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752027)

作品数:6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荣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当代文坛》《学术论坛》《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更多>>
相关主题:茨威格传记文学自杀身份认同身份建构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被忽略的茨威格传记文学被引量:2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60-67,共8页杨荣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1YJA752027)
茨威格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传记作家之一,中国最早提到茨威格其人和最先出版的茨威格作品,就是他的传记文学。但相对于对其小说创作的研究,我们却忽略了对其传记文学的研究。虽然近年对其单部传记作品有所研究,但却少于从总体上关注其...
关键词:茨威格 传记文学 历史 现代性 
罗曼·罗兰——欧洲的良知——论茨威格的《罗曼·罗兰》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6年第3期40-46,共7页杨荣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茨威格传记文学书写对传记理论建构的启示"(项目批准号:11YJA752027)阶段性成果
罗曼·罗兰对茨威格的生活、思想道德、文学创作等方面都产生过极其重大的影响和重要的作用。茨威格敬佩罗兰的品德人格、精神信仰,赞赏其在文学艺术创作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此带着感激和钦佩之情创作了论述罗兰及其创作的传记《罗曼·...
关键词:茨威格 《罗曼·罗兰》 榜样的力量 思想家 艺术家 评传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巴尔扎克》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84-92,共9页杨荣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1YJA752027)
茨威格的《巴尔扎克》是他苦心经营二十余年的传记力作,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其影响明显。茨威格描述了巴尔扎克的家庭、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他与母亲的关系、童年记忆对其爱情观的深刻影响、情爱生活对其文学创作的激发与推动等。...
关键词:茨威格 《巴尔扎克》 精神分析 学术评传 
传记文学:历史的文学书写之可能——论茨威格《一个政治家的画像》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5年第6期68-73,共6页杨荣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茨威格传记文学书写对传记理论建构的启示"(项目批准号:11YJA752027)阶段性成果
历史书写和传记文学都是话语叙事,传记文学是史学和文学紧密关联的产物,通过传记作品可以实现历史的文学书写。传记大师茨威格的传记代表作《一个政治家的画像》,就独辟蹊径地通过为约瑟夫·富歇作传,成功地书写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
关键词:传记文学 茨威格 约瑟夫·富歇 历史之吊诡 人性关怀 文学书写 
坦白中隐瞒 表现中欺骗——茨威格论“自传”
《学术论坛》2015年第1期107-112,共6页杨荣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茨威格传记文学书写对传记理论建构的启示"(11YJA752027)阶段性成果;四川省省属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中国文论传统的民族性与文论研究的范式转型"(13TD0059)阶段性成果;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硕士一级学位点建设项目资助(2015XWD-S0501)
茨威格对自传艺术既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无限的期望又有清醒的认识。表面上看表现自我的自传是每个艺术家最本能最轻松的任务,但实际上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自传却被证明是最不容易成功的,因为它是所有艺术种类中责任最重的。自传的动因是...
关键词:茨威格 自传 书写 自我永恒化 制作而非复述 
从身份认同看茨威格之死被引量:1
《当代文坛》2014年第2期94-99,共6页杨荣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茨威格传记文学书写对传记理论建构的启示"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1YJA752027;四川省省属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中国文论传统的民族性与文论研究的范式转型"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TD0059;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硕士一级学位点建设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4XWD-S0501
对茨威格的自杀身亡,国外学界以托马斯·曼的观点最具代表性,认为茨威格自杀是一种"背叛"。中国学界却与此相异,多从社会历史和心理动因予以解说,且都有一定说服力。但笔者认为,如果我们从身份认同的视角再来解读茨威格之死,正是"世界公...
关键词:茨威格 自杀 身份认同 身份建构 身份失落 新视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