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3JB87003)

作品数:5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子开张琦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东方丛刊》《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宗教学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禅宗行业语禅宗语言语言插秧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禅宗语言的种类被引量:4
《宗教学研究》2008年第4期56-70,共15页张子开 张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度博士点基金研究项目《唐五代禅宗文献研究》(项目批准号:03JB87003)的中期成果;教育部2005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编号:NCET-05-0792)
唐五代禅宗僧侣所使用的语言,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在当时各个社会阶层所用语言中最具特色。本文在总结近年来禅宗语言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禅宗语言重新作了分类和界定,希望有助于澄清学术界普遍存在的对于禅宗语言的模糊认识和错乱理解。
关键词:禅宗 语言 分类 副语言文字 世俗语言 行业语 
“醒世诗”考辨被引量:1
《东方丛刊》2006年第3期76-101,共26页张子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度博士点基金研究项目<唐五代禅宗文献研究>(项目批准号:03JB87003);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2004年度重大研究项目"民间信仰与中国文学"(项目批准号:05JJD840007);四川大学"985工程"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创新基地"中国俗文化"研究方向基金资助
关键词:作者问题 禅意 情趣 民间传说 “醒世诗” 
“插秧偈”小考被引量:3
《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3期47-50,55,共5页张子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度博士点基金研究项目<唐五代禅宗文献研究>(项目批准号:03JB87003);"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重大研究项目基金;四川大学"985工程"二期"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创新基地项目资助。
至少在元末明初即已出现的“插秧偈”,在世间流传的过程中,其作者问题开始罩上了迷雾,其内容也出现了变异。本文根据历代典籍的相关记载,对该偈的演变源流作了较为详细的考证,并论及了其所蕴含的意义。
关键词:插秧偈 布袋和尚 五代 高峰原妙 弥勒信仰 
晚唐禅宗青原系下三、四代的白话诗被引量:1
《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4期77-81,共5页张子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度博士点基金研究项目<唐五代禅宗文献研究>(项目批准号:03JB87003);"教育部百所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重大研究项目基金资助
本文概述了“会昌法难”之后中国禅宗青原系第三、四代的白话诗作。文章认为,在晚唐近百年间的时间内,与整个文人作品的日渐消沉、艺术成就一天不如一天相反,禅僧们却创作出了极富于生气和感染力的大量白话诗歌。在重新认识和评价唐五...
关键词:禅宗 晚唐 白话诗 艺术成就 重新认识 感染力 唐五代 诗作 时间 生气 禅僧 
“路上行人欲断魂”再考——也谈对杜牧《清明》诗的阐释被引量:2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83-86,共4页张子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2 0 0 3年度博士点基金研究项目<唐五代禅宗文献研究> (项目批准号 :0 3JB870 0 3)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重大研究项目
近年来 ,学术界对杜牧《清明》一诗不断作出新的阐释。本文重新检视了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说法 ,并从民俗、语言、文学等角度 ,挖掘了这一诗作产生的深层社会文化背景 ,勾勒出了该诗的流变过程 。
关键词:清明 杜牧 断魂 行人 杏花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