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7JC820003)

作品数:9被引量:11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小钢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当代法学》《政法论丛》《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更多>>
相关主题:中国环境环境公共利益气候变化环境公益诉讼义务本位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从行政权力本位到公共利益理念——中国环境法律制度的理念更新被引量:13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41-46,共6页王小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07JC8200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重大项目(2009JJD820005)
我国当前环境法律制度以行政权力为本位,缺乏清晰的生态社会愿景和法律理想图景,轻视公众的社会理性和合作本能。环境公共利益是所有社会主体共同创造并仅由自然人成员享受的一种共同善。环境公共利益具有创造主体的共同性、受益主体的...
关键词:环境法律制度 行政权力 环境公共利益 共同善 
渭河流域水污染补偿实施方案的功能剖析被引量:2
《环境保护》2010年第16期45-47,共3页王小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风险社会视域中的环境正义:环境法的角色及其限制"(07JC820003)
渭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依次流经宝鸡、咸阳、西安和渭南四市。两岸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给渭河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了改善渭河流域水环境质量,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09年12月10日向西安、宝鸡、
关键词:渭河流域 流域水污染 功能 补偿 城镇化进程 水环境质量 环境污染 政府办公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适用及其限制——《哥本哈根协议》和中国气候变化法律与政策被引量:16
《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80-89,共10页王小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风险社会视域中的环境正义:环境法的角色及其限制"(项目批准号:07JC820003)的阶段性成果
在减缓承诺、资金机制与衡量、报告和核实等三个方面,《哥本哈根协议》坚持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但在强化"共同责任"的同时弱化了"区别责任"。"共同责任"来源于"不损害国外环境"原则和"人类共同关切事项"概念。"区别责任"来源于...
关键词:气候变化 哥本哈根协议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解读——对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冷静观察被引量:12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7期31-37,共7页王小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批准号:07JC820003)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中最大的立场之争可能是关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政治辩论。"给不平等者以不平等"和"给平等者以平等"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哲学基础。历史责任、矫正正义和"与能力有关的责任"体现了"给不平等者以...
关键词:气候变化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给不平等者以不平等 历史责任 人均标准 
透视环境基本法中的公益诉讼被引量:2
《环境保护》2010年第9期32-34,共3页王小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7JC820003)
由于政府环境执法能力的有限性,公民、检察院和环保民间组织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可以构成政府环境执法的支持力量和有益补充。为了全面应对环境保护领域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立法者应当在环境基本法中建构针对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
关键词:环境公益诉讼 视环境 政府失灵 市场失灵 环境污染 执法能力 环境执法 民间组织 
义务本位论、权利本位论和环境公共利益——以乌托邦现实主义为视角被引量:39
《法商研究》2010年第2期58-65,共8页王小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07JC820003)
当下环境法学的"义务本位论"和"权利本位论"分别体现了政府和公民的"单方面愿景",而这两种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误解了环境公共利益。在乌托邦现实主义视角中,环境公共利益既是一种来源于社会事实的"共同愿景",也是一种立基于哲学反思的...
关键词:义务本位 权利本位 环境公共利益 环境权利 乌托邦现实主义 
托依布纳反身法理论述评被引量:20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0年第2期107-113,共7页王小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风险社会视域中的环境正义:环境法的角色及其限制"(07JC820003)
反身法是回应由不断增长的功能分化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的一种方式,它试图在法律的自我限制的基础上处理法律系统自主性和其他社会子系统自主性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反身法的任务是通过对法律子系统施加内在限制来解决功能与运作之间的...
关键词:法律演化 自创生 法律理性 反身法 形式法 实质法 程序主义 
中国环境公益诉讼条款的立法意图——兼论人民法院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角色和权限被引量:9
《政法论丛》2008年第5期39-43,共5页王小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风险社会视域中的环境正义:环境法的角色及其限制>(07JC820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从对1970年美国公民诉讼立法辩论和当下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立法争论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当前紧迫的任务之一是确立某部环境单行法上环境公益诉讼条款的具体立法意图。环境公益诉讼旨在减少对环境本身的损害,而不是赔偿对受害者的人身损害和...
关键词:公益诉讼 公民诉讼 环境权 立法意图 对环境本身的损害 
中国环境法律演化的可能路向——以西方法律演化理论为概念工具被引量:3
《当代法学》2008年第1期65-70,共6页王小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风险社会视域中的环境正义:环境法的角色及其限制"阶段性成果(07JC820003)
西方转型社会时期形成了昂格尔的法律类型理论、诺内特和塞尔兹尼克的法律演化理论、哈贝马斯的法律范式理论以及托依布纳的反身型法理论。全球结构之中的中国转型社会意味着,重构上述西方法律演化理论进而据此分析和透视中国环境法律...
关键词:环境法律 法律演化 官僚法 反身型法 程序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