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2009B041)

作品数:12被引量:6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胡铁生周光辉韩松朱赫今王萍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习与探索》《学术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社会科学辑刊》更多>>
相关主题:后现代文学诺贝尔文学奖政治意蕴美国戏剧华顿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个体伦理与集体伦理之辩——华顿小说《纯真年代》中房子意象的伦理内涵被引量:4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155-158,共4页朱赫今 胡铁生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项目(CSC97822032);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9B041)
在华顿小说《纯真年代》中,房子是其重要意象,其外观及内部装饰体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的伦理道德风尚。《纯真年代》的故事发生在美国由维多利亚时代向现代社会过渡时期,现代性的重要特征就是个人价值的凸显,这与老纽约上流社...
关键词:房子意象 个体伦理 集体伦理 道德心理 人生价值 
伊迪丝·华顿伦理道德观的“相对论”——小说《元旦》的伦理道德思想研究
《学术交流》2012年第9期188-192,共5页朱赫今 胡铁生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项目(CSC97822032);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9B041)
伦理道德是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之一。伊迪丝.华顿在《元旦》这部小说中以美国社会转型时期为背景,揭示了伦理道德情境的特殊性以及伦理道德规范的时空性,表达了华顿伦理道德相对性的观点。虽然华顿的伦理道德相对论观点对当时纽约...
关键词:《元旦》 伦理道德相对性 伦理道德情境 代际伦理 相对主义 
美国戏剧文学发生学的内外因素被引量:3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209-214,共6页胡铁生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项目(CSC97822032);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9B041)
作为文学的一种类型,美国戏剧文学的形成与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是一脉相承的。欧洲戏剧传统是美国戏剧形成的外在因素,这一因素与美利坚民族和英吉利民族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然而,美国戏剧文学的本土化因素却是在美国戏剧文学产生过程中...
关键词:美国戏剧 民族戏剧文学的形成 人学思想 欧洲传统 本土化因素 
论全球化语境下美国戏剧文学的发展被引量:2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106-110,共5页胡铁生 韩松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项目(CSC97822032);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9B041)
美国戏剧文学是在欧洲戏剧文学传统的影响下,在以政治剧为起点、以本民族的"人学"为己任、把"小人物"搬上舞台、对社会及人类自身进行批判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然而,美国戏剧文学的发展之路也曾遭遇了大众消费价值与文艺思想价值之间的...
关键词:美国戏剧文学 全球化因素 本土化因素 借鉴与发展 局限性 
后现代文学非人类他者形象的塑造及其意义--《纳尼亚传奇》与《哈利·波特》对比研究被引量:5
《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4期224-228,共5页胡铁生 韩松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项目(CSC97822032);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9B041)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纳尼亚传奇》和《哈利.波特》以其非人类他者形象塑造的手法,在同为反文学传统的艺术创作中,在相同的基督教文化背景下表现出文艺美学追求和理想倾向的差异性。在价值观、道德观、伦理观等人文诉求方面,二战后出版...
关键词:《纳尼亚传奇》 《哈利·波特》 非人类他者形象 文学后现代性 
论文学与政治的意蕴交映--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奖感思被引量:10
《社会科学》2011年第8期164-172,共9页胡铁生 周光辉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CSC97822032);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9B041)的阶段性成果
略萨因对专制政权的痛恨和民众反抗精神的精致描写而获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这一事实印证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文学是对人类自身的研究,是对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人际关系和人的生存困境的思考,这就是文学与政治的不解之缘。在政治哲学层面上...
关键词:诺贝尔文学奖 略萨研究 文学的理想 政治意蕴 
当代中美戏剧文学现状及其走向对比研究
《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4期218-222,共5页胡铁生 夏文静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项目(CSC97822032);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9B041)
中美戏剧文学形成于不同文化传统的社会历史背景,经过漫长的发展流变而殊途同归。从两个民族戏剧文学形成的渊源入手,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以两者现实主义和多元性的共同特点为核心来比较和分析中美当代戏剧文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
关键词:当代中美戏剧文学 发生学 对比研究 
论美国诺贝尔文学奖的政治意蕴被引量:5
《学术研究》2011年第1期127-135,160,共9页胡铁生 周光辉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项目“美国文学研究”(CSC97822032);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戏剧文学的全球化发展及其对中国戏剧发展的借鉴研究”(2009B041);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美国文学的全球化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08]第461号)的研究成果
除政论性文学以外,文学的政治性主要体现在伦理原则的"元政治"范畴,而非对权力政治的追求。20世纪美国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其文学创作中均体现了这一理想。这些获奖者或者自身具有国际化背景,或者借鉴国外的先进思想,以美国经验为基...
关键词:美国文学 诺贝尔文学奖 政治理想 借鉴与输出 洋为中用 
欧洲政治哲学对美国早期政论文学的影响——再论美国文学形成过程中的全球化因素被引量:4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113-120,144,共9页胡铁生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项目"美国文学研究"(CSC97822032);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戏剧文学的全球化发展及其对中国戏剧发展的借鉴研究"(2009B041);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美国文学的全球化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08]第461号)
欧洲政治哲学催生了北美的政论性文学,使其在美国兴国之初发挥了北美殖民地人民政治认同的作用。北美国际化背景下形成的政论性文学与欧洲政治哲学具有继承、扬弃和发展的关系,是北美思想家将欧洲政治哲学思想与北美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
关键词:美国早期文学 政论性文学 欧洲政治哲学 北美革命 全球化因素 
空灵意境的营造与动态结构的平衡——中西诗学话语中的空白观对比研究被引量:4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113-117,共5页王萍 王冬梅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9B041);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08]第461号)
"空白"是中西诗学理论的共享术语。两种空白观都关注言意关系,研究读者审美视界中空白的辅助性功能,体现出作家认识世界和表现世界的维度。文化语境的不同决定了中西空白内涵的不同。中国的空白观深受道教与禅宗文化的影响,以营造艺术...
关键词:空白 空灵意境 动态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