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文物保护科研课题

作品数:26被引量:11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尹弘兵周蜜邢松刘武徐少华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文化研究》《人类学学报》《华夏考古》《古文字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早期楚文化析论地望三苗清华简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生物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近代人群上颌前臼齿釉质-齿质连接面形状的三维几何形态测量被引量:4
《人类学学报》2016年第4期585-597,共13页周蜜 崔娅铭 邢松 
国家社科基金(16BKG023);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学者学术发展计划学术团队“史前至秦汉汉水流域人类文化的跨学科研究”;湖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文物保护科研课题(NK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2016;41272034)资助
牙齿的釉质-齿质连接面(EDJ或Enamel-dentine junction)是釉质表面(OES或Outer enamel surface)形态的发生基础,其形态特征在牙齿发育早期形成,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为探讨EDJ形状在近代人群中的变异特点,本文使用显微断层扫描技术(micr...
关键词:近现代人 牙齿 齿质 形态测量 三维 
湖北郧县李泰家族墓群马檀山墓地明清时期人骨研究被引量:2
《江汉考古》2015年第6期95-105,共11页周蜜 田桂萍 
湖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文物保护科研课题资助
本文运用人种学、测量学和统计学等多种科学方法及手段,对马檀山墓地出土的明清时期古代居民骨骼标本进行了综合性研究,人种学的研究表明,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各区域性人群相比,马檀山组颅骨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最为相似。
关键词:马檀山 人骨 明清时期 体质特征 
楚先祖年代考析被引量:2
《江汉论坛》2014年第11期111-116,共6页尹弘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楚居》、早期楚国与早期楚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3BZS080)的成果;湖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文物保护科研课题“早期楚文化生成环境研究”(合同编号:NK10)资助
清华简《楚居》和传世文献提供了楚先祖的年代信息。楚先祖在性质上是传说人物而非是历史人物。季连的年代上限为虞夏之时,下限为商代晚期,具体为武丁后期至祖庚、祖甲时期,考古年代大致为殷墟二期。穴熊的年代上限为廪辛、康丁时期,考...
关键词:清华简 楚居 楚先祖 年代 
湖北郧县青龙泉新石器时代居民牙齿磨耗及健康状况被引量:13
《人类学学报》2013年第3期330-344,共15页周蜜 潘雷 邢松 刘武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130102);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ZD182);湖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文物保护科研课题资助
位于湖北省郧县境内的青龙泉遗址出土有仰韶、屈家岭和石家河等不同文化类型遗存,被认为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南、北文化交流的过渡地带。有关学者通过考古发现和同位素测试分析认为,生活在青龙泉遗址的新石器时代居民已经具有发达的农业、...
关键词:牙齿磨耗 龋齿 食物构成 新石器时代 青龙泉 
西陵峡周代考古学文化与早期楚文化被引量:1
《考古》2013年第4期68-82,共15页尹弘兵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楚国都城与疆域演变研究"(批准号:05JJOZH244);湖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文物保护科研课题"楚都丹阳探索"(合同编号NK11)的资助
早期楚文化是目前楚文化研究的热点,对早期楚文化的探讨牵涉到楚文化渊源、早期楚都丹阳地望等一系列关键问题,颇受学界的关注。
关键词:西陵峡 周代 考古学文化 早期楚文化 夔国 
“京宗”地望辨析被引量:8
《江汉考古》2013年第1期73-79,共7页尹弘兵 吴义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楚国都城与疆域演变研究”(项目批准号05JJDZH244);湖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文物保护科研课题“楚都丹阳探索”(合同编号NK11)系列成果
《楚居》中的"京宗"之地,楚先祖季连始居,历穴熊至熊狂,时代从商代晚期到西周初年。古代地随人迁,因此《楚居》中的"京宗"很可能不是一个地点,而是楚传说时代末期居地的统一名称,其含义与后来楚都名"郢"相似。"京宗"的本义是兼指政治中...
关键词:清华简 楚居 京宗 季连 熊狂 
商代的楚蛮与西周初年的楚国被引量:7
《华夏考古》2013年第1期65-73,95,共10页尹弘兵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楚国都城与疆域演变研究"(05JJDZH244)系列成果之一;湖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文物保护科研课题"楚都丹阳探索"(项目编号NK11)资助
传说时代,江汉地区的古代居民为古三苗,三苗灭亡后,其遗裔在商周时代形成了楚蛮部族。商代楚蛮分布在以丹江库区为核心的鄂豫陕交界地区和汉东地区。西周初年,熊绎受封立国于楚蛮之地,汉东地区与楚国初封无关,则西周初年的楚国当在丹江...
关键词:三苗 楚蛮 楚国 丹阳 
湖北谷城出土的“襄王孙盏”析论
《古文字研究》2012年第1期378-383,共6页徐少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楚国都城与疆域演变研究”(批准号:05JJDZH244);湖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文物保护科研课题“楚都丹阳探索”(编号:NK11)的阶段性成果。
1997年秋,湖北谷城县博物馆在县城西北约四公里的过山砖瓦厂征集到一件有铭铜盏,有关学者曾作过简单报道①。由于该器非科学发掘所得,出土情况不太清楚,加之铭文中有几个关键字比较模糊,没有得到明确认定,以至这件器物的族氏问题和铭文...
关键词:出土情况 此器 铜盏 族氏 关键字 谷城县 博物馆 铭文 
夔国历史地理与文化遗存析论被引量:3
《中国史研究》2012年第2期5-15,共11页徐少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楚国都城与疆域演变研究"(批准号:05JJDZH244);湖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文物保护科研课题"楚都丹阳探索"(编号:NK11)的阶段性成果
夔是由楚王族派分而来的一个芈姓小国,于西周晚期周厉王时,楚熊挚嫡嗣被其叔父熊延代立后"自窜于夔"所建,约公元前860年左右,至鲁僖公二十六年(前634)为楚所并,前后立国达二百余年。古夔国的地望,早期文献认为即汉晋秭归县之归乡,唐宋...
关键词:夔国 历史 地望 遗存 
湖北青龙泉遗址东周时期墓葬出土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被引量:4
《江汉考古》2012年第2期93-97,共5页张全超 周蜜 朱俊英 
湖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文物保护科研课题(NK1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182);2010年度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平台基地建设项目);2010年度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吉林大学杰出青年基金B类项目2010JQB27)的资助
本文应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对湖北青龙泉遗址东周时期墓葬出土人骨中的C、N同位素比值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青龙泉遗址东周时期居民日常饮食习惯中保持着较低比例的动物性食物摄入,植物类食物的摄入中以C3类植物为主,很可能来源于稻谷...
关键词:青龙泉遗址 东周时期 C、N同位素 食物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