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C820051)

作品数:7被引量:2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春花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新西部(中旬·理论)》《中州学刊》《贵州社会科学》《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死刑民意废除论行贿罪行贿犯罪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死刑、犯罪与善治——法治中国犯罪治理模式的科学定位被引量:2
《贵州社会科学》2016年第12期103-108,共6页刘春花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转型时期量刑公正与社会认同的契合路径研究(14CFX069)";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网络时代贪污贿赂犯罪的量刑公信力问题实证研究(14SFB30017)";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新媒体时代公众舆论与刑罚裁量的互动实证研究--以死刑案件量刑为中心(13YJC820051)"
国家——社会多元合作治理模式,代替"单向统治文化"犯罪控制模式,成为犯罪学理论与实务的新宠。但是,犯罪治理模式的转换不应是控制低效与合法性逐步流失后国家的应急之举。对于犯罪治理模式转型的思考,必须超越控制犯罪的范畴而上升至...
关键词:死刑 犯罪 善治 犯罪治理模式 评估机制 
向死而生:公众舆论影响下的死刑正义实现被引量:2
《理论导刊》2015年第12期110-113,共4页刘春花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转型时期量刑公正与社会认同的契合路径研究"(14CFX069);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网络时代贪污贿赂犯罪的量刑公信力问题实证研究"(14SFB3001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媒体时代公众舆论与刑罚裁量的互动实证研究--以死刑案件量刑为中心"(13YJC820051);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网络舆论对刑事裁判影响的实证研究"(12FXC013)
历史上死刑曾被用作或者试图被用作实现正义的手段。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死刑正义陷入"该死"或"冤死"的纠结,并在世界范围内朝着废除死刑的方向发展。在我国要取得公众舆论对废除死刑的认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应从宏观的民意测量、微观...
关键词:死刑 废除 民意 正义 人道 
罪与罚:秦汉时期死刑制度发展述论
《兰台世界(下旬)》2015年第11期122-124,共3页刘春花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转型时期量刑公正与社会认同的契合路径研究(14CFX069);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网络时代贪污贿赂犯罪的量刑公信力问题实证研究(14SFB3001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媒体时代公众舆论与刑罚裁量的互动实证研究--以死刑案件量刑为中心(13YJC820051);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网络舆论对刑事裁判影响的实证研究(12FXC013)的阶段性成果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刑罚制度尤其是死刑制度演变发展的重要阶段。数量繁多、种类多样,程序相对完善,成为此时期死刑制度的鲜明特征,且封建统治者为体现皇恩浩荡,德主刑辅的治国理念,亦有数次减免死刑的改革举措。这一切都显得死刑制度...
关键词:秦汉 死刑制度 死刑政策 成长阶段 
行贿罪立法新动向之思考——兼议行贿罪废除论被引量:18
《中州学刊》2015年第10期54-59,共6页刘春花 
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网络时代贪污贿赂犯罪的量刑公信力问题实证研究"(14SFB3001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媒体时代公众舆论与刑罚裁量互动实证研究--以死刑案件量刑为中心"(13YJC820051);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舆论对刑事裁判影响的实证研究"(12FXC013)
2015年8月出台的《刑法修正案(九)》加大了对行贿犯罪的处罚力度,我国对行贿犯罪"立法从严""司法从宽"的悖论更加凸显。从立法因果论出发应当严惩行贿犯罪,从司法效果论出发则应宽宥行贿犯罪,解决这一悖论,不应作"非宽即严"的简单取舍,...
关键词:行贿犯罪 立法因果论 司法效果论 污点证人豁免 
网络时代恐怖活动犯罪的量刑政策与民意引导被引量:2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85-90,共6页刘春花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转型时期量刑公正与社会认同的契合路径研究"(14CFX06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媒体时代公众舆论与刑罚裁量的互动实证研究--以死刑案件量刑为中心"(13YJC820051);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网络舆论对刑事裁判影响的实证研究"(12FXC013)
网络时代恐怖活动犯罪呈现全球化趋势,刑事司法应对全球化恐怖活动犯罪成为应然,也是必须的选择。我国当前重刑反恐政策和民意"重刑化"倾向,弊端明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际反恐合作的有效开展。刑罚裁量涉及国家对犯罪做出反应的方式是...
关键词:网络 恐怖活动犯罪 量刑政策 民意 
舆论与刑罚:我国当代死刑社会态度调查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刑法论丛》2015年第3期32-62,共31页刘春花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4CFX069);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14SFB3001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YJC820051);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FXC013)
死刑存废改革无疑是我国当代刑法改革中最受公众关注和最富有争议的议题。政府对于死刑的社会态度迄今尚未有全面深入的调查,却常以"人民"的名义宣称保留死刑和慎用死刑。民意已成为我国废止死刑之路上一个绕不开的技术障碍。通过学界...
关键词:死刑 民意 社会调查 
当代中国刑法教育理念的若干反思——以高铭暄先生的治学精神与教学理念为中心说开去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4年第9期118-118,120,共2页刘春花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编号14CFX069);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编号13YJC820051);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编号12FXC013);江苏大学高级人才专项(编号11JDG184)研究成果
高铭暄先生深厚的人文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踏实的治学方法以及奖掖后辈的道德人格等,均堪称年轻学人的楷模。当代中国刑法教育应以高先生为标杆,注重培养人文素质,树立人权刑法观;秉持授之以渔理念,塑造主动学习型人才;传播严谨学风...
关键词:高铭暄 刑法教育 人权刑法观 法治理念 严谨学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