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花

作品数:36被引量:8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死刑刑事政策刑事立法刑法刑罚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新西部(中旬·理论)》《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知识产权》《兰台世界(下旬)》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一般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传统司法文化融入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路径分析被引量:2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2024年第10期4-14,共11页刘春花 王媛媛 
2020年度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构建面向临界预防的罪错未成年人保护处分制度研究”(20SFB3012)。
当前我国法律职业伦理教育陷入“知行不一”的困境,一定程度上缘于法学职业伦理教育理论与实践没有切实融合,相反还有些脱节,导致学生的法律职业伦理价值观未真正内化。基于我国传统司法文化与当代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理念高度契合,应当...
关键词:传统司法文化 德法兼修 职业伦理教育 
“双层社会”下著作权犯罪主观要件的存废研究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91-94,共4页贾婷婷 刘春花 
江苏省2018年研究生实践创新项目"大数据时代盗窃案刑事司法的民意研究"(编号:SJCX18_0716);江苏大学2018年第十七批科研立项"互联网金融中非法集资行为的刑法规制"(编号:Y17C048)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传统社会"和"网络社会"并存的"双层社会"背景下,侵犯著作权罪之主观要件"以营利为目的"的适用存在诸多不合理性,有必要对《刑法》侵犯著作权罪的主观构成要件进行完善。基于我国当下时代环境,将"以营利为目的"作为该罪的加重量刑情节...
关键词:侵犯著作权罪 以营利为目的 存废问题 传统社会 网络社会 
我国腐败犯罪刑事治理的困境及其破解之道——基于刑事政策的实践反思被引量:2
《理论导刊》2017年第9期113-116,共4页刘春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转型时期量刑公正与社会认同的契合路径研究(14CFX069)";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网络时代贪污贿赂犯罪的量刑公信力问题实证研究"(14SFB30017);江苏政府留学奖学金;江苏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资助
从严反腐是我国的一贯传统,但是立法和司法的实践模式反映了"零容忍腐败"的刑事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异化为"有限容忍腐败"。《刑法修正案(九)》对于腐败犯罪的重大修改和"两高"关于贪污贿赂犯罪量刑的司法解释,一定意义上是对"宽容腐败"做...
关键词:腐败 “零容忍” 有限容忍 刑事政策 
死刑、犯罪与善治——法治中国犯罪治理模式的科学定位被引量:2
《贵州社会科学》2016年第12期103-108,共6页刘春花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转型时期量刑公正与社会认同的契合路径研究(14CFX069)";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网络时代贪污贿赂犯罪的量刑公信力问题实证研究(14SFB30017)";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新媒体时代公众舆论与刑罚裁量的互动实证研究--以死刑案件量刑为中心(13YJC820051)"
国家——社会多元合作治理模式,代替"单向统治文化"犯罪控制模式,成为犯罪学理论与实务的新宠。但是,犯罪治理模式的转换不应是控制低效与合法性逐步流失后国家的应急之举。对于犯罪治理模式转型的思考,必须超越控制犯罪的范畴而上升至...
关键词:死刑 犯罪 善治 犯罪治理模式 评估机制 
向死而生:公众舆论影响下的死刑正义实现被引量:2
《理论导刊》2015年第12期110-113,共4页刘春花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转型时期量刑公正与社会认同的契合路径研究"(14CFX069);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网络时代贪污贿赂犯罪的量刑公信力问题实证研究"(14SFB3001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媒体时代公众舆论与刑罚裁量的互动实证研究--以死刑案件量刑为中心"(13YJC820051);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网络舆论对刑事裁判影响的实证研究"(12FXC013)
历史上死刑曾被用作或者试图被用作实现正义的手段。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死刑正义陷入"该死"或"冤死"的纠结,并在世界范围内朝着废除死刑的方向发展。在我国要取得公众舆论对废除死刑的认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应从宏观的民意测量、微观...
关键词:死刑 废除 民意 正义 人道 
罪与罚:秦汉时期死刑制度发展述论
《兰台世界(下旬)》2015年第11期122-124,共3页刘春花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转型时期量刑公正与社会认同的契合路径研究(14CFX069);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网络时代贪污贿赂犯罪的量刑公信力问题实证研究(14SFB3001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媒体时代公众舆论与刑罚裁量的互动实证研究--以死刑案件量刑为中心(13YJC820051);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网络舆论对刑事裁判影响的实证研究(12FXC013)的阶段性成果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刑罚制度尤其是死刑制度演变发展的重要阶段。数量繁多、种类多样,程序相对完善,成为此时期死刑制度的鲜明特征,且封建统治者为体现皇恩浩荡,德主刑辅的治国理念,亦有数次减免死刑的改革举措。这一切都显得死刑制度...
关键词:秦汉 死刑制度 死刑政策 成长阶段 
我国植物新品种海外发展战略及其实施路径被引量:2
《知识产权》2015年第10期115-119,共5页刘春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4CFX069);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FXC013);江苏省社科研究应用精品课题(12SYB-057)资助
我国植物新品种实施海外发展战略具有必要性,也具有现实可行性,应尽早实施"选择性走出去"的战略,具体路径是,坚持政府推进原则,做好植物新品种权海外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通过政策导向、有选择性地分步进行海外植物新品种权布局,通过...
关键词:植物新品种 国际竞争 海外发展战略 
行贿罪立法新动向之思考——兼议行贿罪废除论被引量:18
《中州学刊》2015年第10期54-59,共6页刘春花 
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网络时代贪污贿赂犯罪的量刑公信力问题实证研究"(14SFB3001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媒体时代公众舆论与刑罚裁量互动实证研究--以死刑案件量刑为中心"(13YJC820051);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舆论对刑事裁判影响的实证研究"(12FXC013)
2015年8月出台的《刑法修正案(九)》加大了对行贿犯罪的处罚力度,我国对行贿犯罪"立法从严""司法从宽"的悖论更加凸显。从立法因果论出发应当严惩行贿犯罪,从司法效果论出发则应宽宥行贿犯罪,解决这一悖论,不应作"非宽即严"的简单取舍,...
关键词:行贿犯罪 立法因果论 司法效果论 污点证人豁免 
网络时代恐怖活动犯罪的量刑政策与民意引导被引量:2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85-90,共6页刘春花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转型时期量刑公正与社会认同的契合路径研究"(14CFX06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媒体时代公众舆论与刑罚裁量的互动实证研究--以死刑案件量刑为中心"(13YJC820051);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网络舆论对刑事裁判影响的实证研究"(12FXC013)
网络时代恐怖活动犯罪呈现全球化趋势,刑事司法应对全球化恐怖活动犯罪成为应然,也是必须的选择。我国当前重刑反恐政策和民意"重刑化"倾向,弊端明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际反恐合作的有效开展。刑罚裁量涉及国家对犯罪做出反应的方式是...
关键词:网络 恐怖活动犯罪 量刑政策 民意 
清季民初的礼法观念与道德运作
《兰台世界(上旬)》2015年第9期152-153,共2页范国强 刘春花 
2012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号:12FXC013;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课题号:13YJC820051阶段性成果
家法族规是清季民初家族法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其提倡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的观念,首孝剃、睦宗族、远争讼、谨丧祭等,对此阶段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与个体家族成员的品格塑造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刘氏家族的家法族规,为中国古代家族规训之显...
关键词:家法族规 道德规训 刘氏家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