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ZS072)

作品数:35被引量:7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杜靖刘金梅李娟孙春蕾唐伟华更多>>
相关机构:青岛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术研究》《民族论坛》更多>>
相关主题:宗族祭仪汉人人类学社会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作为独立认知体系的黄河流域宗族--知识道路上的一次反思被引量:2
《地方文化研究》2022年第5期1-12,共12页杜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世纪以来黄淮平原上的联宗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1BZS072)后续性研究成果。
长期的学术实践,使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在研究黄河流域宗族时与华南-东南宗族作比较,无论是顺承其思路,还是将华南-东南作为一个对话对象,建立在华南-东南地域经验基础上而提炼出的宗族概念与研究思路,都深刻影响了我们对黄河流域宗族实践...
关键词:黄河流域 宗族研究 文化体系 认知与反思 
乾隆年间曲阜孔氏宗族内部“十二府”与大宗嫡系及清王朝的关系被引量:3
《地域文化研究》2022年第3期30-56,共27页杜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ZS072)。
以孔继汾、孔继涑、孔广森为代表“十二府”,是乾隆时期曲阜孔氏宗族内部崛起的一个小规模房支。该房支人才辈出,科举成功,不仅有杰出学者,还有书法家,具有全国性士林声望。一次偶然机会个别宗族成员接触到彼时最高统治者乾隆皇帝,在清...
关键词:孔府孔氏宗族 “十二府” “有国家社会” 
明清至民国时期五台山十方禅院的理念及其实践--从碧山寺出发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1-11,共11页杜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世纪以来黄淮平原上的联宗问题研究”(11BZS072)。
对碧山寺和其它庙宇的考察表明,明清至民国时期,五台山十方禅院存在四种发育演变模式:第一种固守在十方禅院性质上,未作历史的改变;第二种从十方禅院演变成十方禅院与子孙庙兼备的修行之处;第三种从十方禅院演变成十方禅院与子孙庙兼备...
关键词:十方禅院 子孙庙 法人共财团体 碧山寺 
中古士族在近世--对中国宗族实践的新思考被引量:2
《思想战线》2022年第1期26-41,共16页杜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世纪以来黄淮平原上的联宗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11BZS072)。
中外历史学家呼应或契合“唐宋变革论”,主张宋代以来各朝代宗族是一个新阶段、新发明和新类型。从思想史和实践人类学论来看,未必尽然,因为宋代以来各地宗族实践的要素及精神都早已在中古乃至先秦时期准备好了,并一直在践行。宋代以来...
关键词:中古士族 近世宗族 唐宋变革论 实践论 历史主体性 
金翼之家的法律纠纷:看corporation在不同文化模式与场域中的运作被引量:3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94-107,共14页杜靖 雷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世纪以来黄淮平原上的联宗问题研究”(11BZS072)。
过往,以Maurice Freedman为核心的中外学者使用corporation概念来观察中国东南的宗族,将其视作一个合作共财团体或法人共财团体。这对于讨论中国父系继嗣群体自有其学术价值,但是仅仅指出所研究对象是这样一种性质的社会群体是远远不够...
关键词:宗族 合作共财团体 聚合与裂变 国家-社会场域 
国家的具身与搬取——对闵氏宗族祭祖活动中“仪式国家”的考察被引量:6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76-88,共13页杜靖 李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世纪以来黄淮平原上的联宗问题研究”(11BZS072)。
传统中国是个仪式国家,当代中国依然如此。在山东临沂闵氏宗族搭建的祭祖仪式舞台上,当代中国幻化成种种符号而具身。国家具身的过程系将民间文化资源整合进新国家道统的过程。在当代语境下,国家与民间相互搬取和承认,一如历史上的合作...
关键词:国家与社会 宗族祭仪 仪式国家 具身与搬取 共主体性 
甘肃凉州达氏宗族的文化实践:“边汉社会”的又一类型及概念再思——兼与石峰教授讨论被引量:8
《思想战线》2020年第1期35-48,共14页杜靖 李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世纪以来黄淮平原上的联宗问题研究”后续性成果(11BZS072)
甘肃凉州达氏宗族的祖先是畏兀儿人,明初来自哈密。他们于明代中后期到清代初年在军事领域里取得了成功,并将这种成功作为一种社会资本兼象征资本投入到宗族建设中,使得宗族制度及其实践延伸到河西走廊,在那里创造了中心地区汉人移民边...
关键词:达氏宗族 宗族制度 军功立族 边汉社会 汉化中国 
秃尾巴老李传说与信仰在空间中国生成中的文化意义被引量:1
《地域文化研究》2019年第5期25-38,153,共15页杜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ZS072)
过往民俗学界主张,秃尾巴老李是闯关东移民的保护神,但笔者认为,秃尾巴老李传说与信仰只不过是一个集体表象,包含着摒弃父系体系及其价值观念而偏向姻亲和乡亲交往的集体意识。民众通过传讲秃尾巴老李传说并把它视作神明加以膜拜,目的...
关键词:汉化 互渗 内景化、空间中国 集体表象 秃尾巴老李传说与信仰 
婚姻圈与集市圈关系之再探讨——以山东省青岛市崂山段氏宗族的婚姻实践为例被引量:2
《地方文化研究》2019年第4期22-39,共18页柴承晶 杜靖 
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世纪以来黄淮平原上的联宗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1BZS072)之后续性成果
婚姻圈与集市圈关系问题,素来是海外中国学和本土中国学经验研究领域里的一个热点。本文使用严密而详细的统计学方法对青岛崂山区段家埠段氏宗族的婚姻实践进行了研究,试图检验过往诸家的争论。结论是段氏及为其提供新娘的其它地域宗族...
关键词:婚姻圈 集市圈 通婚频度 通婚距离 段氏宗族 
社区纽带和宗族结构的同化问题——对宗族血缘与地缘叠合程度的再思考被引量:2
《地方文化研究》2018年第6期42-54,共13页杜靖 
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世纪以来黄淮平原上的联宗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1BZS072)的后续性成果
血缘与地缘是理解中国宗族的两个重要维度。围绕着二者之间的关系,即宗族血缘与地缘的重合程度问题,中外学术界纷纷提出了不少概念和理论。对临沂杜氏宗族在这方面实践的考察表明,过往的研究大多悬浮于"聚族而居"的认识,具体到一个宗族...
关键词:世系群 时间深度 血缘与地缘叠合体 临沂杜氏宗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