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A-3102-06-000)

作品数:11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冯建明徐绯斐毛锋何昌邑孔燕平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饶师范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教育学术月刊》《英美文学研究论丛》《时代文学(下半月)》《贵州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乔伊斯长篇小说非理性文化差异中西方文化差异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乔伊斯长篇小说人物塑造艺术
《作家》2011年第8期54-55,共2页冯建明 
上海市教委第五期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项目(A-3102-06-000)
在长篇小说人物塑造上,乔伊斯虽然十分肯定非理性,但并未完全否定理性,他只是因人的洞察力不可检验,才让非理性因素在叙事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他通过鬼斧神工般的人物刻画技巧,揭示出多种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意识形态,展示出现代人那自由而...
关键词:乔伊斯 长篇小说 人物塑造 非理性 
“凤头”与叙事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1年第1期137-140,共4页冯建明 
上海市教委第五期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项目(A-3102-06-000)
乔伊斯长篇小说的开篇是"凤头",凸显了形式之美。《艺术家年轻时的写照》着重表现出小说主人公的听、视、味、触、嗅五种感觉官能体验,从而体现了20世纪人本主义美学的非理性转向;组成《尤利西斯》的三卷原文的首字母都具有叙事意义,而...
关键词:乔伊斯 长篇小说 开篇 艺术 
矛与盾——评乔伊斯《为芬尼根守灵》中的兄弟相迫
《作家》2010年第16期59-60,266,共3页冯建明 
上海市教委第五期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项目(A-3102-06-000)
乔伊斯在表现《为芬尼根守灵》中的对立面时,化笼统为具体,向读者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方式:他不着重对比善恶之间的差异,而是利用评判善恶标准的可变性,获得反讽的艺术效果。谢姆和肖恩之间的对立表现出重大变革时代中现代人的行为方...
关键词:为芬尼根守灵 兄弟相迫 乔伊斯 
梦中的你、我、他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9期118-120,共3页冯建明 
上海市教委第五期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项目(A-3102-06-000)
乔伊斯的《为芬尼根守灵》既是"黑夜之书",也是"梦之书",它通过表现梦的独特性而解构了传统的审美观。在这部小说中,人物的变形对应了梦的变幻特征,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对应了梦境的多元性。乔伊斯摒弃了描写空间、时间、情节、人物的传...
关键词:乔伊斯 《为芬尼根守灵》  不确定性 
语言系统观与综合式互动词汇习得系统的构建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0年第3期18-22,共5页孔燕平 何昌邑 
上海市教委第五期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项目“网络环境下商务英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能力发展”(A-3102-06-000)
系统是一个相对稳定但动态发展的整体。语言作为一门科学,是一完整的系统;作为语言的构建分支,词汇也是一个系统。通过探析语言及其词汇的系统观,“综合式互动词汇习得系统”得以构建,其中涵盖了影响词汇习得能力发展的重要内部因...
关键词:语言系统 英语词汇系统观 综合式互动词汇习得系统 系统学习 
论乔伊斯小说的“夜”与“昼”
《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36-38,共3页冯建明 
上海市教委第五期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项目(A-3102-06-000);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项目(06 MS004)
《为芬尼根守灵》和《尤利西斯》以看似破碎的艺术形式,既展现了支离破碎的视角,还展示了艺术家眼中破碎的世界;《为芬尼根守灵》揭示了睡者与死者之间的关联,而《尤利西斯》则在意识流中找到了清醒的人类联想模式的关键点;如果说乔伊...
关键词:乔伊斯 《为芬尼根守灵》 《尤利西斯》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中国学生英语学习方式的影响被引量:2
《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第5期108-110,共3页毛锋 徐绯斐 
上海市教委第五期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项目(项目编号:A-3102-06-000)
通过分析中国学生英语学习方式和存在的问题,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探究中国文化及思维惯性对学生英语学习方式的影响,以期增进教学双方的文化意识,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文化差异 英语学习方式 影响 
变形与升华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0年第3期131-133,共3页冯建明 
上海市教委第五期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项目(A-3102-06-000);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项目(06MS004)
《为芬尼根守灵》和《尤利西斯》在结尾上的相似性并非有悖于艺术创新,它体现出乔伊斯融艺术性与思想性为一体的精妙笔法。这种相似性是乔伊斯的不同作品之间内在联系的重要标志,它暗示出这两部小说都是"女人之歌",强调了女主人公思维...
关键词:结尾 相似性 女主人公 非理性 
形与意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0年第2期79-81,共3页冯建明 
上海市教委第五期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项目(A-3102-06-000);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项目(06MS004)
乔伊斯长篇小说《尤利西斯》、《为芬尼根守灵》和《艺术家年轻时的写照》的结构参与了文化意义的制造与再造。在《尤利西斯》中,数字"3"可谓乔伊斯设的一个谜,它巧妙地暗示出《尤利西斯》和《奥德赛》之间的互文性;在《为芬尼根守灵》...
关键词:乔伊斯 长篇小说 结构 再造 
化平淡为神奇——论《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开放式结局的艺术构思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9年第2期167-176,共10页冯建明 
上海市教委第五期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项目(A-3102-06-000);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项目(06MS004)资助
乔伊斯长篇小说《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结局部分的叙事视角转换使得故事从作者的客观叙述转向故事人物的主观表述,而其"开放式结局"则决定了其整体叙事结构是一条无限延伸的直线,其人物塑造则体现了乔伊斯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与现代主义文...
关键词:视角转换 开放式结局 “寻父”母题 自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