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ZW032)

作品数:9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洪军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原文化研究》《文学遗产》更多>>
相关主题:谶纬新史料族源迁徙地望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星土分野说的理论建构与礼乐文化的融合被引量:1
《中原文化研究》2021年第2期32-43,共12页王洪军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谶纬与汉代诗学研究”(11BZW032)阶段性成果。
星土分野是先民天文观测和偶然历史事件结合的产物,既是周代礼乐文化的有机构成,也是传统史官文化独立发展而备显神秘的一部分。在天命观以及天人感应思想的驱动下,天上星辰等变化牵系着先民敏感的政治神经,识别和判断天象的变化即上天...
关键词:星土分野 理论建构 礼乐文化 
臆度与漫说:七纬释词的诠释学立场及态度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70-76,共7页王洪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谶纬与汉代诗学研究”(编号:11BZW032)
西汉经学有自我润色的传统,无限阐释导致章句之学的繁琐而又冗长,动辄数万言甚至十几万言,博士弟子疲老而不能究其一艺。谶纬兴起之后,烦难的经学章句受到很大的冲击。谶纬说经极具简单化,又有很大的随意性,在某种程度上符合了东汉兴起...
关键词:臆度 漫说 简单化 随意性 
阴阳与元气:汉代谶纬诗学阐释的理论核心被引量:3
《求是学刊》2018年第2期129-135,共7页王洪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谶纬与汉代诗学研究"(11BZW032)
西汉元、成帝时期,历史进入了经学的"极盛时代",然而天不佑汉家,地壳活动频繁,天相变化剧烈,传统儒家经学对于自然剧烈变化的原因解释乏力,无法帮助已经陷于天人关系困境中的汉代政治走出迷局;汉代儒生博士吸纳并整合了诸家理论,天文星...
关键词:阴阳 元气 象告 谶纬诗学 
“河出昆仑”:三千年的观念误读被引量:5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46-58,共13页王洪军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谶纬与汉代诗学研究"(11BZW032)
"河出昆仑"是我国古代先民认知自然所形成的理念,沉淀并凝聚着巫觋传说、天地神话等古老的文化基因,其后杂糅象数易学及卦气理论,尤其受到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最终成为多种思想与观念的集合体。研究者如果不进行整体观照,仅就其中任何...
关键词:黄河 昆仑 神话 巫觋 阴阳五行 
“天地之心”与谶纬《诗》学理论的会通被引量:4
《文学遗产》2015年第6期26-35,共10页王洪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谶纬与汉代诗学研究>(项目编号11BZW032)的阶段性成果
"天地之心"始见于《复》卦,是《周易》探究天人之道的一个哲学概念。汉代以董仲舒为首,包括谶纬学者在内的"推阴阳言灾异者",将《易》道的阴阳观念与商周以来的天命思想糅合在经学阐释中,形成了"天人一也"的经学理论,从而使原本模糊的...
关键词:“天地之心” 谶纬 《诗纬》 会通 
“西狩获麟”的三重叙事及其思想建构被引量:3
《社会科学辑刊》2015年第2期198-204,共7页王洪军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BZW032)
《春秋》绝笔于"西狩获麟",探寻其中蕴含的微言大义便成为儒家士人的经学使命,从而依托孔子及"获麟"之传注建构了区别于传统儒学的价值体系,形成了服务于现实政治的新的儒学核心理论,这是秦汉儒家士人最重要的儒学贡献。"咏于《诗》,书...
关键词:西狩获麟 叙事 思想 建构 
玄鸟生商经典化意义及文学场景构成被引量:2
《北方论丛》2014年第1期25-32,共8页王洪军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谶纬与汉代诗学研究"(编号:11BZW032)阶段性成果;20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谶纬与汉代文艺思想研究"(编号:10YJA751074)阶段性研究成果
玄鸟生商是"仲春二月,玄鸟来归,奔者不禁"上古民间生殖崇拜习俗的礼仪化,即先民原始、朴质的阴阳和合的非理性行为,经由宗法制度的规约,演变为儒家士人所津津乐道的经学范式──高禖祭祀。高禖祭祀是一种象征形式,具有宣导和示范的功能...
关键词:玄鸟生商 经典化 文学场景 
新史料发现与“秦族东来说”的坐实被引量:16
《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163-185,208,共23页王洪军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谶纬与汉代诗学研究"(项目号11BZW0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秦之先祖是被周人迁徙至甘陕一带的商盖(商奄)。商奄原系殷商故都,后成为商的"支子封国",商奄之民属殷商族裔。商奄自称少皞氏之裔,嬴姓。秦人祭祀少皞氏,便是祭祀自己的始祖神。基于这种亲缘关系,商的重臣(即秦人先祖)蜚廉联合少皞氏...
关键词:赢秦 地望 族源 迁徙 
端午习俗起源于古代禊礼
《文史知识》2012年第6期85-91,共7页王洪军 
作者承担的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谶纬与汉代诗学研究》(编号:11BZW0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端午节即农历五月初五,又叫五月节,是一个流传较广的民俗性节日。相传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江殒身,端午节便被染上了爱国主义的色彩,有了纪念的意味。实际上,端午节的起源比我们能够想象的时间要早得多,不仅可以追溯到三代时的...
关键词:端午节 起源 习俗 古代 爱国诗人 爱国主义 民俗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