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710004)

作品数:10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付龙胡志平熊涛祝黄河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工程学院华东政法大学中山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社会科学》《理论与改革》《甘肃社会科学》《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公共意识农村公共服务公共交往行动文化观照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历史与现实:公共领域发展的中国考量被引量:2
《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237-240,共4页陈付龙 祝黄河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社会公共生活建设研究"(项目号:12CKS018)的阶段性成果;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当代中国公共意识及其生长道路研究"(项目号:10YJC710004)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公共领域历经了混沌萌芽、昙花一现、挤压殆尽和喜忧交织的发展历程;呈现明晰化与再封建化并存、生活化与世俗化并存、私密化与公共化并存的现实表征。立足我国现实国情,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驱动国家与社会的亲和性分离;完善...
关键词:公共领域 私人领域 中国考量 
论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变奏
《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202-206,共5页熊涛 陈付龙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当代中国公共意识及其生长道路研究"(项目编号:10YJC710004);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项目"当代中国公共生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1ZX14);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江西高校大学生公共意识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09ZD044)的阶段性成果
受西方后现代思潮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出现了反现代性思潮。在全球化时代,摆脱情绪化、表面化和简单化的问题分析,审视中国境遇下的现代性问题,仍然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审视中国现代性的建构,它并不是业已完成的事业,也不...
关键词:现代性 现代化 启蒙理性 改革开放 
当代中国公共意识生长的文化观照被引量:3
《理论与改革》2012年第3期107-110,共4页陈付龙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当代中国公共意识及其生长道路研究"(课题号:10YJC710004主持人:陈付龙)的阶段性成果
公共意识的健康生长离不开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形塑,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价值诉求。观照当代中国公共意识生长的文化时空,"诸神争吵"的现实际遇是其生长的文化困境,"诸神调和"的共识达成是其生长的文化动力,"交往行动"的实...
关键词:公共意识 价值多元化 价值共识 交往行动 
不同存在下人的科学价值观取向的演绎被引量:1
《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209-212,共4页熊涛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当代中国公共意识及其生长道路研究"(课题号:10YJC710004主持人:陈付龙)的阶段性成果
全球化生存方式的凸显,使共生性存在成为人的一种重要生存样态,确立一个道器并重的科学价值观是越来越成为促进人的共生性存在的思想共识。审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中国社会的科学价值观呈现出从依赖性存在下的"重道轻器"、独立...
关键词:科学价值观 依赖性存在 独立性存在 共生性存在 
我国公共意识生长的政治图谱分析被引量:1
《宜春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1-6,86,共7页陈付龙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当代中国公共意识及其生长道路研究"(课题号:10YJC710004)的阶段性成果;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2011年)规划一般项目"当代中国公共生活建设研究"(课题号:11ZX14)的阶段性成果;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重点课题<江西高校大学生公共意识的实证研究>(课题号:09ZD044)的阶段性成果
政治发展是影响公共意识生长的一个关键变量,从政治发展视域解读,我国公共意识生长呈现出封建君主专制时期的附魅遮蔽,晚清民国时期的昙花一现,中共革命化执政时期的混沌萌生和中共建设性执政时期的理性确证的一幅清晰政治图谱。
关键词:公共意识 附魅遮蔽 昙花一现 混沌萌生 理性确证 
中国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的政治经济逻辑被引量:2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521-527,共7页胡志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YJC710004)
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不仅仅存在财政逻辑,更重要的是存在政治经济逻辑,通过研究中国农村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供给,发现其存在一个"三位一体"的政治经济逻辑:即宏观上的绩效合法型与城市偏向,中观上的政府职能的"重经济轻服务"偏向和微...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 均等化供给 政治经济逻辑 
我国主流道德价值观嬗变的文化考量
《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197-200,共4页熊涛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当代中国公共意识及其生长道路研究"(课题号:10YJC710004)的阶段性成果
道德价值观多元化是当前生活世界中的一个活生生事实,以主流价值观统合多元道德价值观是一个现代性难题。为了正确把握我国主流道德价值观的"应然"走向,回眸和梳理伦理型文化、计划型文化、市场型文化和和谐型文化样态中的主流道德价值...
关键词:道德价值观 伦理型文化 计划型文化 市场型文化 和谐型文化 
农村公共服务非均衡供给的微观基础:利益博弈被引量:2
《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7期29-33,共5页胡志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当代中国公共意识及其生长道路研究"。项目编号:10YJC710004
农村公共服务非均衡不仅是城乡之间的非均衡,而且还存在与农民需求相偏离的总量与结构的非均衡。研究发现以上三种非均衡供给产生的根源不仅仅是财力不均等,更重要的是背后存在一种微观政治经济逻辑:利益博弈。城乡利益群体间、央地政...
关键词:利益博弈 农村公共服务 非均衡供给 
当代中国公共意识的生成机制探微被引量:12
《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175-178,共4页陈付龙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当代中国公共意识及其生长道路研究"(课题号:10YJC710004)的阶段性成果
公共意识的现代生成需要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综合创新推进。观照当代中国现实,不仅公共意识的现代阙如是个不争的事实,而且国家与社会的分离是其现代生成的客观前提、宪政体制的健全是其现代生成的制度基础、公民文化的塑造是其现代生成...
关键词:公共意识 客观前提 制度基础 重要途径 
中国农村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供给的宏微观政治学阐释被引量:5
《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2期20-24,共5页胡志平 
教育部社科研究项目"当代中国公共意识及其生长道路研究"(10YJC710004)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仅仅存在经济逻辑,同时也存在政治逻辑,因此需要运用政治学的分析视角,特别是宏微观政治学的分析视角。本文基于宏观的政治合法性与微观政治主体的利益表达机制两大视角,探讨了中国农村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供给向均...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 均等化供给 宏观政治学 微观政治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