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JA10274S)

作品数:3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邱蔚华更多>>
相关机构:龙岩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文艺评论》《嘉应学院学报》《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文化学术成果文学成就文化还原情结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朱熹诗闲适意趣的文化审美视境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65-69,共5页邱蔚华 
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科项目资助(JA10274S)
朱熹诗的闲适人生意趣不仅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而且表现出独特的审美意蕴,其主要体现为:舞雩归咏之乐、卜居之趣、诗酒风流和禅悦之思。朱熹诗呈现的朱子闲适之趣与儒家文化中"乐以忘忧"的精神、道家的适性逍遥、释家的随缘任运及中国...
关键词:朱熹  闲适 文化 审美 
文化还原下的朱熹诗忧患情结研究被引量:1
《文艺评论》2011年第10期18-22,共5页邱蔚华 
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科课题(项目编号JA10274S)
朱熹是中国学术史上著名的经学大家和理学大家,世称"朱子"。明清两代,人们偏重于研究朱熹的学术成果,对朱熹的文学成就却无暇关注,其诗名"掩于儒"①,其"文学家的身份被历史地消解了"②。凭实而论,朱熹诗文精美,
关键词:朱熹 文化还原 诗文 忧患 中国学术史 学术成果 文学成就 文学家 
论朱熹诗“士不遇”情结中的文化审美意蕴被引量:1
《嘉应学院学报》2011年第10期65-70,共6页邱蔚华 
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科课题(JA10274S)
朱熹诗从多维艺术视角抒写了朱熹"士不遇"的情结,蕴含丰富的审美意蕴:壮志难酬、英雄失路的幽愤与失意是士之不遇的基本心态;孤傲高洁、横而不流的个体意识是士之不遇的人格写照;游于自然的情怀与"世间无处不阳春"的达观是士之不遇的精...
关键词:朱熹诗 “士不遇” 审美意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