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MZ036)

作品数:8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冉瑞燕徐合平杨程涂少彬韦志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民族大学韩山师范学院玉林师范学院信阳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武汉纺织大学学报》《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青海民族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习惯法公民行为民谚清江流域合法性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国家法在民族地区实施的实效性分析被引量:1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128-133,共6页冉瑞燕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新型关系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0BMZ036)
国家法的实效性并不简单的取决于其强制力,而与民族地区所处社会的和谐度有关。国家法是一个有缺失的社会规范,它在民族地区要发挥社会实效,必须借助民族习惯法实现本土化。国家法应确认民族习惯法的基本正义,承认民族习惯法必要的生存...
关键词:国家法 实效性 本土化 习惯法规范化 文化认同 
论环境习惯法的环保效力被引量:2
《青海民族研究》2013年第3期19-24,共6页韦志明 冉瑞燕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新型关系研究》(10BMZ036)阶段性成果;潮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民俗习惯与国家法的冲突与调适研究》(2012-C-08)阶段性成果
在习惯法效力日渐式微的今天,环境习惯法以其传统文化的塑化作用、群体连带关系的粘合作用、集体制裁保障方式和宗教因素的强化效力,确保环境习惯法在特定的区域内发挥有效的环保功效。而环境习惯法中的"天人合一"、"万物有灵"、"敬畏自...
关键词:少数民族 环境习惯法 效力机制 生态观 
民族习惯法的双向困境及其程序破解——基于博弈论的分析被引量:2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48-53,共6页涂少彬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BMZ036)
在法制统一原则下,我国民族习惯法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困境:进,它面临着国家法在价值、规范与运行机制上的挤压;退,它又遭到民族地区多层次与多元社会均衡或软或硬的抵抗。只有重新解读法制统一原则,将法制统一原则拆解为实体法制统一与程...
关键词:民族习惯法 均衡 程序法制统一 
论影响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执行力的因素与对策被引量:2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53-57,共5页冉瑞燕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BMZ036)
判断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执行力的标准不是简单的令行禁止,而是政府行为是否经受得起多种要素指标的考察。影响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执行力的主要因素有利益行政、草率行政、违法行政和多头执法。增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执行力的关键是施行...
关键词:民族自治地方政府 执行力 人本行政 创新执行 
村规民约溯源及当代价值被引量:2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58-61,共4页杨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BMZ036)
村规民约古已有之,传承于古代传统乡规民约与乡约,历经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创造性演化过程,成为了一种活着的传统。其现代制度价值主要是协调国家法与习惯法二者的关系。文章试图运用新的叙事方式延展村规民约的内涵,以连续性而非片段性的...
关键词:村规民约 乡规民约 乡约 村民自治章程 活着的传统 
清江流域公民行为习惯法研究——以民谚为视角被引量:5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96-102,共7页冉瑞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新型关系研究"(10BMZ036)
民谚作为清江流域公民行为习惯法的一种特殊载体,主要内容包括自身行为规范、家庭家族行为规范、社会交往行为规范和经济交往规范。行为习惯法的核心价值是"情"、"理"、"和"。情与理是和的基础,是人行为的维度;情与理冲突时舍情取理;和...
关键词:清江流域 民谚 行为习惯 “情”“理”“和”价值 
论习惯权利与行政执法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18-22,共5页余继田 韦志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新型关系研究(10BMZ036)
习惯权利与行政执法活动存在相互的影响。当习惯权利的价值取向与行政执法活动的价值取向相一致时,它对人们的观念与行为的消极作用就有利于对行政执法目标的实现;反之,它对人们的观念与行为的积极作用可能会阻碍行政执法活动。在行政...
关键词:习惯权利 行政执法 关系 
论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合法性被引量:4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105-109,共5页徐合平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研究"(10JZD003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新型关系研究--以武陵地区少数民族为例"(10BMZ036)
对立法合法性问题的研究,将会推动立法质量的提高。关于合法性的涵义,多数学者主张应该是英文"Legitim acy"的汉译,既指要求"合法律性"、更要求"合理性"、"正当性"。笔者主张应从英文"Legality"方面认识合法性,只要求符合实在法的规定,...
关键词:民族自治地方立法 立法合法性 实在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