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模式

作品数:234被引量:31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力丹丁桃张镭翟鹏玉王炳钧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美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交往形态的进阶:数字交往的隐忧与消解
《品位·经典》2024年第24期38-40,共3页王子彤 邵佩哲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数据要素推动人类社会进入新阶段——数字时代。数字时代将数字技术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最具深刻影响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数字时代下网络社会崛起了新的交往模式即数字交往,使交往突破了时间和空间...
关键词:数字交往 数字时代 交往模式 
德国18世纪末的阅读文化对交往模式的影响——以歌德的小说《亲和力》为例
《德语人文研究》2024年第2期59-65,共7页莫光华 汪子楠 
18世纪下半叶是德国社会的大变动时期,一场阅读革命席卷了社会各阶层。当时的阅读方式、阅读载体和阅读内容等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进而对德国人的行为与交往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通过细读《亲和力》中不同形式的阅读活动与书写方...
关键词:歌德 《亲和力》 阅读 感官延伸 交往模式 媒介 
动之以情:面向青年舆论引导的情感交往模式——基于情感联结与同一的探索性研究被引量:1
《当代传播》2024年第5期37-43,共7页赵永华 赵家琦 石俊 窦书棋 
北京市委宣传部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建项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课题“新时代内宣外宣联动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MXG202208;中国人民大学2024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支持,编号:19RXW130。
在互联网传播情境下,主流媒体面向青年群体的舆论引导具有情感交往特征,其并非单向“宣示”,而是一种在话语交互中生成的动态协商和反思性重构过程。本文对主流新媒体账号面向青年的舆论引导话语展开多案例研究,指出舆论引导的情感交往...
关键词:主流新媒体 舆论引导 青年 情感交往 情感认同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三重向度
《新华文摘》2024年第14期161-161,共1页
温权在《南京大学学报》2024年第2期撰文指出,物质生产方式、财产所有制形式,连同人的交往模式一并构成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重要支点,这三个方面也构成马克思析世界历史和社会形态变迁以及人类境遇转换的线索:其一,以社会性的大生...
关键词:自由人联合体 资本主义 物质生产方式 人类发展史 社会所有制 交往模式 南京大学学报 地域限制 
适度“麻烦别人”,走出“依赖无能”怪圈
《大众医学》2024年第4期58-59,共2页曹歆轶 
常见却未被察觉的“依赖无能”。社会学研究表明,在社会沟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模式是互惠的,每个人都有需要别人支持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能独立解决所有问题。然而,生活中,不少人很怕麻烦别人,遇到困难时,宁愿自己花费更多精力,也不愿...
关键词:怕麻烦 交往模式 社会学研究 亲密关系 心理学 无能 
基于教师心理支持的智障学生社交能力发展的对策研究
《师道(教研)》2024年第4期98-98,共1页洪金祥 
社会交往能力是残疾儿童未来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必备技能,也是当前融合教育趋势下,不管是特殊教育学校还是普通中小学的随班就读班级,均是置于教育优先级的重要主题。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实施者和主导者,教师与教师的互动、教师与其他...
关键词:智障学生 教师心理 融合教育 交往模式 教书育人 社会交往能力 社交能力 特殊教育学校 
论斯特林堡戏剧的审美现代性
《中国戏剧》2024年第2期95-96,共2页桑丹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戏剧影视‘高峰’作品创作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1ZDA078。
斯特林堡被尤金·奥尼尔评价为“所有当代现代主义戏剧的先驱”。戏剧参与构建现代生活、直面现代性难题,使得再现性与现代性相生互证。而在当下,竞争主导了现代社会关系,焦虑成为现代人的普遍心理状态,并形塑着人们的行为和交往模式,...
关键词:尤金·奥尼尔 现代主义戏剧 审美现代性 斯特林堡 交往模式 两性关系 再现性 心理状态 
从“云端爱情”到“严肃相亲”:互联网婚恋平台的数字空间管理与交往模式营造被引量:7
《妇女研究论丛》2024年第1期61-74,共14页刘子曦 马璐 
福建省教育厅本科高校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新时代质性研究方法课程教学的中国化探索”(项目编号:FBJG20220146)的阶段性成果。
针对数字技术如何影响亲密关系形态的问题,当前研究过于关注技术中介下亲密关系的浅度化特征而忽略了“平台”作为技术架构生成者与交往实践管理者的能动角色。基于对一个婚恋平台的民族志观察,本文探讨了平台营造深度交往模式的行动逻...
关键词:数字技术 婚恋平台 数字空间 交往模式 技术实践 
试论微时代背景下的微交往模式
《天中学刊》2023年第5期43-49,共7页邹珉 
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6BWX017)。
微时代背景下,人类的交往活动从传统的身体交往模式转变为新的微交往模式。微时代背景下的微交往模式生成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微交往的符号载体与传播技术、微交往空间的生成、微交往活动方式与交往风格。究其实质,微交往模式是以信息交...
关键词:微时代 微交往模式 图像符号 身体 
身份认知与新时代中国国际秩序观建构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8期158-158,共1页舒伟超 
新时代中国国际秩序观的建构很大程度上受到自身身份认知的影响。其中,内生身份认知主要影响对符合自身特质和利益偏好的理想国际秩序的主张和愿景;而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中所扮演角色(社会身份认知)则影响着自身在国际互动中形成的“...
关键词:世界强国 交往模式 文化多样性 文化内核 积极参与者 身份认知 全球治理 和谐共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