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6YB85)

作品数:8被引量:5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成臻铭龚荫罗维庆罗中田清旺更多>>
相关机构:吉首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青海民族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土司土司研究明代土家族土司土司制度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新世纪十三年内的中国土司学——2000~2012年土司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的取向被引量:14
《青海民族研究》2014年第2期16-28,共13页成臻铭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明代土司政治文化研究>(批准号:10BMZ011);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西南项目<土司制度与西南边疆治理研究>(课题编号:B10007);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化解中心与边缘冲突治国方略的递变及成效考评--以五溪地区地方势力兴衰为例>(项目编号:06YB85);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科研课题<中国土司学史>(项目编号:12HNYTZ01)
新世纪十三年内,中国土司研究成果总量超过以前任何同一时段,来势迅猛。一些新视野、新概念的频频出现,反映了中国土司学界正在酝酿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学术转型。尽管"土官"、"土官衙门"和"土司"等词出现的语境尚未完全澄清,但十三年的研...
关键词:中国 新世纪 土司学 理论与方法论 取向 
论区域旅游格局中的土司文化开发——以湖南“大湘西”永顺老司城为视点被引量:3
《青海民族研究》2014年第2期41-45,共5页刘艳芳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明代土司政治文化研究>(批准号:10BMZ011);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化解中心与边缘冲突治国方略的递变及成效考评--以五溪地区地方势力兴衰为例>(项目编号:06YB85)
湖南"大湘西"永顺老司城土司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是中国土司制度产生发展消亡的历史见证,是"大湘西土司文化"的典型实物遗存,是少族民族地区一种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区域自治制度。文章以湖南大湘西永顺老司城为视点,指出了区域旅游...
关键词:区域旅游格局 土司文化 旅游开发 老司城 
关于中国土司制度渊源发展研究的十个问题被引量:10
《青海民族研究》2013年第1期111-118,共8页龚荫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明代土司政治文化研究>(批准号10BMZ011);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诰词谕诣宦谱家谱整理研究>(课题编号XMZ017);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西南边疆项目"<土司制度与西南边疆治理研究>(课题编号B10007);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化解中心与边缘冲突治国方略的递变及成效考评--以五溪地区地方势力兴衰为例>(06YB85);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科研课题<中国土司学史>(20120625)的阶段性成果
在土司制度"渊源"、"发展"及"衰落"历程基础上,首次集中讨论了中国土司制度的十个问题。本文认为,土司制度目的是稳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设置四种类型的土司也是围绕这一目的。土司制度的社会基础是奴隶制和农奴制,核心与实质是土...
关键词:土司制度 渊源发展 研究 十个问题 
武陵山片区明代金石碑刻所见土家族土司的“中华情结”被引量:9
《青海民族研究》2013年第1期126-138,共13页成臻铭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明代土司政治文化研究>(批准号10BMZ01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土司制度史料编纂整理与研究>(课题编号12&ZD135);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西南边疆项目"<土司制度与西南边疆治理研究>(课题编号B10007);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化解中心与边缘冲突治国方略的递变及成效考评--以五溪地区地方势力兴衰为例>(批准文号06YB8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本文在明代湖广、四川、贵州行省毗邻区民族分布格局基础上,对目前发现的由明代皇帝、"客家"知识精英、"客家"官员与土司及其代办和土舍分别书写的60块金石碑刻的内容进行系统梳理,认为这是生者的自由书写和对死者的盖棺论定,客观地反...
关键词:武陵山片区 明代 金石碑刻 土司学 中华情结 
明代卫所设置对土家族土司社会构建的影响被引量:8
《青海民族研究》2013年第1期139-144,共6页罗维庆 罗中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明代土司政治文化研究>(批准号10BMZ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明清时期湖广土司的历史民族学研究>(课题号12YJA850010);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西南边疆项目"<土司制度与西南边疆治理研究>(课题编号B10007);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化解中心与边缘冲突治国方略的递变及成效考评--以五溪地区地方势力兴衰为例>(06YB8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土司统治时期是土家族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土家族土司社会的构建经历了元、明、清改土归流之前的几个时期,其中明代卫所设置对土家族土司社会的构建影响最为深远。社会基层组织的设置、官吏名称的使用、风俗习惯的形成、文化教育...
关键词:卫所设置 土家族 社会构建 
1960~1999年土司研究理论与方法演进轨迹被引量:6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121-127,共7页成臻铭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明代土司政治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0BMZ011);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西南边疆项目"土司制度与西南边疆治理研究"(项目编号:B10007);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化解中心与边缘冲突治国方略的递变及成效考评--以五溪地区地方势力兴衰为例"(项目编号:06YB85);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科研课题"中国土司学史"(项目编号:20120625)
1960~1999年,中国土司学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呈现了前为"浪谷"后为"波峰"的发展状态。此间,土司学的研究对象初步明确,研究主题逐步明朗,研究内容日益丰富,凝集成了历史学本位的政治学和民族学核心层面,依托于现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政治的...
关键词:中国 土司学 理论与方法 演进 
时势造学:土司残留时期的中国土司学——1908~1959年土司研究理论与方法探源被引量:8
《青海民族研究》2012年第1期117-128,共12页成臻铭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明代土司政治文化研究>(批准号10BMZ011);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西南边疆项目"<土司制度与西南边疆治理研究>(课题编号B10007);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化解中心与边缘冲突治国方略的递变及成效考评--以五溪地区地方势力兴衰为例>(06YB85)的阶段性成果
1908-1959年土司残留时期,土司学本体胚胎结构已经形成,多学科介入趋势明显,立足于"东北-西南弧线形"土司文化残留带之上的土司学在该时期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这种现代意识对于我们深入发掘中国土司学史以及有效介...
关键词:土司残留时期 中国土司学 理论与方法 探源 土司带 
田家洞长官司治所定位研究被引量:4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59-63,共5页田清旺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化解中心与边缘冲突治国方略的递变及成效考评--以五溪地区地方势力兴衰为例"(06YB8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规划基金项目"明清时期湖广土司的历史民族学研究"
田家洞长官司系永顺宣慰司六大长官司之一,但是正史、方志对其治所未有明确记载。然而依据有关田家洞长官司的文本史料,结合田野调查所获得的诸如口述、家谱、碑刻、军事遗址、地名及当地每年举行的大型祭祀活动等民间资料考证,今古丈...
关键词:田家洞长官司 永顺宣慰司 土司 湖南古丈县田家洞 治所 定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