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YY082)

作品数:9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俞绍宏李索于艳艳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语文》《民俗典籍文字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南开语言学刊》更多>>
相关主题:异文《诗经》古文敦煌写本隶定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尚书》《论语》文字考辨二则被引量:1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17年第1期156-164,共9页俞绍宏 白雯雯 
教育部社科规划一般项目“沪博藏战国楚竹书(八册)校释”(项目编号:12YJA740099);国家社科基金规划一般项目“上博藏第一批楚竹书全编通释”(项目编号:12BYY082)经费资助
文章利用古文字材料,在分析字形、考察文献的基础上,重新考释了《尚书·梓材》"既勤朴2"之"朴"应读"扑",表示治木器时的锤打动作;《论语·尧曰》"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之"有司"、《韩诗外传》"以身胜人谓之责。责...
关键词: 有司  考辨 
同义换读及其复杂性初探——以楚简文字为例被引量:4
《中国语文》2017年第2期229-233,共5页俞绍宏 王娅玮 
教育部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沪博藏战国楚竹书(八册)校释"(12YJA740099);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上博藏第一批楚竹书全编通释"(12BYY082)
“同义换读”又称“义同换读”,是现代出现的一个名词术语。沈兼士(1986:311—314)首次提出“义同换读”概念:“汉人注音,不仅言同音通用,且以明异音同用……同用者,辞异而义同;音虽各别,亦可换读”,并分析了古书中“诊”换...
关键词:日本文字 复杂性 楚简 注音方法 名词术语 汉魏时期 用字现象 义同 
敦煌写本《诗经》异文中的隶定古文探源(之二)被引量:4
《励耘语言学刊》2015年第2期127-135,共9页俞绍宏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YJA740099);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BYY082)的阶段性成果
敦煌写本先秦文献中有很多同正字形体不同的异文,学者们或称之为俗字,以为它们是正字的简化、繁化或讹化。事实上,这些所谓俗字许多源自先秦古文字,是其对应先秦古文字字形的隶定形式。我们已在同题论文中对敦煌写本《诗经》的15个字形...
关键词:敦煌写本《诗经》 隶定古文 探源 
金文“(菐戈)”诸形考辨——楚简“菐”声字研究之二被引量:4
《南开语言学刊》2015年第2期141-146,共6页俞绍宏 
教育部社科基金规划项目(12YJA740099);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12BYY082)的资助
金文"(菐戈)"诸形旧多释为"扑",或读为"薄"。郭店楚简发表后,学者们依据楚简中读为"浅""察""窃’,诸形的写法,多信从"(菐戈)"诸形读为"翦""践"之说。考察相关金文材料,"(菐戈)"诸形读为"翦""践"对于有的铭文可能存在问题。楚系简牍文献...
关键词: (菐戈) 考辨 
敦煌写本《诗经》异文中的隶定古文释例被引量:4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5年第3期34-37,共4页俞绍宏 李索 
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上博藏第一批楚竹书全编通释"(项目号:12BYY082);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基金项目"敦煌写本先秦经学文献异文研究"(项目号:2009076);教育部社科项目"沪博藏战国楚竹书(八册)校释"(项目编号:12YJA74009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敦煌写本先秦文献中有很多同正字形体不同的"异文",传统上称之为俗字,这些俗字中有许多并非是正字的简化、繁化或讹化,而是有其独自的古文字来源,即它们是其先秦古文字的隶定形式的手写形。限于篇幅,今仅择取敦煌写本《诗经》中9条异文...
关键词:敦煌写本《诗经》 异文 隶定古文 
甲骨文“■周”笺识——楚简“菐”声字研究之三
《大连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28-31,共4页俞绍宏 梁艳静 于艳艳 
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12YJA740099);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12BYY082)
殷商卜辞中有"■周",周公庙遗址龟甲刻辞上有"■繁"。"■"旧释"璞"。"■"、"■"有读"翦"之说,或以为"■周"之"周"为姬姓之周。考察金文以及楚简文献中相关字形,"■"、"■"当释"璞",读为"薄"。"■周"之"周"非为姬姓之周。
关键词:甲骨文  笺识 
敦煌写本《诗经》异文中的隶定古文探源被引量:3
《励耘语言学刊》2014年第2期269-276,共8页俞绍宏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YJA740099);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BYY082)的阶段性成果
敦煌写本先秦文献中有很多同正字形体不同的异文,学者们或称之为俗字,以为它们是正字的简化、繁化或讹化.事实上,这些所谓俗字有其独自的古文字来源,即它们是其对应先秦古文字字形的隶定形式.今择取敦煌写本《诗经》中15条异文材料,逐...
关键词:敦煌写本 《诗经》 隶定古文 探源 
利用出土文字材料考辨《老子》中的一处异文被引量:1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131-135,共5页俞绍宏 
教育部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沪博藏战国楚竹书(八册)校释"(12YJA740099);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上博藏第一批楚竹书全编通释"(12BYY082)
《老子》第二章有"万物作而不辭",考察包括敦煌本、简帛本在内的《老子》诸本,其中的"辭"又有异文"始"、辤、■。考察西周、春秋、战国、秦汉文字材料中"■"、"辭"、"嗣"、"司"、"治"、"始",以及"厶"、"司"双声符字的使用情况,可知此处...
关键词:老子   考辨 
古文献新证三则被引量:6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4年第2期53-57,35,共6页俞绍宏 
教育部社科规划一般项目:"沪博藏战国楚竹书(八册)校释"(项目编号:12YJA740099);国家社科基金规划一般项目"上博藏第一批楚竹书全编通释"(项目编号:12BYY082)
利用古文字材料,在分析字形、考察文献的基础上,重新考释了《诗·关雎》"寤寐思服"、《尚书·康诰》"要囚服念五六日"之"服"本应作"",应读"報",由于"服"、"報"均为""的孳乳字,在传抄过程中""误抄为"服",在《关雎》中训"答",在《康诰》...
关键词:寤寐思服 要囚服 逢衣浅带 新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