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释

作品数:1278被引量:2608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王在华廖名春郝克路刘海岩徐晓鸿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金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仁者爱人”的定位及其伦理新释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31-42,168,共13页阮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帕菲特的伦理理论及其当代效应研究”(20BZX112);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资助项目“中国德性思想史”(013-0431145)。
“仁者爱人”这一解释在传统儒学中并不总是受重视,但自20世纪以来却逐步成为孔子“仁”的基本解释,这是适应现代生活及其理论特点的合理定位。从当代伦理的角度看,可以对“仁者爱人”提出三点新释:一是“爱人”之“爱”是一种较为温和...
关键词:“仁” “仁者爱人” 孔子 儒家 人文主义 生态伦理 
中医“邪气”的系统论新释被引量:1
《系统科学学报》2025年第1期137-141,共5页殷鸣 张琦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2021C02)。
中医六淫等邪气是抽象概念,难以实证,现代研究往往将邪气还原为微观病原体,但这背离了中医一贯的系统观。人体是天然的系统,唯有当环境因素与系统相互作用时,邪气才会涌现,唯有系统自组织之正气恢复运转,邪气才会消散。六淫邪气是系统...
关键词:中医 系统论 涌现性 邪气 自组织 
庄子到郭象“言意之辨”新释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3期144-155,187,共13页刘国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代公羊学之解释学研究”(20BZX056)。
“言意之辨”是魏晋玄学的基本命题。从庄子到郭象,言意之辨的思想有其发展和转折。言意之辨,即言(文本之义)与意(文本之意、作者之意)之间的分别和联系。文本之义,即言辞(字)的常义或因字议论说理或因字叙事寓理;文本之意,即名(观念)...
关键词:言意之辨 得意而忘言 寄言以出意 主客融合之意 
文本误读与“英雄”的诞生——“绰克图台吉摩崖诗”跋文新释
《清史研究》2025年第1期47-56,共10页乌云毕力格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明代西域多语种文本与国内民族交流史研究”(21VJXT017)阶段性成果。
绰克图台吉摩崖位于蒙古国中部,镌刻于1624年。摩崖包括绰克图台吉的一首抒情诗和镌刻者的跋文,其中有一句蒙古语mongγol-un qutuγtu qaγan-u u?ira,以往学者们解读其为“因蒙古呼图克图汗之缘故”,并以此为主要依据,认为绰克图台吉...
关键词:绰克图台吉摩崖 u?ira的词义 文本误读 
“明明德”新释及其对学校领导者修为的启迪
《现代大学教育》2025年第1期68-74,F0003,共8页张新平 张奇峰 
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JZD053。
“明明德”是《四书》首篇《大学》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对其重新诠释能够发现它蕴藏四方面的含义,即“明德”是光明之德,是天命之性,打开“明德”的路径关键在“诚”,而实现“明明德”的进路则在尽性。“明明德”对提升当今学校领导者...
关键词:《大学》 明明德 学校领导者 修为 
史墙盘“于周俾处”新释
《今古文创》2025年第6期77-79,共3页苏同明 
史墙盘铭文“于周俾处”“,俾”训“從”,义为伴随、服从,引申为旁边;“于”承接前文“寓”,大意为在周的旁边居住。其对我们认识武王克殷前后周与殷旧国之间的关系以及寻找“周”邑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
关键词:史墙盘 周俾 克殷 微史家族 西周都邑 
夏汉生的阴阳观——海外易学视野下的概念新释
《理论月刊》2025年第2期21-29,共9页赵鸣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法国汉学对先秦哲学元典的阐释研究”(19CZW030)。
《易经》西传约400年,首个《易经》译本及完整译本均由法国耶稣会士完成。然而,低估《易经》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或以西方概念误解、误译中国哲学术语,都是迄今影响《易经》在法国进一步传播及研究的因素。作为当前法国易学“新学派...
关键词:阴阳 夏汉生 《易经》 海外易学 
东门头“太阳人”石刻反映的天、人观念新释
《农业考古》2025年第1期35-42,共8页杨阳 杨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边缘地域下古蜀文明起源与早期演进研究”(项目编号:21BZS017)。
东门头遗址的一件“太阳人”石刻上刻画了日、星、人的形象,反映了三峡先民的高超刻技和审美意识,这是早期天、人崇拜观念的体现。石刻上的天体无疑象征着天上神灵,史前民众认为太阳是庇护农业之神,并与农业文明直接关联,具有祈祷丰收...
关键词:“太阳人”石刻 天体认识 祖先崇拜 伏羲形象 
《西清古鉴》所录“周丙辰方壶”铭文新释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4-18,共5页马保春 
本文重新考释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西清古鉴》19·3著录的“周丙辰方壶”铭文。将其中的“丙辰”改释为“亦宫”,读为“易宫”,当是燕国易水流域都城中的宫,此“易宫”可能亦与燕国的工官督造制度有关。“宫”后一字释作尹或见,若释...
关键词:《西清古鉴》 周丙辰方壶 燕国青铜器 燕庄侯 临易城 
翻译的历史维度新释——兼评西奥·赫曼斯的《翻译与历史教程》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108-112,共5页蔡欣洁 胡美馨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理雅各《春秋》英译注疏话语研究”(19BYY132)。
2022年劳特里奇出版社出版的Translation and History:A Textbook(《翻译与历史教程》)是翻译文化学派奠基人之一——西奥·赫曼斯(Theo Hermans)教授在译学与史学领域的研究新著。该书深入讨论了翻译与历史的关系,综合历史学、社会学...
关键词:翻译 历史 跨学科互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