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荒漠化监测项目

作品数:18被引量:21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克斌李瑞蒋德明杨俊杰乔锋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医学部更多>>
相关期刊:《气象》《干旱区地理》《中国农学通报》《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更多>>
相关主题:科尔沁沙地农牧交错区植被覆盖度荒漠化农牧交错带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小波分解的沙尘天气发生日数预测组合模型研究——以2008—2016年策勒沙漠-绿洲过渡带沙尘天气发生时序为例被引量:5
《气象》2019年第5期651-658,共8页庞金凤 刘波 张波 张朋朋 王波 曾凡江 
国家林业局荒漠化监测项目(014B0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0638);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7MC029)共同资助
新疆南疆地区是扬沙浮尘的主要高发区,风沙对当地生产生活影响严重。为揭示当地风沙天气变化特征并预测未来变化趋势,通过小波分解方法,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策勒沙漠-绿洲过渡带2008-2016年沙尘天气发生时序分解为平稳性波动项和非...
关键词:风沙天气 小波分解 组合模型 AR模型 LSSVM模型 
科尔沁沙地最典型地区50年气候变化分析被引量:7
《中国农学通报》2012年第23期287-290,共4页张桂英 王朝敏 卞仁江 曲晓娟 杨向梅 
国家林业局荒漠化监测项目(FS2001-01)
为了研究干旱少雨、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荒漠化严重的科尔沁沙地的沙漠化发展变化特征,为其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其最典型地区奈曼旗1961—201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近50年气温、降水、蒸发及风沙天气的变化。结果表明:近50年间,科尔沁...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 气候变化 气温 降水量 分析 
通辽市固日班花风电场风能储量分析被引量:1
《中国农学通报》2012年第20期278-283,共6页张桂英 王朝敏 张承志 
国家林业局荒漠化监测项目(FS2001-01)
为了开发科尔沁沙地的风能资源,为其治理提供便捷、安全的能源,利用科尔沁沙地最典型地区奈曼旗固日班花风电场测风塔和奈曼气象站的风向、风速资料,对固日班花风电场的风能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固日班花风电场塔高10、60、65、70、...
关键词:风速 风向频率 风电场 风能资源 储量 
沙地人工植被恢复及其对土壤改良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辽宁林业科技》2011年第1期1-4,15,共5页谭希彬 陈卓 唐毅 押田敏雄 
国家林业局荒漠化监测项目(00-08-05)资助
通过对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人工固沙植被恢复过程及对土壤改良作用的研究表明,在流动沙丘进行人工固沙时采用1.0 m×1.0 m草方格,播种小叶锦鸡儿具有较好的固沙效果,经过3~4 a可使沙丘表面得到固定。在围栏封育条件下实施适宜的植被恢...
关键词:流动沙丘 人工固沙群落 植被恢复 土壤改良 科尔沁沙地 
伊金霍洛旗近15年来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2
《干旱区地理》2009年第4期481-487,共7页贾宝全 马玉峰 仇宽彪 
国家林业局荒漠化监测项目
植被状况是评价荒漠化地区荒漠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其中植被盖度是最为重要的植被表征。本文选择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的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利用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基于植被指数,反演了这一地区1989年9月11日、1998年8月19日、1999年8...
关键词:归一化植被指数 植被覆盖度 伊金霍洛旗 
鄂尔多斯高原典型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7
《干旱区研究》2009年第3期354-360,共7页成军锋 贾宝全 赵秀海 陆佩玲 
国家林业局荒漠化监测项目
以鄂尔多斯高原的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以GIS及RS为手段,利用解译的1985,1995,2000年和2004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对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草地是鄂尔多斯高原的唯一基质,草地和未利用土地的稳定性最高,达87%以...
关键词:鄂尔多斯高原 农牧交错区 土地利用 动态变化 
科尔沁沙地灌丛改造的工程措施及效果被引量: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1期131-133,共3页蒋德明 唐毅 李晓兰 押田敏雄 李明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26B0401);国家林业局荒漠化监测项目(00-08-05)
为了发挥沙生灌木防风固沙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更大的作用,采用了围封、平茬和补植等工程措施对沙生灌木进行了改造,其改造结果表明:围封2.5年后,所有灌木植物的地上生物量、平均株高和基径均有明显增加,以小黄柳(salix gordejevii)增长最...
关键词:沙地灌丛 改造效果 地上生物量 
围栏封育对农牧交错区沙化草地植物群落影响--以宁夏盐池为例被引量:17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6期156-160,共5页沈彦 冯起勇 张克斌 杜林峰 
国家林业局荒漠化监测项目(660550);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5BA517A04)
封育措施是一种主要的草场恢复和重建的措施。通过对半干旱沙地老封育、新封育和对照区的比较分析,量化了不同封育措施下植被变化。对三种封育措施群落组成和生物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封育改变了群落的组成成分并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同...
关键词:封育措施 生物多样性 沙地草场 半干旱区 
人工封育区土壤紧实度对植被特征的影响——以宁夏盐池为例被引量:8
《水土保持研究》2007年第6期81-84,共4页沈彦 张克斌 边振 刘小丹 
国家林业局荒漠化监测项目(660550);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5BA517A04)
采用样地调查方法,通过对不同封育类型的植被特征和其对应的土壤理化性质测定,分析了其对植被生长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类型封育区,土壤紧实度是影响植被的生长状况的主要因子之一。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紧实度与植被的...
关键词:盐池 封育 土壤紧实度 植被特征 
乌兰布和沙漠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12
《干旱区研究》2007年第5期610-617,共8页贾宝全 陈利军 杨维西 李梦仙 屠志方 
国家林业局荒漠化监测项目
以乌兰布和沙漠为研究靶区,以GIS和RS技术为手段,利用解译的1986,1995,2000年和2004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对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及其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份其景观基质差异较大,1986年为沙漠和其他未利用土地,199...
关键词:土地利用 变化过程 驱动因素 乌兰布和沙漠 内蒙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