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2JJD770024)

作品数:15被引量:3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立影赵德宇何睦王长汶黎力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爱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求索》《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青海医药杂志》《历史教学(上半月)》更多>>
相关主题:社会进化论政治家传统曲艺暴力国家神道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日本“自中心化”历程背后的隐秘逻辑——读《从“请封”到“自封”》
《南开日本研究》2018年第1期317-327,共11页许益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东亚三国早期西学演化路径研究”(12JJD770024)阶段性成果
日本历史背后究竟蕴藏着何种隐秘基因,为何会令黄遵宪发出'只一衣带水,便隔十重雾'的感慨。韩东育教授的新作《从'请封'到'自封'——日本中世以来'自中心化'之行动过程》针对丸山真男的'原型论'提出了一个基于'夏商古道'的'据实性假说'...
关键词:日本基因 夏商古道 自中心化 战争反思 
民国时期大学本土化转型的动因及策略例析被引量:2
《现代大学教育》2017年第2期74-80,共7页何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东亚三国早期西学演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2JJD77002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近代大学与中国城市现代性的演进--以天津为中心的研究(1895-1952)";项目编号:14YJC770008
自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的大学普遍经历了一个从"舶来品"向本土化转型的过程。这一现象的实质是社会产生高级人才需求的背景下,大学通过调整自身定位,与地方谋求协同发展的过程。以南开大学为例,该校在创办之初仍因袭对西方大学完...
关键词:南开大学 天津 舶来品 轮回教育 本土化 
日本明治大正时期社会思潮与传统曲艺刍议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20期37-41,共5页杨立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东亚三国早期西学演化路径研究(12JJD770024);天津外国语大学科研项目:明治大正时期日本传统曲艺与社会思潮研究(13YB21)
社会思潮最能反映社会变化。日本明治维新后,"文明开化""自由民权""国粹主义""社会主义"等各种新思潮依次登场。在此背景下,传统曲艺不断适应变化中的历史风向,做出了符合时代变化的改革,加之良好的群众基础,在传播新思想方面发挥了重...
关键词:明治大正 传统曲艺 社会思潮 
日本明治时期传统曲艺“讲谈”的社会功能探析
《新闻界》2016年第6期65-72,共8页杨立影 
天津外国语大学科研项目"明治大正时期日本传统曲艺与社会思潮研究"(13YB2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东亚三国早期西学演化路径研究"(12JJD770024)
在日本近代文化史研究领域,传统曲艺部分往往被忽略,其研究价值长期被低估。然而在现代媒体和娱乐产业发生前,曲艺作为普通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生动、真切地反映着时代潮流中人们的兴趣志向与思想动态。讲谈是类似于中国评书的日...
关键词:文明开化 甲午战争 开化讲谈 民权讲谈 军事讲谈 速记本 
加藤弘之的社会进化论与日本的近代化
《学术论坛》2015年第11期87-90,共4页王长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东亚三国早期西学演化路径研究”(12JJD770024);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方及舆论界对山东地区中国共产党力量认识的演变”(14CDSJ08)
作为后发国家,日本的近代化是学习西方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近代化。以社会进化论为代表的西方理论源源不断地传入日本并且发挥了重要影响。加藤弘之作为明治时期日本学界的巨擘,其引进和提倡的社会进化论为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理...
关键词:加藤弘之 社会进化论 近代化 悖论 
加藤弘之与梁启超社会进化论的比较及启示被引量:2
《日本问题研究》2015年第6期50-56,共7页王长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2JJD770024);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4CDSJ08)
社会进化论运用简单的原理通俗地解释人类社会的进化,在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前期曾经盛行一时。但是,原理的单纯也包含着被发挥甚至曲解的潜在可能性,社会进化论的接受和传播容易受到国际环境、国内政治状况以及传统思想等的左右而呈现...
关键词:社会进化论 梁启超 加藤弘之 传承 创新 
荻生徂徕的忧患意识和社会治理思想被引量:1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28-32,共5页杨立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2JJD770024)
荻生徂徕(1666-1728)是日本江户中期著名的"古文辞学"派儒学家。彼时因商品经济的萌发,出现了"四民失序"、道德失范等诸多社会问题,面对新的历史转折,荻生徂徕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促使他著书立说,向幕府建言献策,提出了具体的社会治...
关键词:忧患意识 社会治理 三代之治 礼乐刑政 
日本江户时代的出版业——从庶民阅读史视角的考察被引量:6
《古代文明》2015年第1期103-111,114,共9页张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东亚三国早期西学演化路径研究"(项目批号:12JJD770024)成果之一
日本江户时代,出版物进入了民众的日常生活。在庶民读者的推动下,新的信息载体"草子"应运而生。同时,大量出版以前的诸文本也因迎合庶民的阅读而改变了形式。当时社会上流通的出版物不仅传达统治者的意识或精英知识分子的主张,也开始服...
关键词:阅读史 出版 江户时代 庶民文化 草子 
儒学思想在日本江户时期的传播与接受——以保科正之的《家训十五条》为例被引量:4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129-135,共7页杨立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东亚三国早期西学演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2JJD770024)
本文通过对日本江户时期武士家训相关史料的分析和解读,探讨了产生于中国母体的儒学(主要是朱子学)在近邻日本的江户时期如何被吸收和接受。具体的考察对象为江户时期著名的好学大名保科正之颁布的用于教育家臣集团的《家训十五条》,通...
关键词:江户时期 大名 家训 儒学的传播与接受 
管窥日本高中历史课的讨论式教学——以“鸦片战争”为例被引量:2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4年第1期67-72,共6页何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东亚三国早期西学演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2JJD770024)成果之一;“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和南开大学亚洲中心资助研究课题”(项目编号:AS1011)的资助
讨论式教学作为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在日本已经有20多年的实践历程。在2011年的日本“历史地理教育全国大会”上,以讨论式教学为中心的论文比例已经占据了50%,显示出日本历史教育界对该教学法的重视和关注程度。
关键词:日本高中历史 讨论式教学 鸦片战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