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Z1212)

作品数:5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周毛卡梁艳梁艳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藏研究》《青海民族研究》《青藏高原论坛》《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牧民定居定居藏区田野调查藏传佛教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藏区牧民定居化现状及特点研究——基于玛曲县“牧民定居”工程十年的田野调查被引量:3
《高原科学研究》2019年第4期117-124,共8页周毛卡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C050480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西藏项目(XZ1212);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6SXZYQN32)
“牧民定居”工程作为我国的一项国策,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新疆、内蒙古等七个相关省和自治区的游牧地方实施已逾十年,其中藏区占据了整个工程的一大部分。由于草地资源类型不同、历史文化背景差异等原因,相比国内外其他...
关键词:“牧民定居”工程 定居化过程 藏区 玛曲县 
定居化后藏族牧区教育、家庭及社区面临的新困境——以甘肃省玛曲县为例被引量: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42-47,共6页周毛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西藏项目"藏区牧民定居化后的文化适应--以黄河首曲玛曲县为例"(XZ1212);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资助(CX2011BS06)阶段性成果
"牧民定居"政策在藏族牧区实施以来,极大地改善了牧区基础教育的面貌和条件,为牧民子女入校就读,接受现代学校教育提供了方便,牧区基础教育呈现非常喜人的局面。然而牧民定居毕竟是一项系统工程,定居后的牧民群体面临着诸多的适应问题,...
关键词:牧民定居 基础教育 玛曲 
当代安多藏区宗教人类学研究述论
《青海民族研究》2014年第3期28-32,共5页梁艳 
2012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藏区牧民定居化后的文化适应研究--以黄河首曲玛曲县为例》(批准号:XZ12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安多藏区宗教信仰与社会秩序的民族志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批准号:2014SZYQN16
本文从国内和国外两个维度对当代安多藏区的宗教人类学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回顾。第一部分由文化变迁、民间信仰、宗教社会三个方向对中国学者对该区域所进行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介。第二部分对西方学者的研究分类为宗教仪式、传统文化与...
关键词:安多藏区 宗教人类学 研究述论 
藏传佛教中的生态理念和生态实践被引量:1
《青藏高原论坛》2014年第1期52-56,共5页梁艳 
2012国家社科西部项目<藏区牧民定居化后的文化适应研究--以黄河首曲玛曲县为例>(项目号XZ12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安多藏区宗教信仰与社会秩序的民族志研究>(2014SZYQN16)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主要从藏传佛教中的生态理念以及在其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生态实践等几个部分系统的分析了青藏高原这种特定的生态环境所孕育出的特定的人文环境,从生态人类学的角度发掘与利用有史以来藏民族的地方性生态智慧与技能,使之能为全人类所...
关键词:藏传佛教 生态理念 生态实践 
《格萨尔王传》服饰文化特点及功能和价值——以岭国服饰为例
《西藏研究》2013年第5期90-99,共10页周毛卡 
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西藏项目""藏区牧民定居化后的文化适应--以黄河首曲玛曲县为例"(项目编号:XZ1212);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格萨尔王传>人物服饰分类及特点研究"(项目编号:CX2011BS06);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研究中心科研平台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012SPT002)的阶段性成果
史诗是一个民族对自己幼年时期的集体记忆,服饰是保存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活化石。《格萨尔王传》中的服饰文化为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各个方面提供了宝贵信息。史诗中记载的大量关于服饰习俗、制度及特征的描写不仅生动地为我们呈现了史...
关键词:《格萨尔王传》 服饰文化 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