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C751043)

作品数:7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何世剑吴艳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河北学刊》《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庾信庾信诗赋《哀江南赋》仿作笺注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试论庾信《哀江南赋》的承传接受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96-103,136,共9页何世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典赋学批评理论的承传接受研究"(项目编号:12CZW015);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庾信诗赋承传接受研究"(项目编号:09YJC751043)
庾信是六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其《哀江南赋》乃赋中之名篇,传诵千古。后世接受庾信《哀江南赋》的历史进程可概括为三个时期:1、北周至宋代,为《哀江南赋》接受的奠基期,《哀江南赋》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所接受,其接受表现主要有:阅...
关键词:庾信 《哀江南赋》 承传接受 史纲 
宋诗话视野中的庾信诗赋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112-117,共6页何世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典赋学批评理论的承传接受研究"(项目编号:12CZW015);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青年项目"庾信诗赋承传接受研究"(项目编号:09YJC751043)
宋人言诗之风大盛,两宋诗话中有逾30种诗话论及庾信及其诗赋,代表了宋人对庾信诗赋的接受程度。宋诗话视野中的庾信诗赋接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探讨庾信诗赋的写作技法、比较论析庾信与其他诗人的写作优劣;二、考察唐以来诗家接...
关键词:宋诗话 庾信诗赋 接受 写作技法 审美经验 
论黄庭坚对庾信诗赋的接受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91-97,共7页何世剑 吴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庾信诗赋承传接受研究"(09YJC75104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典赋学批评理论的承传接受研究"(12CZW015)
黄庭坚是宋代伟大的诗家,其诗歌创作上的巨大成就离不开对庾信诗赋的接受,主要体现在:黄庭坚将庾信作为"忧愁诗人"的典范,肯定庾信的"乡关之思",以之为"凌云健笔"文风质素,他常自比庾信,阐扬庾信"哀愁"精神;黄庭坚承传了庾信"抒写性灵"...
关键词:黄庭坚 庾信诗赋 接受 哀愁精神 性灵说 诗法 
论杨慎对庾信诗赋的接受
《河北学刊》2012年第5期96-100,共5页何世剑 
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庾信诗赋承传接受研究>(09YJC751043);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典赋学批评理论的承传接受研究>(12CZW015)
明代著名文学家、大学者杨慎崇法六朝,他对庾信诗赋的接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杨慎"推源辨体",在编纂《五言律祖》等选集时发现了"庾信体"诗文的审美价值,接续杜甫重新阐释了庾信诗赋"清新"、"老成"的内涵。二、杨慎接受庾信"缘情绮...
关键词:杨慎 庾信诗赋 接受 推源辨体 缘情绮靡 知识考古 
试论李商隐对庾信诗赋的接受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53-58,共6页何世剑 
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9YJC751043)
晚唐诗人李商隐在诗歌创作方面能取得如此突出的成就,离不开他对庾信诗赋的颇多接受,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1.李商隐承传了庾信自慨身世、伤春悲秋、忧国伤时等"以悲为美"的审美经验和书写精神,奠定了其诗歌"感伤化"写作的基调。2.李商隐...
关键词:李商隐 庾信 诗赋 接受 
庾信《哀江南赋》的接受表征及内蕴被引量:5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96-101,共6页何世剑 
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09YJC751043)
庾信是六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其《哀江南赋》有"赋史"之称,传诵千古,影响深远。后世对庾信《哀江南赋》的接受表现有三:(1)对《哀江南赋》的笺注,考据其文本特性,释名章义,发掘内在精神意旨,寄托哀思;(2)对《哀江南赋》的仿作,拟写"乡关之...
关键词:庾信 《哀江南赋》 笺注 仿作 批评 
庾信诗文接受及其当代意义被引量:2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108-113,共6页何世剑 
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庾信诗赋承传接受研究"(09YJC751043)
(1)从文学复变关系看,庾信复举《诗经》《离骚》以来所倡导的"吟咏情性"、"发愤以抒情"的诗学大旗,踵事增华,为宫体诗,后世或视其为梁陈绮靡文学代表加以批判,或以之为"律祖"肯定他对诗歌形式美发展的贡献;(2)庾信博学多识,通过诗文写作...
关键词:庾信 诗文 接受 交往对话 当代意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