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ZD068)

作品数:38被引量:12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建革周晴张蕾耿金满志敏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农业考古》《社会科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更多>>
相关主题:海塘湖田明代水环境河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9-13世纪山会平原水环境与水利系统演变被引量:7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6年第3期92-100,共9页耿金 
国家重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代以来长江三角洲环境变迁史研究"(09&ZD068);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2015)"浙东海塘的时空过程与环境;社会影响研究(宋-清)"(15PJC010)
唐代山会平原东部的东江塘构建改变了平原内河东出水流环境,平原积水向北部汇聚,后凿玉山置朱储斗门以泄水;北宋将斗门扩建为玉山闸,使北部灌溉能力极大提升,平原对鉴湖蓄水灌溉依赖减弱。南宋山阴北海塘最终构筑,西小江东出河道逐步固...
关键词:海塘构建 鉴湖水利 朱储斗门 西小江 
明中后期浙东河谷平原的湖田水患与水利维持——以诸暨为中心被引量:4
《中国农史》2016年第2期96-107,共12页耿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宋代以来长江三角洲环境变迁史研究"(09&ZD068);复旦大学丁铎尔中心项目"气候;水土环境与江南生态史(9-20世纪)"(FTC98503A10)
明代中叶以后,由于浦阳江下游彻底改道向北入钱塘江,致使中游诸暨地区的水环境发生根本改变,而期间湖田开发也在持续推进,下游河道变化引起的排水困难与湖田围垦矛盾更为剧烈。地方官员坚持湖田、河道并治原则.湖田以筑埂御水,畅流导水...
关键词:诸暨 浦阳江 湖田水患 水利应对 
历史时期江南水环境变迁与文人诗风变革——以有关采菱女诗歌为中心的分析被引量:3
《民俗研究》2015年第5期125-135,共11页王建革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宋代以来长江三角洲环境变迁史研究"(批准号:09&ZD068);复旦大学丁诺尔中心项目"气候;水土环境与江南生态史(9-20世纪)"的阶段性成果
唐代以前,江南的水面较为丰富,许多区域有菱亦有荷,采菱是次于采莲的一项民间农事。文人关注采莲女与采菱女的活动,采菱女的文化从民间上升为雅文化。随着江南开发加强,大水面逐步被分割,水面变小,江南地区的水面种莲开始减少,种菱比例...
关键词:江南 水环境 植菱 采菱女 
古代江南文人的竹审美与园竹景观塑造被引量:6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89-95,共7页张蕾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宋代以来长江三角洲环境变迁史研究"(项目编号:09&ZD068)
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对美的感受不一样,构建景观的能力和方式也不同。古代尤其是宋元时期在江南地区生活的文人士大夫依赖当地的水、竹生态,通过对庭竹、盆竹的欣赏和培育,以及竹画等方式,积极地创作出以竹为审美对象的园林生境,这个传...
关键词:江南 文人 竹审美 园林 
中国海塘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被引量:1
《历史地理》2015年第2期335-346,共12页王大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明清两浙海塘的建设过程与环境响应》(4100108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宋代以来长江三角洲环境变迁史研究》(09&ZD068);复旦大学丁铎尔中心项目《气候;水土环境与江南生态史(9-20世纪)》(FTC98503A10)的阶段性成果之一;2011年度复旦大学光华人文基金资助
海塘、运河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公共工程,它们规模宏大、工程艰巨且动员劳力多。运河与长城历史的研究成果很多,海塘史的研究非常薄弱,这与海塘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极不相称。笔者曾经对中国海塘史的研究成果进行过比较详细的梳理...
关键词:国际学界 研究成果 自然地理学 海岸变迁 河口海岸 历史地理学 公共工程 潮灾 宁绍平原 南大门 
江南早期的葑田被引量:3
《青海民族研究》2014年第3期145-150,共6页王建革 
国家重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代以来长江三角洲环境变迁史研究>(批准号:09&ZD068);复旦大学丁诺尔中心项目<气候;水土环境与江南生态史(9-20世纪)>阶段性成果之一
江南早期有丰富的水环境。3~9世纪时期,沼泽众多,湖泊中有水生植物的积累。许多湖泊中有飘浮植毡,中文名为葑田。葑田的形成与一定程度的水质污染有关系。其主要成份为菰草,是一种浅水区的水生植物。宋时期江南大开发,浅水沼泽区...
关键词:葑田 西湖 水环境 
古代大型公共水利工程日常维修制度形成中的环境与政治——以清代两浙海塘岁修、抢修制度为中心被引量:6
《社会科学》2014年第8期160-166,共7页王大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明清两浙海塘的建设过程与环境响应"(项目编号:4100108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宋代以来长江三角洲环境变迁史研究"(项目编号:09&ZD068)的阶段性成果
两浙海塘岁修和抢修制度成立过程中,浙江政治环境的变化以及雍正统治两浙的策略和手段所起的作用,比海塘工程的客观需要更重要。岁修制度的建立,与当时查嗣庭案的影响以及此前成立的浙江观风整俗使密切相关。受岁修固定日期限制的影响,...
关键词:制度 环境 政治 两浙海塘 清代 
明代吴淞江中下游的旱情敏感被引量:5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83-97,159,共15页王建革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宋代以来长江三角洲环境变迁史研究"(09&ZD068);复旦大学"985工程"三期复旦大学丁铎尔中心生态环境与人文社科交叉研究项目(FTC98503A10)阶段性成果
宋代吴江长桥修建使吴淞江水流流速缓慢,河道淤积加强。到明代,随着山区开发,水流更加浑浊。为了防治淤塞,明初治水者将吴淞江中下游主干河道转移到黄浦江。黄浦江水深流急,排水速度提高,吴淞江溢流排水的丰水环境被改变。昆山与嘉定的...
关键词:旱灾 江南水乡 高地 
明代嘉湖地区的桑基生态与小农性格的发展被引量:2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4年第1期3-17,共15页王建革 
国家重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代以来长江三角洲环境变迁史研究'(批准号:09&ZD068);复旦大学丁诺尔中心项目<气候;水土环境与江南生态史(9-20世纪)>阶段性成果之一
明代嘉湖地区的小农生态关系基于桑基农业而形成,小农家庭对田野、自然灾害、动植物以及家庭内部的环境都可以达到一定的控制能力,桑基农业系统可以不断实行集约化提高产量。在国家重赋和人口增长的推动下,人们更多地以桑基生态农业的...
关键词:桑基农业 女性 市场 
雍正朝两浙海塘引河工程中的环境、皇权与满汉问题探讨被引量:4
《历史地理》2014年第2期39-50,共12页王大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明清两浙海塘的建设过程与环境响应》(4100108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宋代以来长江三角洲环境变迁史研究》(09&ZD068);复旦大学丁铎尔中心项目《气候、水土环境与江南生态史(9-20世纪)》(FTC98503A10)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海塘与运河、长城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公共工程,以往海塘史研究成果不多且集中在工程技术史领域。近年来这种情况有所改观。笔者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对明清江南海塘建设过程与环境响应进行探讨。~①和卫国从18世纪政府职能全面加强的角度讨...
关键词:雍正朝 历史地理学 满汉 两浙 时空背景 元章 嵇曾筠 技术史 郝玉麟 副都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