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4CZW004)

作品数:6被引量:20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赵静蓉李学武杨秋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家》《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怀旧怀旧情结现代人价值论怀旧文化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从孟姜女研究看顾颉刚的学术品格被引量:3
《社会科学家》2007年第1期34-37,共4页杨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课题(04CZW004);暨南大学博士启动基金。
学术品格是由学术成就和治学风格(包括研究方法和精神)组成的。本文意图通过对顾颉刚孟姜女研究的分析,来探讨他的学术品格:对历史地理研究方法的运用和积极创新、认真求实和坚持不懈的学术精神。希望对当代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研究者有...
关键词:孟姜女研究 顾颉刚 学术品格 
现代人的认同危机与怀旧情结被引量:74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31-36,共6页赵静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文化的转型与怀旧情结>(批准号:04CZW004);暨南大学2004年度引进人才基金项目<论现代性视域下的中西怀旧文化比较研究>。
现代文化的转型导致了现代社会的大变动和现代人的生存危机,危机最突出地表现为现代人对个体身份和集体同一性的认同危机。怀旧是现代人解决认同危机最普遍也最切身的途径。从时间维度上讲,怀旧就是保持自我在时间、历史、传统和社会中...
关键词:认同 危机 怀旧 现代人 
空间和女性的寓言——解读彭小莲“上海三部曲”被引量:3
《当代电影》2006年第4期135-138,共4页李学武 
200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现代文化的转型与怀旧情结>(编号:04CZW004)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空间”和“女性”为切入点,解析导演彭小莲的“上海三部曲”。彭小莲影片中各种上海空间的影像,无不隐喻种种社会关系的重叠与渗透。《假装没感觉》中,房间隐喻着两性关系;《美丽上海》中,对空间的争夺生产出身份冲突和代际纠葛...
关键词:彭小莲 上海 空间 女性 
怀旧文化事件的社会学分析被引量:66
《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182-195,245,共15页赵静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之一项目名称为"现代文化的转型与怀旧情结"项目批准号为 :0 4CZW0 0 4
20世纪中后期以来,怀旧成为现代性视域下的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事件。它是人的一种意识行为,是一种历史感和价值论,且带有审美体验的性质。现代怀旧体现了作为一种幻想文化在真实与想象之间的文化冲突,它顺应并满足了现代人对于心灵宁静...
关键词:社会学分析 怀旧文化 事件 20世纪中后期 社会文化 意识行为 审美体验 文化冲突 日常生活 现代精神 现代性 价值论 历史感 现代人 视域 
想象的文化记忆———论怀旧的审美心理被引量:51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54-57,共4页赵静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4CZW004)
怀旧与回忆有同有异,在审美创作、审美接受和审美情感三个层面上,怀旧体现了其作为一种审美心理的独特性。怀旧是一种建基于回忆之上的价值甄别和想象构造,是一种想象的文化记忆,怀旧感是伤感与优美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怀旧 回忆 审美 
诗意栖居的本真性——论海德格尔在现代性进程中的"返乡之途"被引量:16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113-117,共5页赵静蓉 
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04CZW004)
海德格尔对现代性理论的特殊贡献在于他对西方现代形而上学的彻底颠覆和对"存在"问题的追根溯源。通过对黑格尔、尼采的形而上学观的剖析及超越,海德格尔提出以"诗意的栖居"来克服现代技术的危险并回归人类本真存在的"反现代性"思路。...
关键词:海德格尔 现代性 返乡 诗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