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570130)

作品数:25被引量:275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旭光石胜友王周平尚进齐代华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师范大学涪陵师范学院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重庆三峡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重庆四面山林隙优势种群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贵州雷公山秃杉种群生态学研究被引量:15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3期334-338,共5页李性苑 李旭光 李东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570130)
对贵州秃杉(TaiwaniaflousianaGaussen)集中分布地———雷公山自然保护区,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从种群的环境条件、大小级结构和静态生命表的生存分析等方面,研究该种群的动态特点。结论如下:⑴雷公山秃杉种群,在林下光线好...
关键词:秃杉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重庆涪陵磨盘沟不同生境中桫椤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研究被引量:7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2期285-288,共4页尚进 李旭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3 95 70 13 0 ) ;涪陵师范学院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应用 β多样性指数和聚类分析方法对生境进行划分 ,研究了不同生境中重庆涪陵磨盘沟桫椤 (Alsophilaspinu losaTryon)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结果表明 :群落生境可划分为Ⅰ类 (岩缝沟谷地 )、Ⅱ类 (农垦切入地 )和Ⅲ类 (河滩弃耕地 ) .这 3...
关键词:重庆 桫椤群落 物种多样性 聚类分析 β多样性指数 蕨类植物 
重庆涪陵磨盘沟桫椤群落主要种群间联结性研究被引量:4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6期471-474,共4页尚进 李旭光 石胜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9570130)
根据2×2联列表,应用方差分析、Χ2-检验、Ochiai指数、Dice指数和Jaccard指数,研究了重庆市涪陵磨盘沟桫椤(Alsophilaspinulosa)群落中19个主要种群间的联结性。并以半矩阵和星座图形式表达测度结果:除少数种对外,多数种群间的联结性...
关键词:桫椤群落 种群 种间联结性 涪陵区 重庆 
缙云山风灾迹地常绿阔叶林生态恢复过程中优势种群分布格局和动态被引量:15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3年第4期321-326,共6页石胜友 尚进 田海燕 李旭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570130)。
根据1992、1994、1996、1999和2001年对缙云山风灾迹地常绿阔叶林生态恢复的调查资料,对优势种群分布格局和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和大头茶的幼苗在恢复过程中不断减少,川灰木、小叶栲和其他常绿阔叶林树种的幼苗在增加;优势...
关键词:生态恢复 优势种群 年龄结构 风灾迹地 缙云山 
重庆涪陵磨盘沟桫椤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研究被引量:16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3期197-199,206,共4页尚进 李旭光 石胜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9570130)
以重庆涪陵磨盘沟桫椤群落为研究对象,对调查样地内的桫椤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种群结构为增长型类型;桫椤种群呈聚集分布,但聚集程度不是很高,聚集面积不是很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小种群的特点。在此基础...
关键词:种群结构 分布格局 涪陵/重庆 桫椤自然保护区 
人为干扰对桫椤群落植物种间协变影响的研究被引量:7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6期947-951,共5页尚进 李旭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570130);涪陵师范学院科研启动基金资助.
通过采用种间协变的Perason积矩相关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方法(r公式),以及X2检验公式测定种间联结,对重庆市涪陵区磨盘沟桫椤(Alsophilaspinulosa)自然保护区的2个受人为干扰程度不同的样地里的桫椤与12个主要草本植物之间的种间...
关键词:人为干扰 桫椤群落 种间协变 重庆市涪陵区 Perason积矩相关分析 Spearman秩相关分析 
重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分布与水热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3年第2期117-123,共7页韩晨霞 李旭光 郝云庆 邓先宝 刘玉芳 何正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95 70 13 0 );重庆市科委项目资助课题
通过对重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分布与水热关系的研究 ,确定了这些植物种分布的水热幅度 ,并利用温暖指数 (WI)、寒冷指数 (CI)和湿润指数 (H I)对这些植物种进行聚合分类 ,结果可将这些植物种分为 5个水热分布类群 : .高温湿润型 , ...
关键词:保护植物 水热指标 重庆 
重庆涪陵磨盘沟桫椤群落特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2期294-297,共4页尚进 李旭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9570130);涪陵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基金资助项目.
对重庆涪陵区磨盘沟桫椤群落进行调查研究.其结果如下:该群落种类组成丰富,种群生活型谱以高位芽植物占优势,植物的区系组成反映了明显的亚热带植被的地理分布特点,群落垂直结构分层明显,水平结构差异较大.因此,应建立桫椤自然保护区,...
关键词:重庆 涪陵市 磨盘沟 桫椤群落 群落组成 种群生活型谱 植物区系 地理分布 
缙云山森林林隙与非林隙物种多样性比较研究被引量:37
《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第1期7-10,共4页王周平 李旭光 石胜友 齐代华 何正明 许文蔚 邓先宝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2 0 0 0 0 46 80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395 70 130 ) .
运用Gleason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 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均优多指数和群落优势度指数对缙云山森林群落林隙与非林隙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 ,对群落稳定性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林隙以个体数...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 群落稳定性 林隙 非林隙 缙云山 
缙云山风灾迹地人工混交林生态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8
《生物多样性》2002年第3期274-279,共6页石胜友 杨季冬 王周平 李旭光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2 0 0 0 0 4680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95 70 13 0 )
根据对重庆缙云山风灾迹地人工混交林生态恢复的连续调查资料 ,采用Simpson指数 (D) ,Shannon Wiener指数 (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 (J)进行α多样性测度 ,采用Sorenson指数 ,Bray Curtis指数和Morisita Horn指数进行 β多样性测度。结...
关键词:缙云山 风灾迹地 人工混交林 生态恢复过程 物种多样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