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2B3100101)

作品数:7被引量:4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万成松周勇赵丽华彭力荇罗军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相关期刊:《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中国公共卫生》《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热带医学杂志》更多>>
相关主题:大肠杆菌O157:H7分子信标实时PCR志贺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大肠杆菌O157:H7 IntC300 B细胞抗原表位的综合预测被引量:1
《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第1期12-14,27,共4页周勇 吴仲鑫 彭丽娟 万成松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02B3100101)
目的预测肠出血型大肠杆菌O157∶H7 IntiminC端300氨基酸片段(IntC300)的B细胞抗原表位。方法采用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服务器分析IntC300的亲水性、β-转角、柔韧性、表面可及性和抗原指数,判断其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B细胞抗原表位可能在20...
关键词:出血型大肠杆菌O157:H7 Intimin蛋白 抗原表位 
副溶血性弧菌tdh基因的分子信标PCR技术检测被引量:2
《中国公共卫生》2006年第12期1475-1477,共3页万成松 谭翰清 温文川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2B3100101)
目的采用分子信标PCR技术进行副溶血性弧菌tdh基因检测。方法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分子信标探针。对13株副溶血性弧菌和其他细菌分别进行tdh基因实时和终点法荧光检测。结果2株副溶血性弧菌和阳性质粒的终点法检测荧光值分别为114.9,95.2...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VP) 分子信标 tdh基因 实时PCR 
志贺菌毒力岛的结构和功能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06年第4期296-299,共4页赵丽华 万成松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02B3100101)~~
志贺菌毒力岛对了解细菌的致病性具有重要意义。痢疾岛的序列和开放读码框架、多数痢疾岛的一侧或两侧均伴有插入序列元件、转座子或者tRNAs。许多毒力岛都与短DRs侧链相连,志贺菌PAI依赖int基因通过位点特异性重组、切除和整合。不同...
关键词:志贺菌 毒力岛 
分子信标PCR检测志贺菌ipaH基因被引量:14
《热带医学杂志》2006年第5期499-502,共4页赵丽华 周勇 万成松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02B3100101)
目的用分子信标探针PCR快速检测志贺菌属(Shigella)。方法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福氏志贺菌M32063株ipaH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分子信标探针,以4种细菌进行对照,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分析,建立Shigella的实时PCR技术快速检测,应用于食物中毒...
关键词:SHIGELLA 分子信标 实时PCR ipaH 
大肠杆菌O157:H7的毒力岛与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6年第2期58-62,共5页周勇 万成松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2B3100101)
大肠杆菌O157:H7是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的主要血清型,能引起人的出血性肠炎和溶血性尿路综合征。大肠杆菌O157:H7致病机制与其毒力岛编码的毒力因子有关,这些毒力岛包括染色体上的LEE岛、前噬菌体上的slt基因、大质粒上的hly、ka tP、esp...
关键词: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 毒力岛 毒力因子 
分子信标探针技术检测沙门菌invA基因被引量:4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第11期1257-1259,共3页万成松 李俊艾 罗军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2B3100101)~~
目的研究沙门菌的分子信标基因检测方法。方法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分子信标探针,探针的5'端标记6-fluorescine(6-FAM),3'端标记4-(dimethylaminophenylazo)benzoic acid (DABCYL),对沙门菌invA基因PCR产物进行荧光检测。结果肠炎沙门菌...
关键词:分子信标探针技术 基因检测 沙门菌 invA基因 
葡萄球菌肠毒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4年第4期67-69,共3页彭力荇 万成松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2B3100101)
葡萄球菌肠毒素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葡萄球菌肠毒素按照血清学的方法可分为SEA、SEB、SEC13、SED和SEE等七个经典肠毒素。但仍有5%未知的新型肠毒素存在,其编码基因有seg、sei、sej、sek、sel等。葡萄球菌肠毒素也是一...
关键词:葡萄球菌 肠毒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