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习惯法

作品数:44被引量:8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刘雁翎郭武刘辉马文哲李艺琪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民族大学甘肃政法学院浙江农林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海峡法学》《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部法学评论》《贵州民族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甘肃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生态文明视域下湘西少数民族的制度性生态民俗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35-41,共7页高翔 成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生态文明理念的环境法学阐释研究”(23AFX022)。
制度性生态民俗是指以制度规则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民俗,属于非正式制度的范畴,相对于普通生态民俗而言,具有规范性、补充性和调整性等典型特征。以调整对象和规制目的为依据,可将湘西的制度性生态民俗大致分为三大类型:一是主要调整“人-...
关键词:生态民俗 环境习惯法 自然禁忌 村规民约 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哈尼族环境习惯法的当代价值
《红河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104-108,共5页李才慧 
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的理论逻辑、实践特点与世界意义(22JJD820046)。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其所含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哈尼族环境习惯法的理念与内容相契合。文章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视角,研究哈尼族环境习惯法的具体内容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哈尼族 环境习惯法 
法治背景下左江流域环境习惯法的现实出路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20年第4期45-49,共5页张戈跃 任玉玲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课题项目“生态文明视野下左江流域环境保护习惯法的当代价值研究”(2018MYGJ02);广西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
法律多元化是广西左江流域长期存在的文化现象,作为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左江流域环境习惯法现今仍然发挥着维持当地良好生态环境的独特社会功能。其内容丰富,体现了当地多元的乡土文化、朴素的生态道德观,同时也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关键词:法治 左江流域 环境习惯法 
论西部环境习惯法的价值实现路径
《凯里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39-45,共7页杨熹通 
环境习惯法是乡土社会中长期发展实践的产物,是具有一定规范效力的民间社会规则。作为一种自发性的本土法治资源,环境习惯法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中发挥着独特的规制作用。西部生态环境的复杂性以及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对区域生态环...
关键词:西部地区 生态环境 环境习惯法 实现路径 
论生态文明视野下左江流域环境习惯法的价值
《桂海论丛》2020年第2期93-97,共5页张戈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东盟陆路边境地区构建‘口岸文化’研究”(16CMZ039);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课题项目“生态文明视野下左江流域环境保护习惯法的当代价值研究”(2018mygj02)之系列论文;广西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
左江流域环境保护习惯法内容丰富,其来源于当地多元的乡土文化,蕴含着朴素的生态伦理观念,体现了一定的公共价值取向和严厉的惩罚性,对该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的保护及良好生态环境维护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当地环境立法、守法、执法及司法具...
关键词:左江流域 环境习惯法 环境法治 
法律多元视角下的环境习惯法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年第18期15-16,共2页蒋坤洋 
我国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关注的焦点问题,环境治理的途径多样,将环境治理纳入到法治轨道是有效手段。但是环境法治的过程中,国家法律与环境习惯法存在必然的联系,相互之间是渗透、配合的关系,同时还存在抵触与...
关键词:法律多元 环境法治 环境习惯法 
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在民族地区的法治化进程被引量:2
《兰州学刊》2019年第4期40-49,共10页莫张勤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绿色民法典视野下环境精神损害救济制度的融合与创新"(项目编号:2018BS120);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法治浙江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8NDJC163YB)
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作为新时代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全国大力推行,但其在民族地区实施过程中遇到较大阻力。民族地区的环境保护主要适用当地习惯法而不是制定法;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限制了民族地区的发展,受到当地民众抵制等。生...
关键词:生态保护红线 环境习惯法 民族地区 法律社会学 
环境习惯法在环境纠纷解决中的功能研究 ——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年第6期282-282,共1页孙健 
西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研究生项目,项目(Yxm2017025).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与保护,发展与保护的核心是环境法治的构建,环境习惯法作为多元制度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环境纠纷多元解决方式的重要制度基础。民族地区将“软法”与“硬法”的结合,既能有效的保障环境法治的建设,也是民...
关键词:环境习惯法 国家法 环境纠纷解决 藏族环境习惯法 
论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的司法适用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8年第6期112-112,114,共2页冯共田 
作为中国习惯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司法实践中,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的适用却存在诸多困境。为实现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在司法过程中的有效运用,本文在介绍少数民族...
关键词:少数民族 环境习惯法 环境保护 司法适用 
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研究综评——基于近十年来期刊文献的观察与思考被引量:3
《贵州民族研究》2017年第10期24-29,共6页方印 燕海飞 刘琼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生态文明建设中民族环境习惯法的功能研究"(15XMZ021);贵州大学人文社科学术创新团队建设项目"我国生态环境法制及防震减灾法若干问题研究"(GDT2017003);贵州大学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研究生创新基地建设(项目编号:贵大研XJD[2015]007)
随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对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的价值达成共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从少数民族环境权的研究与保护、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的表达形式、文化价值以及现实适用等角度进行分类阐释,归纳少数民族...
关键词:期刊文献 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 研究述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