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BZW009)

作品数:9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胡山林赵宁李蕾范晓利李晨阳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都学坛》《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殷都学刊》《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终极关怀精神终极关怀《白夜》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待戈多》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从《等待戈多》看贝克特的终极追求被引量:3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69-71,共3页李蕾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终极关怀:文学深层精神价值研究>(06BZW009)
在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剧本中,戈多与上帝、基督、《圣经》或明或暗的联系,指引着读者的联想方向——戈多就是上帝,这是最常见也是最深刻的解读。《等待戈多》中对上帝的等待,体现出贝克特在"上帝死了"之后对人类存在意义的终极追问,...
关键词:戈多 上帝 贝克特 存在 
从《白夜》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终极追求被引量:4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104-106,112,共4页赵宁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终极关怀:文学深层精神价值研究>(编号:06BZW009)的成果之一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白夜》中,全方位、由浅入深地展示出了对爱的终极追求过程,即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角度,表现了男女主人公从陌路人到出于道德感的友爱和给予他人的关爱,进而发展到纯洁、热烈的爱情;从个人主体性的角度,既表现出异性之...
关键词:《白夜》   精神 终极 
心何以安——论屈原的精神支柱被引量:1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6期66-70,共5页胡山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终极关怀:文学深层精神价值研究";项目编号:06BZW009
屈原是中国文学、文化史上第一座巍巍丰碑,屈原之所以为屈原,就在于其作品中奇特、强悍的精神力量。支撑屈原精神世界的支柱主要有:美政———执著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内美———高洁纯粹的美好情操;神灵———超验世界的精神主宰。其...
关键词:屈原 精神支柱 美政 内美 神灵 精神信仰 
终极与社会两种视角的互补——苏轼的精神奥秘
《殷都学刊》2009年第3期74-78,93,共6页胡山林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终极关怀:文学深层精神价值研究>(06BZW009)阶段成果之一
苏轼是中国文化巨人,他对人生问题的处理方式和人格魅力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性格最典型的模式,给后世留下巨大影响,探索其精神构成的秘密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在思想方法上,苏轼善于从终极(宇宙)和社会两种视角观察思考问题,自由地飞翔于...
关键词:苏轼 精神奥秘 终极视角 社会视角 心灵家园 
家园何在——论文学中的理想世界及其价值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104-109,共6页胡山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终极关怀:文学深层精神价值研究"(06BZW009)阶段性成果
理想世界即人们对最美好的生活的设想,是文学和宗教的一个永恒主题。各个时代各个民族关于理想世界的设想不同,在古代西方是天堂和乐园,在中国是仙境和乐土。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摧毁了西方和中国人的理想世界,上帝死了,纵欲无度生活的结...
关键词:理想世界 精神家园 天堂 乐园 仙境 乐土 神圣 
儒道并行而不相悖——论陶渊明的精神世界被引量:2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28-32,共5页范晓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BZW009)
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中国古代文人之中,就求得心灵的平静来说,他的境界是最高的。陶渊明的精神世界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他一生得力处和用力处都在儒学,有"大济于苍生"的理想,但生逢乱世无奈何归隐田园、皈依自然。(...
关键词:陶渊明:立足儒学 玄学“别出” 和谐心境 
“黛玉葬花”中透露出的终极关怀精神被引量:1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S1期140-141,共2页屈峰 李晨阳 
200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BZW009)。
艺术作为表达人类情感的特殊方式,承载着艺术家对人类,对人生的终极关怀精神。终极关怀是对人的灵魂而言的,是对人类生存根本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如人生的意义,人的命运,人的幸福,灵魂的归宿等。这些问题始终萦绕在人类心头,既让人困惑,...
关键词:黛玉葬花 人类情感 终极关怀 灵魂 
老庄乐论的终极关怀精神
《中国音乐学》2008年第1期88-90,共3页胡山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终极关怀:文学深层精神价值研究”(06BZW009)阶段成果之一;河南大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终极关怀:文学深层精神价值研究”(05ZDRW010)阶段成果之一
老子、庄子从宇宙大化视角观察思考音乐问题,认为音乐的本源、音乐的本质以及音乐欣赏,都一以贯之地灌注着"道"的涵义。老庄乐论视野宏阔,境界高远,思想深刻,充满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精神,至今仍然具有美学、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意义。
关键词:老庄乐论  终极关怀 美学 
浮士德的追求:非宗教的宗教境界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2期62-63,共2页胡山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终极关怀:文学深层精神价值研究";项目编号:06BZW009
吸引浮士德永无休止追求的不是任何确定的现实目标,而是一种非宗教的宗教境界,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精神之光。非宗教的宗教境界内涵包括:精神实质——人的向善的最高理性,符合人性的博大理想;追求态度——永远虔诚地、义无反顾地向前走...
关键词:非宗教的宗教境界 向善理性 博大理想 宗教精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