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J05A13)

作品数:30被引量:390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邓良基郑循刚李永树魏晋黄成毅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国土勘测规划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生态环境学报》《资源与产业》《中国农学通报》更多>>
相关主题:GIS成都平原耕地资源全要素生产率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耕地资源警情综合评价——以成都市为例被引量:1
《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第34期16868-16870,16932,共4页邓立 廖平 魏晋 吴明瀚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J05A1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7BAD89B15)
构建了反映市域研究范围内耕地不安全状况的警情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并运用线性加权综合法对1999~2010年成都市耕地资源系统的不安全运行情况进行警情评价。通过警情分析得出结论:耕地占土地面积比例、有效...
关键词:耕地资源 警情评价 成都市 
城乡土地协同调控的SWOT分析及应对策略--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
《农村经济》2012年第5期37-39,共3页黄春 邓良基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成都平原城乡用地协同调控系统开发与示范”(编号:2006BAJ05A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随着四川省成都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而城乡土地协同调控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成都市城乡土地协同调控进行SWOT分析,指出调控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进而提出了成都市城乡土地协...
关键词:城乡土地 协同调控 SWOT分析 
成都平原农地资源劳动力承载力研究被引量:2
《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第3期27-30,110,共4页陈文宽 李兰图 孙沁谷 刘松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06BAJ05A1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08BAK51B02)
本文在对成都平原9县26镇53村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生产条件、劳动力状况、土地利用类型、作物类型等,以从事农业人员的劳动能力的角度出发,提出最大劳均负担农地面积、现状农地资源劳动力承载力、最优农地资源劳动力承载力等概念...
关键词:农地资源 劳动力承载力 劳动力负担农地面积 成都平原 
彭州市熙玉村土地利用结构的组际差异研究被引量:2
《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5期3020-3023,共4页钟兰艳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J05A13)
为了更好地掌握彭州市熙玉村土地数量、分布规律和结构布局状况,根据2009年土地利用详查变更资料库中的数据,采用景观生态学结构定量分析方法,对熙玉村土地利用结构的组际差异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达到土地高效、合理利...
关键词:土地利用结构 组际差异 熙玉村 
无人机低空遥感影像数据的获取与处理被引量:93
《测绘工程》2011年第1期51-54,共4页鲁恒 李永树 何敬 任志明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持计划项目(2006BAJ05A13)
介绍无人机低空遥感系统的构成和技术指标,论述影像数据的获取、影像匀色与裁边、重叠度计算、拼接全景影像图、生成正射影像等处理分析方法,并针对地震灾区重建数据获取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无人机低空遥感系统完全能满足实际需要,...
关键词:无人机 低空遥感 影像获取与处理 
江苏省土地综合承载力时空差异分析被引量:29
《水土保持研究》2011年第1期12-16,23,共6页李兰图 陈文宽 孙丽娜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J05A13)
结合江苏省发展实际,在重新审视土地承载力的基础上,从水土资源、生态环境、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等方面出发构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江苏省1994-2008年以及13个城市2008年的土地综合承载力状况进行综...
关键词:土地 综合承载力 时空差异 因子分析 江苏省 
成都平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讨——基于彭州市葛仙山镇熙玉村实证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28期15970-15971,15975,共3页李张巍 郑循刚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成都平原城乡用地协同调控系统开发与示范(2006BAJ05A13)
在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形势下,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和转移问题已经成为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通过对四川省彭州市葛仙山镇熙玉村的实地调查,运用劳均耕地法和产值吸纳法对熙玉村富余劳动力和非农产业吸纳能力进行测算,归纳出...
关键词:农村富余劳动力 测算 转移 建议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基于熙玉村的实证调研被引量:3
《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23期12840-12841,共2页孙丽娜 郑循刚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J05A13)
分析了熙玉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找出了影响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即通过挖掘村内就业潜力、鼓励农民创业和加强农村教育培训等方法解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关键词:富余劳动力 转移 熙玉 
成都平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安置分析决策系统构建探讨
《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29期16636-16638,共3页张子妍 郑循刚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J05A13)
随着成都平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富余劳动力转移安置问题日益明显。针对逐步多元化和复杂化的政策,迫切要求成都平原建立一个有效的分析决策系统,帮助政府部门正确评价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安置政策,实行后果及副作用进行预期估计,...
关键词:成都平原 富余劳动力 分析决策系统 
成都市环境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分析被引量:4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0年第2期18-23,31,共7页高雪松 邓良基 张世熔 张艳 赵诚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D89B1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J05A13)
利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对2000~2007年成都市环境经济系统中物质输入与输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不考虑水的情况下,成都市物质输入与输出总量呈相似的增长趋势,但物质库存量有净增长;固体物质输入量的递增速率大于气体物质输入量的递...
关键词:物质流分析 物质输入与输出 强度和效率 成都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