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ZD001)

作品数:34被引量:7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郝立新路向峰李厚羿臧峰宇耿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国防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空军空降兵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历史唯物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文化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论要——基于历史生成、独特地位、重要意义三个维度被引量:1
《东岳论丛》2016年第7期26-32,共7页孙磊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项目号:12&ZD001)的阶段性成果
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文化建设是"灵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现实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作为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路线图,其对于中国的文化建设及特色社...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五位一体 民族性 时代性 
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战略思维探析
《文化软实力》2016年第1期43-48,共6页郝立新 田江太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12&ZD001)阶段性成果
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成为社会转型发展的短板和软肋,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严重失衡导致社会发展的结构性失调,进一步凸显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运用战略思维进行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是破解文化危机和文化失衡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文化发...
关键词:文化发展战略思维 整体性方法 价值观意识形态 
如何把握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被引量:5
《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39-42,共4页郝立新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号:12&ZD001)
新时代往往需要产生出新观点、新思想、新理论。新时代在呼唤、酝酿并实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围绕如何理解和把握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这一重要问题,力求阐明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的关系,从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上理论发展和实践进...
关键词:时代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文明理念的价值意蕴和培育路径被引量:5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年第10期47-50,共4页郝立新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项目批准号:12&ZD001)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明理念,它既具有人类文明所蕴含的一般内容,又具有社会主义制度和运动所赋予的特质。仅仅把文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来理解是不全面的,文明同时还应该被视为社会与公民发展的价值目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明 内涵 培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制度特征论析被引量:1
《社会科学家》2015年第8期20-24,共5页郝立新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12&ZD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在社会主义制度,"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魂在服务为民的价值旨归。一方面,制度优势使得中华文化的发展更为自觉与充满自信;另一方面,制度也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内化于文化软实力之中。在当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指...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制度导向 价值旨归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道路的实践选择——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民族性特质被引量:4
《社会科学家》2015年第8期25-29,共5页路向峰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项目号:12&ZD001)阶段性成果;2015年度河南省科技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消费文化视域中当代青年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研究"的前期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民族性特质注重"东西"之别,"古今"之承继,体现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道路、中国话语的四维有机统一。文化全球化浪潮的推进某种程度上是对基于民族性特质的文化多样性的威胁,保有民族性特质的文化...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民族性 特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方法论审视
《东岳论丛》2015年第7期143-147,共5页路向峰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论研究--基于民族思维转换的视域"(项目号:2014-zd-075)资助;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项目号:12&ZD001)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实际问题的历史进程,又是把后者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进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层本质的理解离不开方法论特别是哲学方法论的自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方法论 实践思维方式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文化认同的新构建被引量: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5年第1期217-227,共11页邓海英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课题编号:12&ZD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面对近代的文化认同危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建过程实际上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以来的中国化历程。文化认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的重要途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又受到来自多元化和全球化的挑战,我们应努...
关键词:文化认同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自信被引量: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5年第1期40-46,共7页颜晓峰 耿超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批准号:12&ZD001)的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自信,是一定主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充分肯定和坚定信念,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根本与基础,是文化自信的核心与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自信的提出具有重大意义。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 自信 意义 挑战 路径 
城市环境之美的三重维度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100-104,共5页贾澎 
北京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13JDZXC00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编号:12&ZD001)
城市环境之美是亟待深入研究的时代主题,它蕴含三重维度:一是生态维度,因为城市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人文景观是城市环境的重心,自然景观是城市环境的向往;二是个性维度,因为城市必须是具有个性的,应保持地方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历史感与...
关键词:环境美学 城市环境之美 城市生态 城市个性 城市设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