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870016)

作品数:11被引量:2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全波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敦煌学辑刊》更多>>
相关主题:类书南北朝编纂文学目录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再论类书的目录学演变被引量:1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6期32-37,共6页刘全波 
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22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1YJC870016);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3LZUJBWZY036)阶段性成果
开元时代,《古今书录》编纂之时,类书从"杂家"之末独立,并以"事类"之名在子部中单立门户,类书的官方地位、学术地位皆获得较大提升;唐宋以来,类书发展迅猛,数量众多,卷帙浩繁;清末以来,西学东渐,邓嗣禹之类书十分法广为学界接受,但分类...
关键词:类书 目录学 演变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类书编纂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122-128,共7页刘全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1YJC870016);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225)阶段性成果
魏晋南北朝时期读书人的治学兴趣从独尊经学转向追求经籍文史之学,学术界出现了一股强烈的非典故无以成章,非博物不足称美的新风尚,类书的出现与繁荣即是根源于此风尚;在博物风尚的强烈影响之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类书编纂逐渐走向高潮,...
关键词:魏晋 南北朝 类书 编纂 
论类书的流弊及其学术价值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133-139,共7页刘全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11YJC870016);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项目(1225);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3LZUJBWZY036)
类书是古人读书治学的万宝全书,但类书与文学、科举结合一旦太过,或者是读书人为了功名利禄而滥用类书,类书必然走向僵化,成为"獭祭"、"饾饤"、"剽窃"、"腐烂"之书而被有识之士口诛笔伐;读书人的急功近利、投机取巧使类书流弊日甚,但类...
关键词:类书 流弊 文学 科举 学术价值 
《华林遍略》编纂考被引量:11
《敦煌学辑刊》2013年第1期85-94,共10页刘全波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3LZUJBWZY036);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团队创新培育项目(13LZUJBWTD0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11YJC870016);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项目(1225)
《华林遍略》的编纂是南北朝类书编纂史上的一件大事,是类书编纂体例最终确立且流传开来的标志。《华林遍略》吸取了《皇览》以来类书编纂的所有经验教训,尤其是汲取了《寿光书苑》与《类苑》之优秀内容与体例,最终编纂出一部盛况空前...
关键词:《华林遍略》 类书 南北朝 
论类书的渊源被引量:2
《图书情报知识》2013年第1期78-84,113,共8页刘全波 
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编珠>校注"(122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魏晋南北朝类书研究"(11YJC870016)的研究成果之一
类书始于《皇览》已是学界共识,但学术界对于类书渊源的探讨却从未停止,主要有类书源出"杂家"说,类书源出《尔雅》说,类书源出"赋"说等观点。纵观关于类书渊源的诸多观点,我们可以发现类书的渊源并不是单一而是多元的,类书的产生是历史...
关键词:类书 渊源 《皇览》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博学风尚与类书编纂
《华夏文化论坛》2012年第2期68-77,共10页刘全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11YJC870016);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1225)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读书人的学术兴趣从独尊经学转向追求各种知识与学问,学术界出现了一股强烈的追求博学的新风尚,此博学风尚在图书编纂领域最大的影响就是促进了类书的产生与发展,类书的出现与繁荣虽不是直接根源于此风尚,但是此...
关键词:魏晋 南北朝 博学风尚 类书 
论类书的知识传播功能被引量:3
《山东图书馆学刊》2012年第5期14-17,26,共5页刘全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YJC870016)阶段性成果
类书是知识主义扩张的结果,反过来,类书又是知识传播的工具,是古人积累知识、开拓视野、通往博学的捷径;类书的知识性与古人所追求的博学多识不谋而合,故其广为士大夫、读书人所接受与喜爱,并被应用到蒙学教育、科举考试乃至日常生活中...
关键词:类书 知识 传播 
南北朝佛教类书考被引量:1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3期62-66,共5页刘全波 
兰州大学交叉学科青年创新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LZUJC20093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YJC870016)阶段性研究成果
南北朝是中国类书发展的一个高潮,佛教类书在此时出现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史料的散佚,南北朝佛教类书渐渐被人忽略乃至遗忘,通过考察与分析,《众经要抄》《义林》《经律异相》《法宝联璧》《内典博要》《真言要集》等皆是南北朝时...
关键词:南北朝 佛教 类书 
南北朝私纂文学类书考被引量:5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年第3期75-78,共4页刘全波 
兰州大学交叉学科青年创新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LZUJC20093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YJC870016)阶段性研究成果
类书为文人作文提供文料,文人又编纂类书以适应新的作文需要,于是类书与文学自觉地结合在一起。南北朝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高潮,同样也是中国类书发展史上的一个高潮,文人多私纂类书以备诗文之需。戴安道、颜延之《纂要》,何望之《谏林...
关键词:南北朝 类书 文学 
论类书的目录学演变被引量:3
《图书情报工作》2011年第23期122-125,130,共5页刘全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魏晋南北朝类书研究"(编号:11YJC870016)资助项目研究成果之一
千余年来,类书在目录学中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先是被载入史部,后又被置于子部,甚至还有不少学者提议于四部之外为其另立一部;即使在子部中,类书先是被归入"杂家",后又被置于"事类"、"类书类"、"类事类"之中。类书在目录学中的演变根源...
关键词:类书 目录学 演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