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CFX038)

作品数:6被引量:13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徐阳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法学评论》《政法论坛》《当代法学》《中国法学》更多>>
相关主题:被害人司法权威司法决策刑事责任刑事诉讼法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舆情再审”:司法决策的困境与出路被引量:80
《中国法学》2012年第2期180-191,共12页徐阳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课题<交涉正义的价值与实践--和谐社会理念关照下的交涉性刑事司法>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为08CFX038
李昌奎案件作为"舆情再审"的典型样本,引发我们对司法决策中舆情风险的思考。在形式合理性法治中,司法与以社会舆论为载体的民意冲突不可避免。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构建型法治推进中,死刑案件的司法决策便是舆情风险的高发地带。由于司...
关键词:司法决策 舆情再审 舆情风险 司法权威 
媒体与司法关系的中国问题及程序上的应对——对几起“记者被抓”案件的省思被引量:8
《当代法学》2011年第4期96-101,共6页徐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交涉正义的价值与实践--和谐社会理念关照下的交涉性刑事司法(08CFX038)
法治发达国家在司法与媒体关系的制度安排中,体现了司法对媒体最大限度的尊重和宽容,力求新闻自由和公正审判之间的价值平衡。在中国,不成熟的传媒与独立性不足的司法,共同面临着强大行政权力的干扰。司法应为媒体提供保护是中国媒体与...
关键词:媒体 司法 新闻自由 公正审判 司法保护 
我国公诉与自诉的协调机制探析被引量:16
《政法论坛》2010年第3期177-183,共7页徐阳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课题<交涉正义的价值与实践--和谐社会理念关照下的交涉性刑事司法>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为08CFX038
关键词:自诉案件 公诉 刑事诉讼法 协调 轻微刑事案件 证据证明 刑事责任 告诉才处理 
刑事和解中权力过度推进之危害及其防范——被害人保障维度的考量被引量:15
《法学评论》2009年第6期131-136,共6页徐阳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课题<交涉正义的价值与实践--和谐社会理念关照下的交涉性刑事司法>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为08CFX038
被害人权益保障是刑事和解制度的核心价值。但刑事和解中权力的过度推进却使被害人再次被害。在我国的现实语境中,更应对此进行防范。和解程序设计中,应构建被害人与被告人自主沟通、商谈的程序空间,以此促成被害人对被告人谅解的达成;...
关键词:刑事和解 被害人 国家权力 
公诉案件和解正当性探讨被引量:1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148-153,共6页徐阳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课题<交涉正义的价值与实践--和谐社会理念关照下的交涉性刑事司法>的阶段性成果(08CFX038)
破解公诉案件和解现实困境的前提是,要理性阐释公诉案件中和解的正当性内涵,并以此作为制度构建的价值基础。将和解引入刑事领域,国家将一部分追诉权让渡给被害人,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对国家垄断公诉权的质疑;刑事和解蕴涵着主体间性程...
关键词:公诉案件和解 恢复性正义 主体间性 市民社会 
我国适用刑事和解制度泛化倾向之检省与矫正被引量:11
《法商研究》2008年第6期108-114,共7页徐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8CFX038)
虽然目前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尚未法制化,但是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却出现了适用刑事和解制度泛化的倾向。适用刑事和解制度泛化的隐患在于:可能产生罪刑不均衡的现实结果;可能导致被害人在刑事诉讼程序中重新被边缘化;可能伴生更多的司法...
关键词:刑事和解制度 被害人 被告人 报应正义 恢复正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