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FZW074)

作品数:9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机构:常熟理工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台州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新诗音律汉语新诗节奏诗韵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论新诗自由体的现代性特征被引量:1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24-34,共11页许霆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新诗韵律节奏论”(13FZW074)。
新诗自由体是世界性的现代诗体,其现代性内涵丰富。新诗自由体的本质特性是音义结合性,而其音义结合的主动性、具体性和现时性,使之能够更加自由地表现现代社会和人生。新诗自由体的音律趋向新变,表现为意义节奏更加突出、节奏规则更新...
关键词:自由诗体 现代性 诗体 音律 节奏运动 
从音组节奏理论到音顿节奏理论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17-25,103,共10页许霆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诗歌韵律节奏论”(13FZW074)。
世界各种语言本身的“素质”不同,形成诗节奏的方法也不相同,但其共通之处是:节奏是由同一类基本单位的不断重复、反复回旋形成的,这一基本单位即诗的基本节奏单元。汉语诗的节奏是顿歇节奏而非音步节奏,其基本节奏单元是音顿。由不同...
关键词:汉诗 音律 音顿节奏 
音质律:新诗音律研究的重要课题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30-40,共11页许霆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新诗韵律节奏论”(13FZW074)。
近代以来,西方诗歌音律现代新变主要表现为意义节奏更加突出和音质音律更加凸显。我国新诗接受西方现代诗运动影响,重视音质音律成为其音律现代性的重要表征。我国新诗音质律的特征表现在诉诸感官的音调特征和调协音义的情调特征方面,...
关键词:新诗 音质音律 特征 
五四时期汉语新诗的诗韵重造被引量:1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22-29,44,共9页许霆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新诗韵律节奏论"(13FZW074)
五四时期是汉语诗韵的新旧转换时期。新诗人在"诗韵价值重估"中提出废旧韵、造新韵的理论主张。初期新诗存在大量无韵诗,但多数新诗仍然有韵,在现代诗韵、用韵位置、换韵方式、平仄互押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五四时期诗韵研究的...
关键词:五四时期 新诗 诗韵 
汉语新诗用韵的基本类型被引量:1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27-35,共9页许霆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新诗韵律节奏论"(13FZW074)
汉语新诗有幸同时接受了中西诗歌的用韵传统,在百年创作实践中形成了传统型、现代型和无韵体三种基本韵式。传统型韵式偏重传统继承又有所改造,其新变表现为:由音数整齐诗行韵发展为音数参差诗行韵;由相隔一行押韵发展为相隔多行押韵;...
关键词:汉语新诗 诗韵 韵式类型 
基于音顿理论的中国新诗节奏系统论被引量:2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16-24,34,共10页许霆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新诗韵律节奏论”(13FZW074)
独体单音的汉语每字高低、长短和轻重差异并不明显,这一特征规定了汉诗以音节组合的“时长”为基本节奏单元,汉诗属于音顿而非音步节奏体系。诗人在长期创作中基于音顿理论,探索了音顿、意顿和行顿三种基本节奏单元,并在此基础上形...
关键词:新诗 节奏 音顿 
论徐志摩对十四行体中国化的历史性贡献
《台州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46-52,共7页许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新诗发生论稿"(11FZW01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新诗韵律节奏论"(13FZW07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十四行诗史稿"(15FZW021)
在新诗建立了连续形自由诗体、建立了诗节形格律诗体之后,徐志摩适时提出移植十四行体以建立固定形新诗体;在1930年代初新诗大众化运动兴起时,徐志摩直面新诗语言存在的问题,正面提出以十四行体等欧美诗为向导改善诗语;这是徐志摩对中...
关键词:新诗 十四行体 徐志摩 新诗语 
论1990年代先锋诗体探索及其意义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17-24,共8页许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新诗韵律节奏论"(13FZW074)
1990年代的先锋诗歌重视诗体现代性的探索。其诗体建设的理论主要是历史意识、叙事意识和语言意识等,从而促使新诗的写作动机、写作姿态、写作策略和写作风格发生深刻变化。在这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具有诗体实验性的尝试,如走向宣叙调性、...
关键词:新诗 诗体 先锋诗 
论梁宗岱的新形式诗学理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3-7,共5页许霆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新诗韵律节奏论"(13FZW074)后续成果
梁宗岱的诗律论是在同新月诗人讨论中形成的,但由于三个新的重要出发点,即新诗创格需要反映生命形式、需要提升新诗语言、需要继承旧诗传统,就实现了对新月诗律论的超越。梁宗岱把"彻底认识中国文字和白话底音乐性"作为先决条件,明确了...
关键词:梁宗岱 诗学 新形式运动 30年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