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1JJD780008)

作品数:23被引量:6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朱泓张全超张群周亚威赵永生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边疆考古研究》《考古》《人类学学报》《东方考古》更多>>
相关主题:遗址墓地人骨考古研究人骨研究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内蒙古哈民忙哈遗址史前居民牙齿微磨耗形态观察与研究被引量:5
《边疆考古研究》2017年第2期357-366,共10页张全超 李墨岑 张群 孙志超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191);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基础性研究课题(1411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780008);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现代考古学特殊学科点项目(J1210007);吉林大学科学前沿课题“吉林省西部汉以前先民饮食结构的稳定同位素分析——以白城地区为例”(2012QY090)的资助
一、引言牙齿微磨耗痕迹(dental microwear),是指口腔在咬合过程中,由于食物等颗粒破坏牙齿表面,在牙釉质上形成的不同大小、不同方向以及不同形态的磨耗痕迹的总称。由于这类痕迹过于细微,需要借助放大设备进行观察,因此被称为微磨耗...
关键词:哈民忙哈遗址 牙齿颊面 塔斯马尼亚人 磨耗形态 内蒙古 
磨沟墓地古代居民头骨的形态学分析被引量:3
《人类学学报》2016年第2期181-197,共17页赵永生 曾雯 王辉 毛瑞林 朱泓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4CKG00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182);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5CKG013)资助;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2014M55188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2015T80702);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201403014);山东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14GN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300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780008);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特殊学科点项目(J0930002)
本文对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磨沟墓地保存情况良好的295例成年个体进行了头骨形态学的分析,其中283例(男性164例,女性119例)个体来自齐家文化时期的墓葬,距今大约4000-3500年,12例个体(男性7例,女性5例)出自寺洼文化时期的墓...
关键词:磨沟墓地 齐家组 寺洼组 头骨 体质人类学 
内蒙古凉城县忻州窑子墓地东周时期的人骨被引量:7
《人类学学报》2016年第2期198-211,共14页张全超 韩涛 张群 孙金松 党郁 曹建恩 朱泓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4ZDB05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5JJD78000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780008);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基础性研究课题(141111);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J1210007);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2012QY090)
忻州窑子墓地是近年来内蒙古中南部地区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该墓地出土人骨标本是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东周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古代人类标本,在探讨该时期中原王朝北扩疆土与北方民族南下冲突融合的历史过程问题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
关键词:内蒙古凉城 忻州窑子 颅骨 古蒙古高原类型 古中原类型 
内蒙古凉城县水泉墓地战国时期人骨研究被引量:1
《边疆考古研究》2016年第1期263-271,共9页张全超 张群 孙金松 党郁 曹建恩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民族历史形成过程的生物考古学考察”(11&ZD18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赤峰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的发掘与多学科综合研究”(14ZDB05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青铜——早期铁器时代蒙古高原古代居民体质人类学的综合研究”(11JJD78000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龙山时代晋陕高原的文化交流与互动”(13JJD780004);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基础性研究课题(141111);指南针计划专项项目“中国古代人类骨骼遗存资源数据库建设及共享”项目;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12QY090)
<正>水泉墓地位于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永兴镇水泉村北约1.5千米的山坡之上,面积约1万平方米。墓地北依蛮汗山支脉,东临一南北向的大型冲沟,南侧下方地势开阔,可远眺永兴湖,西侧约500米处为一南北向的季节性河流。2008年5~8月内蒙古自治区...
蒙古国胡拉哈山谷和浑地壕莱山谷蒙元时期古人分子考古研究
《边疆考古研究》2016年第1期291-296,共6页蔡大伟 朱司祺 赵欣 孙玮璐 张全超 陈永志 朱泓 周慧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民族历史形成过程的生物考古学考察”(11&ZD182);蒙古族源问题的体质人类学与分子考古学研究(国家社科重大委托子课);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青铜——早期铁器时代蒙古高原古代居民体质人类学的综合研究”(11JJD780008);吉林大学青年学术领袖项目(2015FRLX01);第48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一、引言蒙元时期,蒙古人西征和南下建立起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空前的民族大迁徙和大融合。中国和西亚文化交流达到了顶峰,大批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亚各族人迁到东方,导致这一时期蒙古高原的人群组成非常复杂...
中国新石器时代北方地区居民人种类型的分布与演变被引量:2
《边疆考古研究》2015年第2期331-349,共19页朱泓 赵东月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民族历史形成过程的生物考古学考察,课题号:11&ZD18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赤峰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的发掘与多学科综合研究,课题号:14ZDB05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青铜一早期铁器时代蒙古高原古代居民体质人类学的综合研究,课题号:11JJD78000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龙山时代晋陕高原的文化交流与互动,课题号:13JJD780004);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基础性研究课题(课题号:141111);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课题号:2012QY090)
人种也称"种族",是指那些具有区别于其他人群的某些共同遗传体质特征的人群[1]。古人种学则以发掘出土的古代人骨材料为研究对象,探索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古人类群体之间的体质联系,追寻古代各民族与现代各民族之间的种系渊源关系。我国的...
关键词:中国新石器时代 颅型 人骨 古人类化石 大汶口文化 人种特征 鼻型 地理分布 柳江人 柳湾墓地 
汉书二期文化居民的种族类型及相关问题——基于后套木嘎遗址人骨新材料的探索
《边疆考古研究》2015年第1期373-384,共12页肖晓鸣 朱泓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ZD182);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基础性研究课题(1411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780008);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J1210007);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2012QY090)的资助
汉书二期文化得名于1974年发掘的吉林大安汉书遗址,以该遗址的第二期遗存为代表[1]。汉书二期文化遗存的遗址材料多分布在嫩江下游[2],而归属于这一文化的墓葬材料,其分布范围则较广,包括嫩江中下游及呼伦贝尔草原地区。汉书二期文化的...
关键词:文化性质 后套 主成分分析 人骨 呼伦贝尔草原 考古工作 井沟子 水泉组 庙后山 夏家店上层文化 
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的肢骨研究被引量:6
《人类学学报》2015年第2期216-224,共9页张旭 李婧 朱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ZD18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780008);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J1210007)
本文对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大堡山墓地2011年发掘出土的古代人类肢骨进行了测量与研究,并依据相关的身高计算公式对其身高进行了推算;在与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其他古代对比组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大堡山地区两性居民的肱骨粗壮程度发...
关键词:大堡山墓地 肢骨 身高 两性差异性. 
吉林省白城市双塔遗址东周时期人骨研究被引量:3
《人类学学报》2015年第1期75-86,共12页张全超 王伟 李墨岑 张群 王立新 段天璟 朱泓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ZD182);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基础性研究课题(1411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780008);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J1210007);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2012qy090)
双塔遗址是近年来松嫩平原先秦时期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该遗址为建立白城西部乃至科尔沁沙地东部地区汉以前考古学文化的编年序列,廓清相关诸考古学文化的谱系关系,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判断同类遗存年代提供了重要标尺,特别是东周时期人...
关键词:吉林白城 双塔遗址 东周 颅骨 北亚蒙古人种 
从磨沟组看甘青地区古代居民体质特征的演变被引量:1
《东方考古》2014年第1期284-301,共18页赵永生 毛瑞林 朱泓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编号:14CKG00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编号:11&ZD18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303004);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编号:201403014);山东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编号:2014GN01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2014M55188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编号:11JJD780008);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特殊学科点项目(编号:J0930002)资助
甘青地区包括甘肃、青海和宁夏三个省区,北与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接壤,东邻陕西省,南接四川省,西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与西藏自治区为邻。该地区是内地通往西北边陲,乃至中亚、西亚的必经之地,而且处于大西北的中间地带,地理位置比较...
关键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四坝 地带 铜石 西连 文化 地区 青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