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WW028)

作品数:13被引量:2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董晓烨宫玉波郝运慧吴中东郭棲庆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交通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华文文学》更多>>
相关主题:麦尔维尔《甘加丁之路》赫尔曼·麦尔维尔加布里埃尔空间叙事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陈美玲诗歌创作的三阶段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68-72,共5页刘立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华裔美国文学叙事学研究”(13CWW028)
从女性主义出发,综合考虑族裔和身份的因素,陈美玲的写作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试图通过“自我遮蔽”融入白人文学的“伟大传统”,但是在创作过程中却无法摆脱文化的乡愁;第二阶段开始关注自我身份和自我解放,努力为华裔女性争...
关键词:自我遮蔽 文化传统 融合 
语言之网:白萱华诗歌中的感知与概念
《华文文学》2017年第3期65-69,共5页刘立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华裔美国文学叙事学研究"[项目编号:13CWW028]的阶段成果
华裔诗人白萱华认为诗歌创作的过程也是寻求意义的过程,而这一过程要通过语言来达到,语言这张网是"感知或概念表达的连续体"。她的诗歌在抽象的哲思与具体的观察之间不断往返,并将对于宇宙和世界的认识融入自己的写作当中。
关键词:感知 概念 语言之网 
美国华人男性形象的性别和种族操演被引量:2
《北方论丛》2017年第2期61-67,共7页董晓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华裔美国文学叙事学研究"(13CWW02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文学伦理学视域下的华裔美国文学研究"(2572016CC02);中国博士后第56批面上资助项目"当代华裔美国文学的叙事伦理与性别政治"(2014M561380)
在东方主义的话语体制和文化霸权的心理投射下,东方被塑造为他者,以其贫穷、软弱、落后和神秘烘托西方的富有、强大、先进和理性。汤亭亭、黄哲伦、赵健秀、徐忠雄等当代华裔美国作家对华裔男性气质建构问题进行深刻的思索,他们创作的...
关键词:当代华裔 美国写作 华人男性形象 性别操演 种族操演 
美狄亚的战争——《欲望号街车》与《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之互文性研究被引量:1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33-37,共5页吴中东 宫玉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WW028)
《欲望号街车》与《热铁皮屋顶上的猫》同是田纳西·威廉斯的扛鼎之作,剧中的人物形象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人性善恶。文本中人物所体现的愤怒、复仇、毁灭与美狄亚的故事如出一辙。本文将从互文性视角阐释威廉斯作品中的人物从沦落到忏...
关键词:互文性 沦落 忏悔 救赎 
错失与错置:《洛丽塔》中的流亡意识与道德存在探究被引量:3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153-157,共5页吴中东 宫玉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WW028)
纳博科夫作品中的流亡意识表现在他对时间的感悟。作品中对于语辞的驾轻就熟的幻化表达将时间进行了"艺术再造",并由此来寻求心灵慰藉。与此同时,传统的道德观念在《洛丽塔》中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在他的作品中,文学传承的思想消失了,代...
关键词:流亡意识 道德判断 
国内麦尔维尔研究30年成就、问题与展望被引量:1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132-136,共5页郝运慧 宫玉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当代华裔美国文学叙事学研究"(13CWW028);北京交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会科学专项基金项目资助(2015jbwj002)
美国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是"死后方生"的典型代表。麦尔维尔复兴运动在英美已有近百年历史,我国的麦尔维尔研究也走过了约30年的历程。梳理和总结国内30年的麦尔维尔研究成果,并进一步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可以继续挖掘的空间...
关键词:国内麦尔维尔研究 成就 问题 展望 
“永远的假定”与“不法的隐意”——赫尔曼·麦尔维尔的宗教困惑探究被引量:1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142-147,共6页郝运慧 宫玉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WW028);北京交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会科学专项基金项目资助(2015jbwj002)
赫尔曼·麦尔维尔在19世纪50年代以降的作品中表现出对宗教复杂的、充满疑虑的玄思。他质疑加尔文教上帝的本性,但又无法给自己追寻的上帝赋予确定的属性。他寻找上帝的终极真理,却只发现不法的隐意。既不能相信也不能不信的这一无法调...
关键词:麦尔维尔 宗教困惑 永远的假定 不法的隐意 
结构、类型与修辞--西方叙事学对情节研究的推进与完善
《学术交流》2015年第5期184-188,共5页董晓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华裔美国文学叙事学研究”(13CWW028);中国博士后第56批面上资助项目“当代华裔美国文学的叙事伦理与性别政治”(2014M561380)
情节是叙事作品的核心要素,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情节研究的基础。在他之后两千余年,情节研究大体并未超越亚里士多德的研究限域。这一状况从20世纪60年代起有所突破。经典叙事学和后经典叙事学研究者从结构、类型和修辞三个方面,以更...
关键词:情节 叙事学 结构 类型 修辞 
“信仰”的幻灭——解读赫尔曼·麦尔维尔的《骗子的化装表演》被引量:1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97-100,共4页郝运慧 郭棲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当代华裔美国文学叙事学研究"(项目编号:13CWW028)的部分研究成果
《骗子的化装表演》是麦尔维尔的小说作品中被长久遗忘的一部。本文通过阐释麦尔维尔在《骗子的化装表演》中对《新约·哥林多前书》的戏仿来揭示麦尔维尔对基督教的核心与精髓——信、望、爱的讽刺,对上帝存在的质疑,同时揭示处于"第...
关键词:麦尔维尔 《骗子的化装表演》 信仰 幻灭 
麦尔维尔与尼采的“精神相遇”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6期108-110,共3页郝运慧 卢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WW028)
美国作家麦尔维尔与德国哲学家尼采处于不同的时空与国度,二人的生命没有有形的交集。但是,二人在生活际遇、诗哲气质、艺术追求以及哲学思考上有诸多的共振点,这使得二人的思想穿越时空,产生了心灵共振和精神相遇。麦尔维尔在19世纪50...
关键词:麦尔维尔 尼采 精神相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