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伦理

作品数:61被引量:17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袁智忠伍茂国桑盛荣赵静波王建锋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黑龙江大学华侨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胡判官的秘密:《牡丹亭》绎读——以《冥判》为中心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401-409,共9页李光柱 
抚州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牡丹亭》与《图兰朵》比较研究”(22SK02)。
汤显祖在《牡丹亭》中构建了一个以杜丽娘的个体伦理处境为核心的戏剧结构。杜丽娘的游园惊梦及“慕色而亡”,乃是其伦理身份危机的直接结果。作为个体伦理喜剧式的拥护者和儒家哲人形象的一个变体,陈最良洞悉了这一点,并促成了杜丽娘...
关键词:《牡丹亭》 个体伦理 陈最良 胡判官 人间大梦 
中国式科幻电影的伦理立场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115-122,共8页宿傲男 袁智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主流电影的道德伦理思想研究”(20BC033);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创新团队项目“中国电影伦理思想研究”(SWU2009111)。
自2019年电影《流浪地球》上映以来,中国开启了科幻电影蓬勃发展的元年。不同于西方科幻电影,中国式科幻电影不仅将中国式审美情感与伦理立场纳入科技幻想当中,而且凝聚着中国的民族想象与文化记忆。在科技景观的背后进行着深刻的伦理思...
关键词:科幻电影 伦理立场 个体伦理 家国伦理 共同体伦理 
发展危机抑或生存挑战:现代市场经济视域下竞技体育商业化的伦理问题及其规制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8期50-56,共7页张丽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项目(BLA210213)。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竞技体育伦理要求与商业化经济行为之间的矛盾冲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也是以获取经济利益方式来驱动竞技体育发展所必然需要直面的问题。个体实践中的价值理性失落问题、群体实践中的合理利益追求问题...
关键词:竞技体育商业化 经济伦理 制度伦理 组织伦理 个体伦理 伦理效用 
“邵氏”黄梅调电影的叙事伦理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127-133,共7页蔡河明 
淮南师范学院人文社科校级重点项目“邵氏黄梅调电影的文化想象和类型话语”(2022XJZD016)。
“邵氏”黄梅调电影是上世纪50年代香港地区影坛重要的电影现象,因为其借鉴内地的地方戏黄梅调而显得独特。黄梅调电影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伦理语境,本文主要从伦理批评的角度对其进行论析。研究发现,整个电影文本呈现出官方道德的集...
关键词:黄梅调电影 叙事伦理 集体伦理 个体伦理 
文学中的个体与公共领域叙事伦理建构
《汉字文化》2022年第14期83-85,共3页李元乔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现代西方动物小说叙事伦理与认知研究”(编号:2017BS59);重庆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程思政与叙事探究教学法融合模式下的文学理论类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编号:202114sz)的阶段性成果
叙事伦理理论主要探讨文本中的伦理意涵和文学中的伦理价值。布斯通过对作者伦理和读者伦理进行分析,探讨了人们在文学中进行个体伦理建构的过程。在文学阅读中,对作者的叙述方式进行解读,可以发现作者的真实伦理态度,从而引导读者的伦...
关键词:叙事伦理 个体伦理 公共伦理 文学阅读 
个体伦理与历史书写:司马迁的“金縢”
《武陵学刊》2022年第2期8-19,共12页李光柱 
司马迁是周公—孔子传统的继承者。如何理解司马迁讲述周公故事的方式,对于理解其历史写作和文化思想是至关重要的。以今传本《金縢》故事内容为基本参照,对观清华简《金縢》(简本《金縢》)与《鲁周公世家》本《金縢》(《鲁》本《金縢》...
关键词:《金縢》 清华简 《鲁周公世家》 司马迁 
人工技术实体伦理话语权的结构视角被引量:1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1年第5期29-35,共7页刘永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百年元伦理学史研究”(19ZDA036)
在技术及其产物广泛深入地融入人类生活的当下,伦理道德问题日益呈现出系统性、结构化和分布式的态势,传统的伦理话语体系不断地受到冲击和挑战,妥善地解决人工技术实体的伦理地位问题已成为一种必然之需。实现伦理思维范式从单点式的...
关键词:道德主体 个体伦理 结构伦理 分布式道德 
从“工农兵”到“人民”:当代文学的主体性建构考辨
《海峡人文学刊》2021年第1期51-60,156-157,共12页李元乔 
2015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与实践研究”(15JZD039)
建构人的主体性是当代中国文学的核心功能之一。20世纪40~70年代,对于主体的界定是"工农兵主体",要求在文学中表现主体的阶级性、群体性。20世纪80年代以后,主体被界定为"人民",对于"人民"的内涵则不再限定,主体趋于宽泛,文学中逐渐出...
关键词:当代中国文学 主体性建构 工农兵 公共伦理 个体伦理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哲学及其伦理批判被引量:1
《山东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29-36,共8页温权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3072020CFJ1307)的阶段性成果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最大理论亮点,是它以个体伦理为视角,通过剖析20世纪以来西欧资本主义制度和苏东社会主义实践分别遭遇的人道主义危机,在青年马克思的异化学说和类哲学思想基础上,建构出反思人类实践与社会历史规律间辩证关系的社会...
关键词: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官僚集权主义 法西斯主义 社会哲学 个体伦理 
历史·伦理·人性——论《小姨多鹤》的叙事伦理被引量:1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27-31,共5页孟勐 
近年来严歌苓在她的小说叙事中选择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构建其民间伦理,而对政治意识表现出刻意的疏离。她通过个人的生存史书写解构了革命式的叙事伦理,在历史长河中突出了"个人史"存在的合理性。《小姨多鹤》是严歌苓书写的一部跨越几十...
关键词:《小姨多鹤》 家国伦理 个体伦理 人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