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圈

作品数:58被引量:14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薛海波傅慧平陈瑞黄佩芳黄兴球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兰州大学厦门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福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唐吕之争的婺州家族背景与北山学脉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0-21,共12页孙逸超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南宋朱子语录的编纂与朱子后学的话语建构和思想展开”(23CZX026);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流寓江南:两宋之际的道学家族与道学运动”(22WH08-3Z)。
唐仲友和吕祖谦在婺州的竞争有着本地科举家族的背景。金华县的科举家族可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婚姻圈:王氏、曹氏、汪氏、时氏与邵氏,潘氏与叶氏,吴氏、唐氏与何氏。前两个婚姻圈中的家族里几乎都有吕祖谦的门人,并且吕祖谦参与了第二个...
关键词:唐仲友 吕祖谦 科举家族 婚姻圈 婺州 东阳 何基 
明至清中叶婺北甲椿李氏宗族的婚姻圈
《今古文创》2024年第17期92-96,共5页钱文浩 
甲椿位于徽州府婺源县北乡十八都,甲椿李氏出自“三田李氏”之一的严田李氏宗族。甲椿李氏因聚居于山岭重叠的婺北地区,形成独具特色的婚姻圈。从时间上看,甲椿李氏自宋代开始选择婚配对象,直至清中叶达到顶峰,且选择对象由清华镇转向...
关键词:徽州 婺源 甲椿李氏宗族 婚姻圈 
跨越族群、地方与国家的边界——族缘与交换视阈下中越边境■关苗族婚姻圈变迁研究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52-63,共12页侯曙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边疆地区的边民离散与回归研究”(项目编号:14ZDB10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越边境跨国民族特殊需求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6BMZ100)。
在长期迁徙以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进程中,中越边境?关苗族的婚姻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具体而言,随着外来文化冲撞融合、国家政策驱动、人口的跨国跨地区迁徙和自我变革,其婚姻圈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跨越族群、地方与国家边界的...
关键词:苗族 婚姻圈 边界 族缘 交换 
清代驻防旗人的婚姻圈——以朱卷履历为中心被引量:1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30-38,共9页潘洪钢 贾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9ZDA181)。
清代驻防旗人的乡试、会试履历,以近于家谱的形式反映了他们的家族世系与通婚状态。地域的局限和旗民间的畛域,限制了大多数驻防旗人的婚姻选择。其中,仅少数驻防旗人,通过官职升转、军事调动等途径,实现了跨地域通婚;至于旗民间的通婚...
关键词:清代 驻防旗人 朱卷履历 婚姻 
千里姻缘一路牵:一个路边村寨婚姻圈变迁的人类学考察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2年第1期209-218,共10页张锦鹏 于欣 赵晓丽 
用友基金会“商的长城”重点项目“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商路风险应对研究”(2021—Z09)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以路边村寨那柯里为个案,分析了道路与该村村民婚姻圈变迁的关系:马帮道路时代,马帮路通过对村民生计的影响间接影响当地婚姻缔结,但并未脱离熟人社会婚姻圈特点。昆洛公路时代,筑路和搭便车使那柯里村婚姻圈发生改变,呈现与道路走...
关键词:婚姻圈 道路形塑 交往模式 
清代内务府三旗婚姻圈问题新探
《人文论丛》2021年第2期379-388,共10页贾石 
包衣的身份因素对内三旗的通婚选择有一定影响,但不完全限制于内三旗的婚姻圈,地域因素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内务府旗人的通婚选择丰富、多元,从通婚对象上看,内三旗、外八旗皆有,其中外八旗既有一般官员家族,也有世家大族;从通婚形式上...
关键词:清代 旗人 婚姻 内务府 外八旗 
圈层叠合:婚姻圈中的绣娘流动与苗族刺绣基因传递被引量:11
《广西民族研究》2021年第4期116-125,共10页王庆贺 柏贵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南方少数民族手工艺资源体系与基因要素图谱研究”(17ZDA166)。
技法和纹样构成刺绣的文化基因,二者的纵向传承和横向传播促成刺绣文化基因的传递。在清水江苗族地区,绣娘作为刺绣的创作主体,其流动通常由婚嫁引发并在特定的通婚圈内进行。附着于创作主体的刺绣技法和纹样伴随绣娘的流动而发生位移,...
关键词:圈层叠合 婚姻圈 绣娘流动 苗族刺绣 基因传递 清水江流域 
婚姻半径与家庭关系:异地婚姻的形成及其影响——基于一个农民家庭三代婚姻的历史考察被引量:1
《中国青年研究》2021年第7期55-61,共7页易文彬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空心化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4BSH035);江西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项目“农村人口空心化背景下的社会治理研究”(项目编号:JD19099)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通过考察一个农民家庭三代人的婚姻演变过程,分析经济文化变迁对个体婚姻家庭及其命运的影响,其中异地婚姻对家庭的整合和团结构成极大的挑战。一方面,家庭新老成员之间存在文化、语言和生活习惯的差异,正常沟通存在障碍;另一方面,...
关键词:婚姻半径 婚姻圈 异地婚姻 本地婚姻 双向融入 家庭融入 
低额彩礼习俗维系机制的多维度分析——基于广州市F村的驻村调查被引量:6
《中国青年研究》2021年第4期91-97,共7页王敬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伦理建构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8BZX129);2020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城乡融合与积极老龄化政策环境中我省城市老年人参与乡村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00301004);2018年河北经贸大学国家课题培育项目“京津冀资源型农户生计方式变迁与动力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8PY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目前学术界对农村彩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婚姻市场要价理论框架下,对高额彩礼的形成原因与运作机制进行阐释。然而中国农村彩礼性质存在显著区域性差异,已有研究缺少低额彩礼习俗维系机制的视角。本研究基于广州市F村的驻村调查,从就地城...
关键词:就地城镇化 宗族 婚姻圈 彩礼 低额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贵州清水江流域苗家婚姻圈与市场圈关系研究》成果简介
《安顺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张金成(图/文) 
由原安顺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张金成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贵州清水江流域苗家婚姻圈与市场圈关系研究”(12CZS062)已完成研究工作并顺利结题。自立项以来,课题组根据研究计划,组织多次田野调研.积极开展研究工作,最终形...
关键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人文学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清水江流域 安顺学院 成果简介 田野调研 婚姻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