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ZX060)

作品数:18被引量:3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许建良王辉吴宁宁张丽苹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日本东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天府新论》《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求索》《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法家思想论《管子》因循教化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法家“理”的实践透视被引量:3
《武陵学刊》2014年第5期1-8,共8页许建良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家道德资源研究"(08BZX060)
法家认为,对个人而言,按法度生活就是按职分生活;法度是一定的、可以把握的,但法度的实践却是不定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证法度在合理的轨道上行进,这就是法家选择"理"的最大理由。"理"是动态层面上法度运行规律的凝聚...
关键词:法家 “理” 异理 通理 自理 
法家“理”的理论审视被引量:1
《武陵学刊》2013年第2期1-8,共8页许建良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家道德资源研究"(08BZX060)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法家的标志性概念是"法"。其实,法家的标志性概念是"理",不是"法"。法家在推崇法度的同时,更加强调"理",因为法度在实践中存有偏离本来航道的危险性,预设"理"来保证航道的正确方向,其运思是精密的。这是在法家道德文...
关键词:法家 “理” “法” 理论审视 
法家因循的实践操作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第7期1-7,共7页许建良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和谐社会视域下道家俭约之德及其意义研究"(项目编号10YJA720036);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家道德资源研究"(项目编号08BZX060)系列成果之一
虽然在最为根本的意义上,因循行为的理由在万物内在自能机制的内置,但是,在实际的操作层面上,它也并非毫无规矩之举。具体而言,必须依据自然之道,坚守"无事"的规则,实践开始于"物至而应"的应对,虽然是"舍己而以物为法者"的实际切入,但...
关键词: 循天 因物 治物 
法家实用实践思想论被引量:1
《武陵学刊》2012年第3期21-27,共7页许建良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家道德资源研究"(08BZX06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和谐社会视域下道家俭约之德及其意义研究"(10YJA720036)
法家的实用是一个系统论的视野,它不仅把实用设计为道德的理论目标,而且精细运思了实用的实践世界。实用的驱动需要定分尤其是确立公私之分。在动态的层面,堵塞私门、私便是抑制人性趋利特点肆意活动的需要;这不是大公无私,而是在保证"...
关键词:法家 定分 实用 实功 俭约 
韩非君德思想探析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69-73,127,共5页张丽苹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家道德资源研究"(08BZX060);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指导项目"法家道德哲学的现代诠释"(07SJD720020)成果之一
在韩非强硬的法治、王霸思想逻辑里,有一条严密的君德建构路线,即是从修身、护国为民、立法守法用法等角度来阐述君主一系列的修养准则,以君主健全之德行来弥补"法"无法周全的制约性。韩非首先运用道家的"虚静无为"作为君主人格的修养方...
关键词:韩非 君德 虚静无为 护国为民 以德辅法 
法家因循的理论设定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第10期75-79,共5页许建良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和谐社会视域下道家俭约之德及其意义研究"(项目编号10YJA720036);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家道德资源研究"(项目编号08BZX060)系列成果之一
中国因循思想的源头应该在老子"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的"辅",这是道家重视外在道这一哲学运思在实践方法上的自然选择,因循也成为道家实践哲学中的一个最为耀眼的星座;虽然由重视"道"和"法"的程度相异,可以分辨道家和法家,但法家重视"...
关键词:因循  自生 自成 
法家在“智”的实践层面的运思轨迹
《武陵学刊》2011年第3期1-9,共9页许建良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家道德资源研究"(08BZX060)
法家从人性的弱点出发,认为法度开始于人不得为非的设定,而不是对人自觉为善的指望。法家强调力量、智慧,主张凝聚民力来发展社会生产,推崇通过功效的追求来保证人的生活;宣扬依照能力来承担具体的社会事务,担当具体的社会角色,在较强...
关键词:法家 “智” 实践层面 运思轨迹 
梁启超的理想人格论探析被引量:3
《求索》2011年第1期125-127,共3页吴宁宁 许建良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ZX060);东南大学研究生人文素质培养机制研究课题(1113000103)
围绕着理想人格的探索是梁启超关于个人价值追求的重要方面。综合看来,梁启超的理想人格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把"新民"看作是理想人格的核心思想,关于"新民"的人格论成为思考理想人格问题的出发点;其二,赋予理想人格以丰富的内涵...
关键词:新民 神格 兽格 个人人格 普遍人格 
《管子》侈靡消费观的实质分析及其评价被引量:1
《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50-53,共4页王辉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家道德资源研究"(批准号08BZX060);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法家道德哲学的现代诠释"(批准号07SJD720020)
侈靡消费观通常被认为是《管子》在消费领域的创新之处,是消费主义之合理性的有力佐证。其实,这种认识是虚妄不实的,因为侈靡消费观既不是《管子》的消费目的,更不是它的主流消费价值观。对此的厘清,有助于人们更为精准地把握《管子》...
关键词:《管子》 消费 侈靡 节俭 
理论视域中的法家“智”论被引量:2
《武陵学刊》2010年第6期24-31,共8页许建良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家道德资源研究"(08BZX060)
在迄今为止的法家思想研究中,对"智"的问题存在轻视乃至忽视的现象。"智"是法家思想的必然因子;法家虽然承认智愚以及客观差别的存在,但既没有任何排除愚者的用意,也不以智者来否定愚者,而是追求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法家的"智"论,是一...
关键词:法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