、动态性和发展性,特别是没有解决好被征...
关键词:被征地农民 养老保障 融合型模式 
“半城市化”对中国乡村民主的挑战被引量:24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28-34,共7页熊易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大中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融合与政治心理抽样调查研究"(10CZZ00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塑造新公民:农民工子女的价值观与行为模式研究"(09YJC810006)
本文分析了经济吸纳、社会排斥的"半城市化"道路对于中国乡村民主的影响。在"半城市化"模式下,农村人口作为生产要素被吸纳到城市的经济体中,但不享有城市公民或当地村民的各项权利。这种城市化道路对乡村民主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方面,在...
关键词:半城市化 乡村民主 新二元结构 地方性公民权 
学校类型对农民工子女价值观与行为模式的影响——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0
《青年研究》2012年第1期71-82,96,共12页熊易寒 杨肖光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0CZZ005);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09YJC810006);上海市"晨光计划"项目(10CG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农民工子弟学校和公办学校是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两种主要渠道。本文在政治社会化的理论框架下,讨论学校类型对于农民工子女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1)公办学校的农民工子女更接近主流价值观,农民工子弟学校...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 价值观 行为模式 教育吸纳 社会融合 
命运的政治学被引量:2
《开放时代》2011年第10期149-158,共10页熊易寒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0CZZ005);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09YJC810006);上海市“晨光计划”项目(10CG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政治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然而长期以来,命运却游离于主流政治学的视野之外。本文通过对《城市化的孩子》一书的反思,试图说明:群体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权力结构设定的;国家、市场、社会与家庭是命运的主要塑造者;命运的政治...
关键词:命运 阶级 身份 外部性 
青少年的政治倾向有多重要:政治社会化研究50年回顾被引量:4
《复旦政治学评论》2011年第1期231-244,共14页熊易寒 
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塑造新公民:农民工子女的价值观与行为模式研究》(项目编号:09YJC810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半个世纪以来,政治社会化研究经历了兴盛、衰落与复兴,其中一个核心的争议是:青少年的政治倾向到底有多重要?在早期的政治社会化研究中,童年是个人政治态度与行为模式形成的关键阶段;后续研究则认为政治社会化是持续终身的,童年逐渐淡...
关键词:社会化研究 政治社会化 政治权威 美国政治学 行为主义政治学 政治行为 行为模式 中国经验 社会化理 
底层、学校与阶级再生产被引量:121
《开放时代》2010年第1期94-110,共17页熊易寒 
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塑造新公民:农民工子女的价值观与行为模式研究>(项目编号:09YJC810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对于处在城市底层的农民工子女而言,学校意味着什么?是实现向上流动的阶梯,还是迈向阶级再生产的驿站?公办学校向农民工子女开放是否会带来社会流动机会的增加?研究发现:就读于公办学校的农民工子女,其成长的过程存在显著的"天花板效应"...
关键词:公办学校 再生产 阶级 农民工子女 农民工子弟学校 次级劳动力市场 社会流动 主流价值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